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邋遢相公

樟樹市的大橋、曲水一帶,中秋節晚上“敬月”之後,還要開展許多活動,其中具有教化作用的“游邋遢相公”很受人歡迎。

邋遢相公,指的是有偷懶習慣的人。農曆八月十五這天晚上,村里選一位品行端正的後生扮邋遢相公。邋遢相公頭上戴著用稻草紮成的尖高帽,上面插滿點燃的香;臉用鍋菸灰抹黑;身穿破爛衣衫,腳登舊草鞋,邋遢相公坐在13級的樓梯的中間一級,由兩個壯實後生抬著。先游本村各條巷子,然後轉至鄰近村莊,以儆戒那些行為不檢點的人。抬到別村後,隨行的要“摸青”,隨便摘路旁的瓜果吃不會招人罵,邋遢相公則可以從樓梯上下來,拿人家敬月亮的月餅、水果吃,別人不僅不會生氣,還特別樂意去拿,為的是討“邋遢拿走了”的好口氣。
跟著邋遢相公的往往有大群青少年,由一人領頭唱自編的“罵賊歌”:“齊來看,邋遢相公是懶漢喲,好吃懶做好意思!齊來瞧,邋遢相公賊骨頭喲,偷雞摸狗討人嫌。喲喲嗬,邋遢相公真不好,當面背後有人罵,快快改正才不差……”領唱的是即興編詞,曲調千篇一律,只要領唱的掌握就可以,其他人只用“喲——嗬”來應和。
邋遢相公是對手腳不乾淨者的譏諷和鞭撻。解放前由保長組織這一活動,各甲要出錢資助。扮演邋遢相公的後生可以得到一個紅包,其他助興的人當晚可得到一餐飯吃。解放後,一般村子沒人來組織這項活動了,但少數社會風氣良好的地方,每年都有熱心人出來組織,除了教化意義,更能使全村人歡樂一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