渾河州始置於永徽元年(650),所置地為蒙古國翁金河流域,廢棄時間在公元687-688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渾河州
- 地理位置:蒙古國翁金河流域
- 方言:突厥語
- 廢棄時間:公元687-688年間
渾河州始置於永徽元年(650),所置地為蒙古國翁金河流域,廢棄時間在公元687-688年間。
永徽元年(650)“九月,庚子,高侃執車鼻可汗至京師,釋之,拜左武衛將軍,處其餘眾於郁督軍山,置狼山都督府以統之。以高侃為衛將軍。於是突厥盡為封內之臣,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一十四州;瀚海領瀚海、金徽、新黎等七都督,仙萼等八州;各以其酋長為刺史、都督。”(《資治通鑑》一九九,6271-6272)“永徽元年(650)……至十月二十日,以新移葛邏祿在烏都鞬山者,左廂部落置狼山州,右廂部落置渾河州,並隸燕然都護府。”(《唐會要》七三《安北都護府》,1558)“渾河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餘眾歌邏祿之烏都鞬山左廂部落置。狼山州永徽元年以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新唐書》四三下《地理志·羈縻州》“關內道”)是年以新移葛邏祿在烏都鞬山者的右廂部落置渾河州。
車鼻曾歸附薛延陀。《新唐書》稱“車鼻,亦阿史那族,而突利部人也,名斛勃,世為小可汗。頡利敗,諸部欲共君長之,會薛延陀稱可汗,乃往歸焉。其為人沈果有智數,眾頗便附,延陀畏逼,將殺之,乃率所部遯去,騎數千尾追,不勝。竄金山之北,三垂斗絕,惟一面可容車騎,壤土夷博,即據之,勝兵三萬,自稱乙注車鼻可汗,距長安萬里,西葛邏祿,北結骨,皆並統之,時時出掠延陀人畜。延陀後衰,車鼻勢益張。二十一年,遣子沙缽羅特勤獻方物,且請入朝。帝遣雲麾將軍安調遮、右屯衛郎將韓華往迎之,至則車鼻偃然無入朝意,華謀與葛邏祿劫之,車鼻覺,華與車鼻子陟苾特勒鬬死,調遮被殺。”(《新唐書》二一五上《突厥傳上》,6041頁)唐朝的兩個作為使節的將軍死在車鼻處令太宗大怒。貞觀二十三年(649)“【正月】上以突厥車鼻可汗不入朝,遣右驍衛郎將高侃發回紇、仆骨等兵擊之。兵入其境,諸部落相繼來降。拔悉密肥羅察降,以其地置新黎州。”(《資治通鑑》一九九,6265-6266頁)“貞觀二十三年,遣右驍衛郎將高侃潛引回紇、仆骨等兵眾襲擊之。其酋長歌邏祿泥熟闕俟利發及拔塞匐、處木昆莫賀咄俟斤等率部落背車鼻,相繼來降”(《通典》一九八《突厥》,5432-5433頁)。永徽元年(650)“六月,高侃擊突厥,至阿息山。車鼻可汗召諸部兵皆不赴,與數百騎遁去。侃帥精騎追至金山,擒之以歸,其眾皆降。”(《資治通鑑》一九九,6271頁)此次攻打車鼻可汗主要依靠的是回紇、仆骨等鐵勒諸部的騎兵,因此在車鼻的西突厥破亡後,唐將車鼻餘眾安置在郁督軍山以犒勞回紇。安置在郁督軍山的車鼻餘眾名義上由衛將軍高侃護衛。同年十月二十日,唐又將九月安置在郁督軍山的葛邏祿遷出分置渾河州和狼山州。
葛邏祿是由鐵勒的三個部落組成的聯盟。《隋書》卷八十四“北狄列傳·鐵勒”載:“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契弊、薄落、職乙、咥蘇婆那曷、烏讙、紇骨、也咥、於尼讙等,勝兵可二萬。”薄落即Bolaq,為葛邏祿三姓之一,因為突厥字母b、m相通,所以《舊唐書》和《新唐書》將Bolaq譯為“謀落”和“謀剌”。職乙即Cigil,也為葛邏祿三姓之一,《舊唐書》和《新唐書》又譯作“熾俟”。咥蘇婆那曷,“婆”字當做“娑”(新、舊《唐書》多誤“娑”為“婆”),即是Dasilik,也是葛邏祿三姓之一,《新唐書》又譯作“踏實力”。