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十六字訣

游擊戰十六字訣

關於游擊戰術“十六字訣”的產生過程,黨史學界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是“毛澤東說”、“朱德說”、“張世熙說”和“毛澤東、朱德共同提出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澤東十六字訣
  • 主要提出者:毛澤東、朱德、張世熙
紅軍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是誰創造的,是毛澤東在作戰實踐中提出來的,是朱德進一步具體闡述的,是集體創造的經驗,毛澤東的說法,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

紅軍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是誰創造的

關於紅軍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訣是誰創造的問題,史學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是朱德具體概括總結的;二是集體創造的經驗;三是毛澤東在作戰實踐中形成和提出來的。

是毛澤東在作戰實踐中提出來的

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後,他對井岡山上綠林頭子朱孔陽(朱聾子)對付官軍的“打圈子戰術”法子進行了改造。1928年1月,毛澤東率部攻克遂川縣城,並在遂川縣城召開了遂川、萬安兩縣縣委聯席會議,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的“十二字訣”。當年的遂川縣委書記陳正人後來在《毛澤東同志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實踐》一文中回憶說:“在遂川時(即1928年1月)就聽到毛主席提出的游擊戰爭的十六個字原則了,特別是這年的上半年,聽得就更具體了。”當年參加會議的萬安縣委委員、縣蘇秘書長許大權也回憶說:“1928年古歷正月初,毛主席在遂召開贛西南農民暴動聯席會議,由張世熙、劉興漢、郭定元等人參加,會後在羅塘的沙窩裡召開了會議(名稱忘了),討論了毛主席在遂川的指示:1、十二字密訣。……”當年參加會議的萬安縣委委員曾華英也回憶說:“毛主席在遂川聯席會議上,教導我們對付敵人的辦法,要看敵人多少,了解敵人的情況,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敵人來了我們就退,敵人退,我們就後面追。”
朱、毛會師井岡山,經過游擊戰爭的實踐,使“十二字訣”發展成“十六字訣”。1929年4月5日,毛澤東在瑞金起草的《前委致中央的信》,信中說:“我們三年來從鬥爭中所得的戰術,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戰術都不同。用我們的戰術,民眾鬥爭的發動是一天比一天廣大的,任何強大的敵人是奈何我們不得的。我們的戰術就是游擊的戰術。大要說來是:‘分兵以發動民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固定區域的割據,用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強敵跟蹤,用盤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時間,很好的方法,發動很大的民眾’。這種戰術正如打網,要隨時打開,又要隨時收攏。打開以爭取民眾,收攏以應付敵人。三年以來,都是用的這種戰術。”這封信第一次完整地記載了“十六字訣”,也是“十六字訣”第一次見諸於歷史文獻中。1930年12月,紅一方面軍在小布開了一個動員大會,會前,毛澤東曾親筆寫了一幅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里殲敵人。”
上面的三種說法,哪一種最合理呢?最有發言權的理應是當年參加井岡山鬥爭的黨和紅軍最主要的領導人,特別是朱德、陳毅、彭德懷三人,他們都認為“十六字訣”是毛澤東概括的。1962年6月,朱德在《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一文中說:“關於游擊戰術以至整個戰略問題,還是後來由毛主席系統、完善地解決的。”1937年,彭德懷在《八路軍怎樣作戰》一文中說:“毛澤東同志曾經發明了一個有名的十六字的游擊戰術原則,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939年,陳毅在《論游擊戰爭》一文中說,紅軍游擊戰爭“其戰術特點包括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毛澤東的十六字訣內,又可包括在黃公略的‘化零為整,化整為零’的兩個戰術口號之內”。還有當年參加井岡山鬥爭的肖克、何長工等老同志,他們也在回憶中認為“十六字訣”是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提出和概括的。

