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半島的最西端,如今的?>團島已是突出海岸的“Y”型海岬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內山燈塔
- 位置:青島半島的最西端
- 出處:膠海關十年貿易報告
- 相關:膠州灣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在1898年之前,它還是個只在退潮時才與海岬有一道沙崗相連的小島,在小島隔海相望的北面是海拔僅有24米的游內山。關於游內山(Ju Nui San)這個名字很長的時間裡並沒有具體的中文字相對應,因此後世根據德國人按讀音創造的拼音而將其揣度為“玉牛山”、“玉女山”等充滿了傳統神話色彩的稱謂。“游內山”這個三個字的正式寫法,至今還無法確定其具體出現的時期,也因此仍有人以為這座小山是由日本人命名的。
由於扼守膠州灣灣口,團島海岬距對岸的薛家島僅三千餘米,灣口處不但水流湍急,而且分布著若干暗礁,明清兩代的官方文獻和世代在膠州灣以漁為生的中國船家,通常稱這裡為“淮子口”。由於缺乏具體的記載,我們無法獲知在燈塔建造之前有多少船隻在擱淺或沉沒,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如果沒有先進的導航設施,將嚴重阻礙膠州灣作為一個優良港口的發展前景。
覬覦膠州灣已久的德國殖民者就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在他們獲得膠州灣的租借權之後不久,就把在團島修建一座出入港指示燈塔列入了首要的建設項目,在燈塔籌建期間,德國人先將小島與游內山(今稱團島山)之間填平,並採用了12盞綠色的燈光臨時為進出膠州灣的船隻導航。在殖民政府編纂的膠州地區發展備忘錄(1898-1899)中對游內山燈塔的修建這樣寫到,“計畫修建潮連島導航燈和游內山出入港指示燈,預計後者的燈塔為先建項目,游內山燈塔燈光高出水平零度線35米,其塔身在1898年已經砌築了一段,燈塔可望在1899年12月全部完成,燈具及發光設備均從德國運往保護區……”1900年11月,燈塔在燈具及相關設施安裝完成後於12月1日發出了膠澳青島第一束白亮的光芒,這兩組採用電力發出的閃光,天氣晴朗時,照遠可達16海里。這座燈塔的啟用,也標誌著進出膠州灣的船隻在夜間也能安全駛入錨地。
歷史沿革
建成於1900年11月的游內山燈塔是一座石砌,逐漸向上收的圓柱形,塔內有樓梯盤旋而上,燈塔的頂部是穹頂式的燈罩,內設以電力發出閃光的弧光燈。根據相關文字的記載,游內山燈塔應該在建成之後不久即成為了一處不錯的旅遊景點。在1903年由弗里德利希·貝莫和M·克里格編寫的“青島及其近郊指南”就提供了如何從市中心前往游內山燈塔的具體路線,“坐人力車經過火車站或沿著海岸線西行,經過海軍陸戰營到台西鎮,然後步行便可到達團島,這是一處眺望山景和城市市容的地方,建於1900年的燈塔裝有弧光電燈,通常它的可見距離為16海里……”
1914年8月,日本圍攻德國統治下的青島。扼守要地的游內山燈塔也就成為了戰爭雙方爭奪的重點之一。我們並沒有找到燈塔在戰爭期間是否被毀壞的具體文獻。但在事隔8年之後,由時任稅務司大瀧八郎撰寫的“膠海關十年貿易報告(1912-1921)”中,卻為我們提供燈塔毀於戰火,又在原地重建的記載。關於這段文字是如此敘述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座燈塔由於原有設備全部損毀,不堪修復。所以暫時採用在旗桿頂上安裝一支臨時燈光的方法,1919年8月新建一座燈塔,該處裝有一盞固定的三級亮度的屈射光線燈,可在15海里外看到燈光。新燈塔的構造全部石砌,是座八角形的建築,高50英尺,另裝有內燃機帶動的警報器,它在霧天每隔30秒發出警報哨聲3秒鐘。”
然而,在目前有關的中文著述中,關於現存游內山燈塔的建造時間均為1900年,但根據我們通過歷史圖片的比對,以及實際的考察與測量,分別建於1900年和1919年的兩座燈塔,在外觀、高度等多方面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燈塔唯一保留至今的原裝燈具也非德國產品(根據德國方面的資料,游內山燈塔的設備是由柏林的F.Julius Pintsch公司製造),而是英國伯明罕附近的一家工廠所製造。另外,值守該燈塔近30年的王炳交還找到了一根在房屋大修時換下的標有“東洋木棧 萩工場”字樣的木材,應該也可以證明該燈塔為日本軍事管理時期重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