從上述記載看,在隋朝,葛邏祿的前身三姓,在今新疆哈密以西、焉耆以北的天山牧場中遊牧。葛邏祿最早見於歷史,是在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被譯作“歌邏祿”。《舊唐書·西突厥傳》:“時統葉護自負強盛,無恩於國,部眾多叛之。”可見三姓在組成葛邏祿部落聯盟後,從屬於西突厥汗國。葛邏祿在鐵勒諸部中最早突厥化,突厥化程度最深,因而被《唐會要》、《新唐書》等當作突厥。“葛邏祿,本突厥之族也,在北庭之北,金山之西,與車鼻部落相接。薛延陀破滅之後,車鼻人眾漸盛,葛邏祿率其下以歸之。及高侃之經略車鼻也,葛邏祿相繼來降,仍發兵助討。後車鼻破滅,葛邏祿謀剌、婆匐、踏實力三部落並詣闕朝見。”(《唐會要》一○○《葛邏祿》,2124-2125)“葛邏祿本突厥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嶺,與車鼻部接。有三族:一謀落,或為謀剌;二熾俟,或為婆匐;三踏實力。永徽初,高侃之伐車鼻可汗,三族皆內屬。”(《新唐書》二一七下《回鶻傳下·葛邏祿》,6143)。此時的葛邏祿位於“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嶺”。“仆固振水”一名中,“仆固”即“仆骨”。《舊唐書》一二一《僕固懷恩傳》稱:“僕固懷恩,鐵勒部落仆骨歌濫拔延之曾孫,語訛謂之仆固。”《新唐書》二二四上《叛臣傳·僕固懷恩》稱“以仆骨歌濫拔延為右武衛大將軍、金微都督,訛為仆固氏,生乙李啜,乙李啜生懷恩,世襲都督。”(6365頁)仆固即鐵勒仆骨也。振zhè照震、zhēn《集韻》照真,支讖譯cin為真(照真)、譯ci(n)為震(照震),真軫震為同一韻的平上去;仆固振可還原為*Bulgurcin;仆固振中的“振”即鮮卑語之“真”(意為‘…之人’)也,“仆固振水”因仆骨人而獲名。此“仆固振水”即今之蒙古國境內的布爾乾Bulgan河。位於金山之西的“仆固振水”則是Bulgan河在中國境內的稱呼烏倫古河。貞觀十三年(639),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立阿史那賀魯為葉護,居於多邏斯川,在西州直北“一千五百里”統率處月、處密、姑蘇、葛邏祿、弩失畢五姓之眾。貞觀二十三年,唐朝征討車鼻可汗,葛邏祿脫離車鼻可汗的統治,歸附唐朝。天寶元年(742年)“【八月】,突厥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共攻骨咄葉護,殺之,推拔悉密酋長為頡利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自為葉護。突厥餘眾共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通鑑》二一五,6854-6855頁)不到三年,為葛邏祿、回紇所破。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回紇強盛,葛邏祿擁護骨力裴羅為回紇可汗,“於是,葛邏祿之處烏德韃山者臣回紇;在北庭、金山者自立葉護”(《新唐書·葛邏祿傳》)不久,骨力裴羅又征服了北庭周圍的葛邏祿,將其收為客部。《唐會要·回鶻》:“有十一都督:九姓部落,一部落置一都督,於本族選有人望者為之,破拔悉密及葛邏祿,各收一部落,各置都督一人。每行止戰鬥,以二客部為先鋒。”不久,葛邏祿客部叛離了回紇,《磨延啜碑》載“三姓葛邏祿(üq Karluk)心懷惡意地逃走了,他們在西方進入了十箭(On oq)人民的地方。”所謂“十箭人民的地方”,即原來西突厥五咄陸和五弩失畢居住的碎葉到怛羅斯之地。