是朱德進一步具體闡述的

1928年4月,朱德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剛好趕上江西敵軍前來“進剿”。5月間,朱德連續取得了五斗江、高隴、草市蛔、龍源口等戰鬥的勝利。在這些戰鬥中,朱德有的用的是突擊戰,有的用的是伏擊戰,實際上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術。1944年,朱德在《在編寫紅一軍團史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過去從1911年辛亥革命開始,在川、滇同北洋軍閥等打仗,打了十年,總是以少勝多。記得在莫斯科學習軍事時,教官測驗我,問我回國後怎樣打仗,我回答:戰法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拖隊伍上山’,當時還受了批評。其實,這就是游擊思想。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起了一點帶頭作用。”在《西行漫記》中,朱德曾經說過“我用以攻擊敵軍而獲得絕大勝利的戰術是流動的游擊戰術,這種戰術是我從駐在中法邊界時跟蠻子牙和匪徒作戰的經驗中得到的。”在劉白羽的《朱德將軍傳》說到十六字訣時說:“朱德同志是這發明者與執行者。”美國女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說:“朱德把軍事戰術歸納為這樣幾個要點:(一)敵進我退;(二)敵駐我擾;(三)敵疲我打;(四)敵退我追。”據當時任二團黨代表的龔楚回憶,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作戰略性的報告時說,朱德對游擊戰術,提出一、敵進我退:……保存實力,待機轉移攻勢。二、敵退我進:……打擊其士氣,積小勝為大勝。三、敵駐我擾:……以疲憊敵人,造成對我有利之形勢。四、敵疲我打:……應集中兵力,主動進攻,以殲滅敵人
朱德選集游擊戰描述朱德選集游擊戰描述

是集體創造的經驗

因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訣不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其它革命根據地也有這一經驗,如,當時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洪湖地區,在游擊活動中,曾採用“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的游擊戰術。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在游擊戰中,曾採用“集中作戰,分散游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對敵採取跑圈的形式”等等。

毛澤東的說法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寫道:“我們的戰爭是從一九二七年秋天開始的,當時根本沒有經驗。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是失敗了,秋收起義在湘鄂贛邊界地區的紅軍,也打了幾個敗仗,轉移到湘贛邊界的井岡山地區。第二年四月,南昌起義失敗後保存的部隊,經過湘南也轉到了井岡山。然而從一九二八年開始,適應當時情況的帶著樸素性質的游擊戰爭基本原則,已經產生出來了,那就是所謂‘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頁。)
“十六字訣”形成於1927年冬和1928年春的游擊戰中,在會師後的1928年5月得到了廣泛宣傳。

