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浯溪日記

對浯溪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進行了詳盡的了解,作了細緻的描述

基本介紹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初十日[1]余念浯溪之勝,不可不一登,病亦稍差[2],而舟人以候客未發,乃力疾起。沿江市而南,五里,渡江而東,已在浯溪下矣。第所謂獅子袱者[3],在縣南濱江二里,乃所經行地,而問之,已不可得。豈沙積流移,石亦不免滄桑耶[4]?浯溪由東而西入於湘,其流甚細。溪北三崖駢峙,西臨湘江,而中崖最高,顏魯公所書《中興頌》高鐫崖壁,其側則石鏡嵌焉。石長二尺,闊尺五,一面光黑如漆,以水噴之,近而崖邊亭石,遠而隔江村樹,歷歷俱照徹其間。不知從何處來,從何時置,此豈亦元次山所遺,遂與顏書媲勝耶!宋陳衍云:“元氏始命之意,因水以為浯溪,因山以為峿山,作室以為?亭,三吾之稱,我所自也。制字從水,從山、從廣,我所命也。三者之目,皆自吾焉,我所擅而有也。”崖前有亭,下臨湘水,崖巔石巉簇(立),如芙蓉叢萼[5]。其北亦有亭焉,今置伏魔大帝像。崖之東麓為元顏祠,祠空而隘。前有室三楹,為駐游之所,而無守者。越浯溪而東,有寺北向,是為中宮寺,即漫宅舊址也,傾頹已甚,不勝弔古之感。時余病怯行,臥崖邊石上,待舟久之,恨摩崖碑拓架未徹而無拓者[6],為之悵悵[7]!

作品注釋

[1]初十日:指公元1637年(農曆)三月初十日。
[2]差(chài):同瘥,病癒。
[3]第:但。獅子袱:石頭名。
[4]豈:是否。“豈沙積流移,石不免滄桑耶?”意為“是不是因泥沙堆積成流動,獅子袱這塊石頭(或這個地方的石頭)經不起滄桑變化而消失了呢?”
[5]萼(è):花萼。環列在花的最外面一輪的葉狀薄片。
[6]拓(tà):把石碑或器物上文字、圖象拓印在紙上。“徹”通“撤”,意拆除。“恨摩崖碑拓架未徹而無拓者”句意為“可惜摩崖碑旁的拓字架沒有拆除而又見不到拓字的人。”
[7]悵悵(chàng):失意,不稱心,不痛快。

作品賞析

該文選自《徐霞客遊記·楚游日記》。徐霞客自丁丑年正月十一日(1637)出發,過茶陵、攸縣、衡山到衡州,二月十一日晚在往永州途中遭遇強盜,深受其害,身無分文。復返衡州,藉資由常寧縣、祁陽縣、過永州至道州,抵江華縣,由臨武縣、郴州過耒陽縣,復至衡州。再自衡州過祁陽、永州、入東安,閏四月初七入粵。
《楚游日記》備述詳細,共有約60000字。其中在永州境內的日記達22000字,給我們研究歷史地理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徐霞客從祁陽到永州,在船候客未發的上午,步行5里過湘江到浯溪。對浯溪的山、水、石、亭、祠(寺)、摩崖碑刻等景物進行了考察,寫出了500餘字的日記。在短短的時間內,對浯溪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進行了詳盡的了解,作了細緻的描述,真是了不起。他在候船空隙帶病登浯溪攬勝,為未拓得摩崖碑《中興頌》字跡而悵悵,表明他對浯溪勝地的久久嚮往和對文化古蹟的高度珍惜。閱讀此《日記》,對現代的人們保護、珍惜浯溪文化古蹟具有啟迪作用。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散文家。中國以旅行為畢生事業的第一人。1587年1月5日(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馬鎮南暘岐一個沒落士紳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親徐有勉隱跡田園,母王氏豁朗節儉,能“貿布以易糈”。徐自幼聰慧過人,好讀書。15歲博覽祖遺“絳雲樓”藏書,特好古今史籍、地誌圖經,萌遠遊五嶽之志。18歲,父親受群豪欺侮,憂憤而死。他決意不應科舉,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