《隋書》卷八十四“北狄列傳·鐵勒”載:“鐵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種類最多。自西海之東,依據山谷,往往不絕。”鐵勒“依據山谷”,因此唐在貞觀和永徽年間所置鐵勒諸州通常以所在山河命名。渾河州當因渾河而得名。漢語渾之第一義為‘渾濁’,任何一條渾濁的河流都可叫渾河。《辭海》記載的渾河有三:①盧溝河在元、明以後的別稱,因河水渾濁得名。即今永定河。②在遼寧省東部。原為遼河支流,1958年將外遼河堵截,使遼河與渾河分成兩個獨立入海的水系。③桑乾河支流。在山西省北部。源出渾源縣恆山北端西麓,西流到懷仁縣新橋鎮附近入桑乾河。上述三條渾河皆非蒙古的渾河。蒙古的渾河可能也是因水渾濁而稱為渾河的,更可能的是該河名稱源自鐵勒“渾”部。《隋書》卷八十四“北狄列傳·鐵勒”載:“獨洛河北有僕骨、同羅、韋紇、拔也古、覆羅並號俟斤,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諸姓,勝兵二萬。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契弊、薄落、職乙、咥蘇婆那曷、烏讙、紇骨、也咥、於尼讙等,勝兵可二萬。”獨洛河即土拉河(Tola),現代地圖示注為圖勒河(Tuul),伊吾即今之哈密、白山即今之天山。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遣司農卿郭嗣本賜薛延陀璽書稱“‘爾在磧北,突厥在磧南,各守土疆,鎮撫部落。其逾分故相抄掠,我則發兵,各問其罪。’薛延陀奉詔。”(《資治通鑑》一九五,6148-6149頁)在薛延陀強大之時,薛延陀汗國及其統領的鐵勒各部尚在磧北;在突厥汗國強大之時的隋朝,鐵勒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更不可能在磧南。斯結、渾、斛薛在隋時,當在土拉河之南、大磧以北的牧場中遊牧。拉施特《史集》稱“據說,畏兀兒斯坦地區有兩座非常大的山:一座名為不黑剌禿-不思魯黑(būqrātū-būzlūq),另一座名為兀失渾-魯黑-騰里木(aūšqūn-lūq-t(a)nkrīm);哈剌和林山位於兩山之間。窩闊台合罕所建的城,也用那座山的名字來稱呼。兩山之旁有一座名為忽惕-塔黑(qūt-ṭāq)的山。這些山區內,有一處地方有十條河,另一處地方有九條河。在古代,畏兀兒諸部的駐地就在這些河流沿岸,[這些]山里和平原上。沿著十條河流居住的[畏兀兒],稱為溫(aūn)-畏兀兒,而住在九河[地區]的,稱為脫忽思(tūğūz)-畏兀兒。那十條河稱為溫-斡兒寒(aūn-arğūn)”(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0頁)arğūn,C、L、B本作arqūn,I本、貝書作aūrqūn。拉施特之aūn即突厥語之on‘十’,斡兒寒aūrğān/arğūn並非河之意而是指今之鄂爾渾Orkhon河。馮承鈞云:蒙古名稱N字的尾音,增減無常。例如合失(Qasi)可變作合申(Qasin),札答剌(Djadara)可變作札答闌(Djadaran),阿勒赤(Alci)可變作按陳(Alcin)等等。Arğūn可解釋為安(Ar)侯綴加無厘頭詞尾-n,亦可解釋為Ar昆(‘子孫,後代’)。溫-斡兒寒(aūn-arğūn)意為十(個)arğūn,並非指十(個)鄂爾渾河而是指十(個)arğūn部落。斡兒寒arğūn和畏兀兒aūīğūr(Uygur)皆為*Argur(Ar姓、安姓)之音轉。*Argur中的a音轉為u、第一個r音轉為y即是回紇Uygur;*Argur中g音轉為ğ、-r置換為-n即是斡兒寒arğūn,首音a再音轉o、g音轉為蒙古語之х,即是鄂爾渾Orkhon/Orhon;*Argur中的a音轉為au、r音轉為y即是拉施特之回紇aūīğūr。