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

為什麼在1928年5月之前產生不了“十六字訣”?毛澤東說得很明白:“當時根本沒有經驗。”這個“根本沒有經驗”,指的是他本人和當時的黨內大多數人。秋收起義的軍事指揮是盧德銘、余灑度等人。起義的組織相當混亂,剛剛發動就失敗了。毛澤東帶領剩餘部隊於1927年10月27日上了井岡山。1928年1月4日,他率領部隊攻占了敵人守備薄弱的遂川縣城,2月17日打下寧岡縣東北部的新城。當時黨內大多數人剛認識到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重要性,上井岡山是他們軍事生涯的開始。而朱毛會師之前,朱德已經身經百戰。他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內參戰時間最早、經歷戰爭時間最長、經過戰鬥次數最多的領導人。
朱德於1909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的雲南重九起義,由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1913和1914年,他作為營長率部在雲南蒙自、箇舊、臨安一帶剿匪兩年。在此期間,他結合以往學過的軍事理論和《孫子兵法》,研究過“秘密,迅速,化整為零,聲東擊西,忽南忽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戰法,形成一套與眾不同的流動游擊戰爭理論。這種在特殊環境中所總結出來的理論,是過去軍事教材中沒有的。
後來朱德又經歷了護國討袁戰爭和川滇兩省多次劇烈的軍閥混戰,成為滇中名將。四川大軍閥劉湘曾要給朱德一個師長的位置,朱德沒同意。他後來回顧這件事時說:“我用以攻擊敵軍而獲得絕大勝利的戰術是流動的游擊戰術,這種戰術是從我駐在中法邊界時跟蠻子(舊稱)和匪徒作戰的經驗中得來的。我從跟匪兵的流動集群作戰的艱苦經驗中獲得的戰術,是特別有價值的戰術。”(〔美〕寧謨·韋爾斯:《續西行漫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0年版,第119頁。)
1925年7月,朱德赴蘇聯學習軍事。當時教官曾問他回國後如何打仗,他提出要實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拖隊伍上山”的戰法。(《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頁。)朱德在蘇聯期間,先入東方大學學習馬列主義,後到軍事培訓班學習現代軍事。在那裡他結合中國的實際,進一步完善了游擊戰思想。
在井岡山反圍剿戰爭中,朱德根據我情與敵情,集中主力於主要方向,用於打攻堅戰、伏擊戰和殲滅戰;非主力部隊安排於次要方向,擔任警戒、掩護、阻擊、騷擾等任務。一打永新,紅四軍先集中兵力於一路,然後聲東擊西在五斗江設伏。二打永新,紅四軍避其鋒芒,敵進我退,然後再次聲東擊西,在草市坳設伏。“十六字訣”就是在二打永新取勝之後正式提出來的,是游擊戰爭理論的具體運用與集中體現。
毛澤東曾經說過:“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頁。)毛澤東具有高度的分析概括能力,極善於把經驗條理化,形成言簡意賅、振聾發聵的見解。他還特別擅長宣傳鼓動,後來不但經常宣講“十六字訣”,還寫成膾炙人口的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頁。),使“十六字訣”更加鼓舞士氣,更加深入人心。
以上辨析讓我們再次認識到,毛澤東思想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正是毛澤東的概括、宣傳、運用和推廣,使之成為紅軍主要的作戰方針。
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民兵:民兵游擊組織遍布敵後
戰爭史上創造奇觀 毛澤東十六字決山地游擊戰戰法大顯神通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在黨的領導和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指引下,在主力部隊的指導和幫助下,各根據地的廣大民兵和自衛隊,活躍在敵後廣闊的戰場上,依託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紗帳,到處擺開了殺敵的戰場。原始的大刀、梭標、斧頭,自然界的水、火、石頭,都變成了他們殺敵的武器。他們以驚人的膽略和無窮的智慧,在人民戰爭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動活潑的活劇,創造了許多靈活巧妙、神出鬼沒的獨特戰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暈頭轉向、喪魂落魄、顧此失彼、疲於應付,像一條野牛陷入我人民戰爭的沼澤泥潭中不能自拔。
麻雀戰。這是民兵在抗戰中經常運用的一種主要和基本的作戰方法,也是最能發揮民兵特長的游擊戰法。其基本特點是以少量民兵組成戰鬥小組,出沒在山野密林、狹窄隘口、街頭巷尾、地道暗洞、青紗帳里,像麻雀啄食一樣,東一槍、西一槍,忽聚忽散,忽來忽去,一會跳到這裡,一會跳到那裡,出敵不意,扭住敵人,一陣猛打;敵人反擊時,就立即撤離,消失得無影無蹤;敵人撤退時,就呼嘯而來,槍聲大作,殺聲四起,使敵人打又打不著,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掉,吃又吃不好,睡也睡不著,陷入心神不寧、狼狽不堪的苦境。麻雀戰打得最出色的,就是全國民兵戰鬥英雄李殿冰領導的北嶽區曲陽縣尖地角村民兵游擊小組。在1943年的3個多月里,他們先後對敵作戰27次,打死打傷日偽軍200多名,繳獲步槍3支、電話3部、牲畜47頭,戰利品一批。
