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氏仙姑信俗

游氏仙姑信俗

游氏仙姑信俗,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游氏仙姑相傳生於北魏年間,一生行善,排險救難,精於醫術,終身未嫁,後民眾為之立廟奉祀。明朝中葉至民國,霞浦、福安、福鼎等周邊縣、市相繼立宮祭祀,游氏仙姑祈福儀俗隨著游姓族人的遷徙流傳擴散,遍及閩、台、港、澳、浙、豫、粵、贛、川等地區。柘榮黃柏是福建游氏發祥地,黃柏游氏仙姑行宮被奉為主宮,仙姑祈福儀俗傳承至今。柘榮游氏仙姑祈福儀俗,自宋初遷祀柘榮以來,世代傳承,其主要內容是民間社火儀式和民俗文化活動,一年四季都在進行。形式主要有:神誕祈福、四季祈福、除夕祈福以及婚嫁、求學、經商祈福等。

2008年12月,“柘榮游氏仙姑宮祈福儀俗”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1月11日,“游氏仙姑信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5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氏仙姑信俗
  • 別名:柘榮游氏仙姑宮祈福儀俗(市級項目名稱)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
  • 保護單位:柘榮縣博物館
  • 項目編號:Ⅹ-51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柘榮游氏》載,游氏仙姑生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474年),居於河南光州固始縣,乃官家小姐,名門閨秀。她一生行善,常為民眾排險救難,尤對婦女姐妹體貼入微。她精於醫術,曾數度拯救鄉中民眾於瘟疫之中;又因戰亂頻繁,與其兄天錫氏散盡家財,濟百姓於水火。因勵志行善,終身未嫁,其義舉在當地廣為傳頌。仙逝後,民眾敬佩其善心和義舉,立廟奉祀,以示紀念。民眾尊其為“游氏仙姑”。
唐末,黃巢起義,河南動盪不堪,王緒起兵南下,游氏先祖游璸隨軍遷徙,為保佑大軍順利南下及傳承仙姑香脈,游璸攜仙姑香火來到福建。在王審知治閩期間,游璸宦建陽,就在當地長坪里奉祀香火。
至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遷祀長溪縣土家山(今霞浦游家山)。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柘榮縣游姓第一世祖游時遷入黃柏,又從土家山遷祀至此。
約明朝中葉至民國,福安、福鼎等周邊縣市相繼立宮祭祀。
現代,河南固始、武夷長平里、霞浦游家山的游氏仙姑行宮已不復存在,因此,柘榮黃柏游氏仙姑行宮被奉為主宮,為游氏仙姑祈福文化發祥地。宮中主要塑像三尊:游氏仙姑、游四尊官、靈通周法師。
游氏仙姑民間信仰遍及閩、台、港、澳、浙、粵、贛等地,信仰者眾。柘榮游氏仙姑祈福儀俗源於民間對游氏仙姑的信仰,經歷代傳承,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到游氏仙姑宮朝拜游氏仙姑,舉行祈福儀俗,是柘榮縣較具特色的一種民間信仰民俗活動形式。此儀俗肇於宋,盛於明清,流傳近千年香火不斷。

民俗內容

游氏仙姑信俗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社火儀式和民俗文化活動,一年四季都在進行,祈福內容有:神誕祈福、四季祈福、除夕祈福以及婚嫁、出行、求學、經商祈福等,以每年農曆正月十七日游氏仙姑神誕日祈福和四季祈福較為隆重,婚嫁祈福和除夕祈福較具特色。“鑼鼓吹”、有道師鳴角行罡舞龍舞獅、腰鼓舞等皆具特色,民眾參與度高、規模大、影響面廣。

文化特徵

游氏仙姑祈福儀俗是具有特殊性的民俗活動。一是活動意義的獨特性,體現了民眾禳災納吉、祈禱社會安康以及希望生活紅火、事業興旺發達等美好心愿;二是其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近千年來延續不斷,是影響深廣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三是參與祈福的人群不僅來自福建,還來自浙江、河南、江西、廣東、台灣、香港、澳門等地,覆蓋面大;四是規模宏大,祈福隊伍少則上百人,多則數千人,尤其是神誕祈福和除夕祈福的場面壯觀。
游氏仙姑祈福儀俗不僅僅是宗教與民間信仰的活動形式,而且也是民間藝術薈萃與展演的形式。民樂隊在獻供時演奏的“鑼鼓吹”,表達了對神誕的慶賀;道師於科儀中鳴角行罡作道教舞蹈表演,展示了道派風貌;頗具地方韻味的舞龍舞獅、腰鼓舞等,已成為展示地方多元文化的載體。此外,還有祈福帶來的製品、花樣繁多的米果供品等。這些民間音樂、曲藝、舞蹈等充分地體現了民間藝術水平,豐富了祈福儀俗的民俗內涵。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游氏仙姑信俗保留了道教文化與民間習俗的傳承體系,展示了柘榮當地的道教科儀、民間音樂、民間工藝等文藝形式,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對柘榮地區的歷史文化及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祈福儀俗弘揚了游氏仙姑抑惡揚善、扶正祛邪、濟世救人的事跡及其獻身精神和人格魅力,促進了鄉土和諧向善氛圍的形成。
游氏仙姑為海峽兩岸游氏祖神,對於研究海峽兩岸游氏淵源關係和民間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以祈福儀俗為載體,在人同祖、神同緣的共同儀俗中增進了海峽兩岸情感交流和對中華民族草根文化的認同。游氏仙姑信俗已成為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

保護措施

2019年12月,柘榮中華游氏文化園獲批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柘榮中華游氏文化園位於柘榮縣黃柏鄉,由台灣游岳勛牽頭髮動兩岸游氏族人和社會各界人士於2009年捐資創建,占地面積約500畝,園內有游氏仙姑宮、游氏宗祠(游朴紀念館)、游朴德政坊、片石堂(游朴讀書洞)遺址、古廊橋“乘駟橋”、雙翠亭遺址、明代摩崖石刻群等歷史文化遺蹟。已成為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被國家社科聯授予“全國社科普及基地”。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09年4月,首屆海峽兩岸游氏仙姑祈福文化節在柘榮黃柏舉行,5000多人參加了盛會,並啟動了“中華游氏文化公園”建設工程。
2021年12月23日,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游氏仙姑祈福文化節活動在柘榮縣黃柏鄉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