斡兒寒arğūn當即畏兀兒aūīğūr(Uygur)。溫-斡兒寒(aūn-arğūn)實即溫-畏兀兒(aūn-aūīğūr)。《太白陰經》稱此地為“十姓部居地”。“黃河北道,安北舊去西京五千二百里,東京六千六百里,今移在永清,去西京二千七百里,東京三千四百里,關大漠以北。回紇部落為瀚海都督府……道歷陰山、羊那山、龍門山、牛頭山、鐵勒山、北庭山、真檀山、木剌山、諾真山,涉黑沙道入十姓部居地。”(《太白陰經》三《關塞四夷篇》)“十姓”,用突厥語表示為On-gur,此即拉施特之溫-畏兀兒(aūn-aūīğūr);這個稱呼和若爾達納Jordanes於551年和阿加蒂亞於552年左右記載稱高加索以北地區為On-Oghur相當,李樹輝《龜茲回鶻的歷史發展》徑直將On-Oghur譯為十姓回紇。西突厥十姓,突厥語作On-oq,直譯“十箭”,《太白陰經》準確地採用了這個直譯。“河西道,自京西北出蕭關、金城關,自河西節度去西京二千一十里,去東京二千八百十一里,北海扺日亭海、彌峨山、獨洛河道,入九姓、十箭、三屈故居地。”(《太白陰經》三《關塞四夷篇》)唐之河西節度使治涼州(今甘肅武威市)。九姓、十箭、三屈並列,三屈當是唐時著名的一個大部落聯盟。“三屈”在唐代碑文中又作“三窟”,如《阿史那毗伽特勤墓誌》“便令招慰三窟九姓”、《臧懷亮碑》“倡狂三窟,澶漫數州”。屈qū溪物、jué群物、見物、qué,越南語khuất;窟kū溪沒,越南語quật。支謙譯kuṭ為崛(群物),支讖譯put、pūr為弗(幫物);康巨譯duṣ為突(定沒),漢語突厥對譯蒙古語Turkut,突(定沒)對譯Tur。屈對譯的外來語可還原為*khur、*gur、*kur,窟對譯的外來語可還原為*khur、*kur。三屈當為突厥語üq gur(意為‘三姓’)之譯,指三葛邏祿(üq Karluk)。葛邏祿Karluk之尾綴-luk在維吾爾語中意為‘…之地’,Kar之音轉讀音Kur可譯為屈、窟。李筌在此提到的北海並非貝加爾湖(Baikal,突厥語Bayköl),而是蒲類海(即今巴里坤湖Barköl)。李筌將蒲類海Barköl譯作北海,以北(běi幫德,越南語bắc)對譯Bar。《通典》卷174“伊吾郡”稱:“(伊吾)西北到折羅漫山一百四十六里。其山以北有大川。連大磧,入金山,為葛邏祿之住處。”伊吾即今新疆哈密,折羅漫山即哈密北方的天山。山北的大川,當指巴里坤湖東北的大河,發源於阿爾泰山和東部天山,南北流入巴里坤草原。這裡水草豐美,又處於蒙古高原和天山北路的交通線上,唐朝曾在這裡設定“墨離軍”。墨離(越南語mặc-ly)即是蒲類*Bar(i)(越南語bồ-loại)、Bolaq的異譯,同於“謀剌”、“謀落”。李筌所提到的“三屈故居地”即此,葛邏祿的故地就在這裡。斯坦因稱:“余以為天山山脈雖峰連鈴接,然實有機會使北方的遊牧民族得侵入綠洲斷絕商路縱橫之南路。是種機會,系因山障間在每年中之一定時期,皆有通路,可資運輸之故。自天山極東之庫爾雷克塔格(Qarliq Tagh)嶺起,稍西為高僅2745米之巴里坤達坂(Barkol Davan),一年之中,其地至少以七月可以通行駝馬,故頗便於侵掠古代商路鎖鑰哈密。吾人由中國史冊得知,巴里坤以北,數世紀中曾為匈奴及以後諸遊牧民族頻至之所。蓋自博格達雪嶺(Bogdo Ula)之兩側,經低于海面之大石頭、達坂諸地,以至平疇綠野之吐魯番,實為易事耳。”突厥語稱若羌綠洲為查爾克里克carklik,意為cark之地(林梅村《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第267頁),仿此,庫爾雷克Qarliq意為Qar之地;據斯坦因和安博特地圖,此地名Tunguzluk,意為野豬之地(林梅村《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第222頁),仿此,葛邏祿Karluk意為羯Kar(康僧鎧譯kar為見月之羯)之地。庫爾雷克Qarliq即葛邏祿Karluk也。庫爾雷克塔格(Qarliq Tagh)中塔格Tagh在突厥語中意為‘山’,庫爾雷克塔格意即葛邏祿山。庫爾雷克塔格這個山名也能佐證葛邏祿故地在巴里坤草原。