地雷戰。地雷戰首先是晉察冀根據地的民兵發展起來的戰法。1940年春,河北省安國縣東趙、西趙兩村的民兵,在反“掃蕩”中把兩枚手榴彈埋入地下,炸死了兩個敵人。於是,各村紛紛效仿,利用廢鐵壺、瓷瓶子、瓦罐子等,裝上炸藥,以殺傷來犯之敵,取得了顯著的戰果。此後,各地民兵就地取材,土法上馬,製造了鐵、木、石、瓷地雷等,發明了拉火雷、踏火雷、電火雷、定時雷、連環雷、絆雷、跳雷、飛雷等幾十種埋雷方法,各式各樣的地雷和雷陣,對於打擊運動之敵、殺傷“掃蕩”之敵,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赫赫戰果。北嶽區阜平縣五丈灣村著名的民兵爆炸英雄李勇和他的爆炸組,利用地雷戰先後炸死炸傷日偽軍362人,炸毀汽車25輛;山東海陽縣趙?村的趙守福和於化虎,帶領民兵用地雷戰炸死炸傷日偽軍303名的事跡,全國聞名,威震敵膽。
地道戰。抗日戰爭中期,由於日寇加緊對我根據地實行殘酷的“掃蕩”、“蠶食”、“清鄉”,處在平原地區的抗日軍民,沒有山林和水澤可依,於是就發明了縱橫交織、戶戶相通、村村相聯、不怕水淹、不怕毒氣,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戰,成為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一大法寶。僅1944年冬季,各抗日根據地的平原地區就挖地道達1.25萬公里,成為抗擊日寇的一條偉大的地下長城。冀中清苑縣冉莊民兵,就是因為運用地道戰打了許多漂亮仗而馳名中外,他們的事跡被改編成了電影《地道戰》。英雄的冉莊民兵先後作戰157次,其中進行地道戰17次,依託地道進行伏擊、追擊戰鬥55次,配合地方武裝出村作戰85次,共斃傷敵267名。當時,日偽軍曾傳出這樣的禁令:“寧繞黑風口,不從冉莊走”。太行地區磁縣山底村民兵、晉察冀地區滿城縣石井村民兵、北京市順義縣焦莊戶民兵,都是利用地道戰取得輝煌戰果的英雄群體。民兵們曾用打油詩頌揚地道戰:“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敵人鑽地道;明里打,暗裡挑,消滅敵人最可靠;鬼子氣得乾瞪眼,抗日軍民哈哈笑”。
破襲戰。這是廣大民兵和民眾創造的又一戰法,它不僅適用於破壞敵人的交通和通信聯絡,如公路、鐵路、橋樑、車站、碼頭等,而且適用於對敵人的倉庫、工廠、礦山等進行破壞和襲擊。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民兵經常以隱蔽、突襲的戰鬥,配合正規軍對敵人的鐵路、公路和交通樞紐進行破壞,挖路基、扒鐵軌、炸橋樑、打火車、割電線、平圍牆、阻河道、毀碼頭等等,有些地方在一夜之間就出動幾萬或幾十萬民兵和民眾,把數百公里長的鐵路、公路全部破壞,將電線割斷,電桿鋸倒,使敵人的交通和通信聯絡陷於癱瘓。1939年,安徽省肖縣就出動20多萬民兵和民眾,參加了隴海鐵路大破襲,一夜之間將100多里的鐵路全部拆掉,枕木、鐵軌、和電線、電桿一起運回根據地,日寇被迫停車10天,使其西運計畫流產。在著名的“百團大戰”中,僅冀中的民兵和民眾,就有35萬人參加了破襲敵交通線的鬥爭。1941年至1945年間,晉察冀全區共搗敵偽碉堡1140多座、炮樓300多個,炸毀敵汽車360多輛、火車頭40多個,破壞公路3.76萬公里、橋樑730多座。
圍困戰。就是對敵人的據點和碉堡實行封鎖,把敵人圍困在據點和碉堡里,使其沒吃沒喝、走投無路,最後將其擠跑、趕跑或殲滅。太岳沁源圍困戰,就是廣大民兵和民眾圍困封鎖、制服敵人的一個典型戰例。1942年9月,日寇糾集了1萬多人,分14路進犯我只有8萬人的沁源縣抗日根據地,並在沁源縣城安了據點,妄圖把沁源劃為“剿共實驗區”。這裡的民兵在敵人到來之前,一面把人民民眾轉移到山裡,一面實行“堅壁清野”。敵人占領沁源縣城後,見不到人,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一切供應全靠外地。廣大民兵和游擊隊又密切配合,到處截擊,襲擊敵人的運輸隊,無奈,敵人只好外出四處搶糧,可又遭到游擊隊和民兵打擊,只好呆在據點殺馬充飢……這場圍困戰,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終於把敵人困出了沁源縣城。在此期間,沁源民兵共作戰2700多次,斃傷俘敵4250多名,湧現出了民兵殺敵英雄100多人,爆破能手200多人,沁源縣獲得了民兵對敵鬥爭“模範縣”光榮稱號。
伏擊戰。一般分為待伏與誘伏兩種。待伏,是在得知敵人出動的兵力、時間和必經之路後,預設埋伏,待機殲敵。如1944年農曆4月的一天,太岳區安澤縣風池、高壁等地的民兵,獲悉日寇騎兵運輸隊要給府城的敵人送糧彈,民兵們便在距府城西12公里的柳寨村做好埋伏。當鬼子的運輸隊進入伏擊區時,地雷“轟轟”地爆炸起來,一時濃煙滾滾,殺聲四起。僅七八分鐘時間,33個鬼子就被消滅了32個,只有一個受傷的逃進了府城據點。誘伏,就是先以主要力量在有利地域設伏,然後以少數民兵誘敵深入,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將其殲滅;或者佯攻一個方向,引誘敵人前來增援,在路上伏擊敵人。如冀南區隆平縣民兵自衛隊在河上伏擊鬼子汽艇,山東平原縣塘坊民兵伏擊日寇一小股機械化部隊,都是採用的這種戰法。
此外,抗戰8年中,廣大民兵和游擊隊還創造了窯洞戰、聯防戰、捕捉戰、水上游擊戰、拔點戰、攻心戰、堅壁清野等戰法。這些神奇巧妙的戰法,對於配合主力作戰,粉碎日寇的“清鄉”、“掃蕩”、“蠶食”,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