突厥語On-gur(“十姓”)之On“十”可音譯為渾。鐵勒部落的名字翻譯為漢語時,存在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它的零聲母字常常譯成匣母或曉母字。著名的例子是回紇,它所對譯的是Uygur,回(匣灰)對譯零聲母Uy。又如《新唐書》稱“阿跌,亦曰訶咥,或為[足夾]跌。”(《新唐書》二一七《回鶻傳下·阿跌》,6142頁)阿跌,突厥碑銘作Ädiz。支讖譯a為阿(影歌);訶hē曉歌,[足夾]xié《集韻》奚結切音纈(匣屑),零聲母A(d)被譯為訶(曉母)、[足夾](匣母)。再如“金微”在《舊唐書》中作“金徽”。這一現象應是鐵勒-突厥語自身的語音變化造成的。回鶻語(維吾爾語)存在元音前綴加h-聲母的現象:如突厥語äčä‘姐,大姐’在維語中作hädä/αčα;又如維語hαrwα‘車’、烏孜語äräwä、土語、阿語、土庫語、柯語αrαbα、哈語、塔語、巴語αrbα、楚語urαpα。渾hún匣魂,越南語hồn、hỗn。支謙譯sun、chan為孫(心魂),支讖譯maṇ為門(明魂)。猶如烏揭=呼揭、金微=金徽,突厥語On“十”綴加上匣母后即是渾。On-gur(“十姓”)音轉為On-gin即是翁金。翁金河,英文Ongiin Gol,格魯塞作Ongin;拉施特《史集》作汪吉-沐漣Awnkqy Mwran,伯勞舍本作Awnkqyn。
翁金(Ongin)一名既可能出自十姓On-gur,還可能出自渾河。若將渾還原為*On,那么渾河可擬作*On-gol,其中gol為蒙古語的河。支讖譯go、gir、康孟祥、竺大力譯gi為耆(群脂),o可音轉為i,gol可音轉為gin。渾河*On-gol中的gol音轉為gin即是翁金河。翁金河在《新唐書》中作“渾義河”。《新唐書》三九《地理志·羈縻州》:“又別道自鷿鵜泉北經公主城、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千五百里亦至回鶻衙帳。”(1148-1149頁)義yì疑寘,越南語nghĩa,王力《同源字典》ngiai;安世高譯gān為顏(疑刪),支謙譯kin、kī為翅(審寘)、譯(v)ba為陂(幫支、幫寘),支讖譯pre為薜荔(來寘、來霽),支謙譯ri、lā、li、康僧會譯re為離(來支、來寘、來霽、《集韻》徹知);義可還原為*gi/*ngi、*gin/*ngin。渾義*On-gi/*On-ngi、*On-gin/*On-ngin當為渾河*On-gol或On-gur(“十姓”)的音轉讀音。渾義*On-gin即格魯塞的翁金Ongin。渾河即今蒙古國的翁金河,渾河州當在翁金河流域。
垂拱元年(685年)六月同羅、仆固等諸部反叛。垂拱二年(686年),唐朝以燕然道、燕然西軍、金山道三路大軍討擊平息反叛。垂拱四年(688)“【十二月】……正字陳子昂上書,以為:‘……國家近廢安北,拔單于,棄龜茲,放疏勒,天下翕然謂之盛德者,蓋以陛下務在養人,不在廣地也。……’”(《資治通鑑》二○四,6455-6456頁)胡三省註:“廢安北,拔單于,以突厥畔援也;棄龜茲,放疏勒,以吐蕃侵逼也。”因鐵勒和突厥結盟、以突厥為畔援,唐朝在687-688年間被迫放棄對九姓鐵勒地區的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