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港溝街道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濟南市歷城區
- 下轄地區:轄潘莊村、田莊村等3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原港溝鎮政府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102
- 地理位置:濟南市歷城區東部
- 面積:8287公頃
簡介,行政區劃,地理交通,名優特產,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城鎮建設,特色村屯,文化旅遊,蟠龍山,朱鳳山,靈鷲寺,梆鼓秧歌,
簡介
港溝街道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位於歷城區東南部,東與高新技術開發區、彩石鎮相接,北與郭店鎮、王舍人鎮交界,西臨歷下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南臨西營鎮、仲宮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繞城高速公路、港西路、港九路、蟠龍路縱貫南北,世紀大道、經十路、旅遊路、濟萊高速公路橫跨東西。轄4個管理區,23個行政村,農業人口4.2萬人,駐地總人口8萬餘人,土地總面積8287公頃。2012年港溝街道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264萬元,2013年上半年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223萬元,經濟社會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70㎜,其中汛期469㎜,年內分布不均。地形複雜,屬中低山-丘陵地帶,地表主要為出露的石灰岩,海拔在135m-295m之間。土壤以褐土和褐土性土為主,質地多為中壤。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方解石、石英石、紅粘土、鐵、銅等。植被分為天然與人工兩類,天然植被呈間斷分布,以黃草、茅草等為優勢種,散生荊稞等灌叢。人工植被占主導地位,主要樹種為黃櫨、側柏、刺槐等。經濟林有聞名全國的香菱牌薄殼核桃、花椒、柿子等。轄域內生態環境優美,旅遊景點眾多,有聞名遐邇的“江北第一洞”蟠龍山龍洞、“鳳山仙境”朱鳳山以及淌豆寺、雲台寺等名勝古蹟。
行政區劃
港溝街道下轄以下地區:潘莊村、田莊村、神武村、港溝村、蟠龍村、車腳山村、太平莊村、冶河村、塢東村、塢西村、河東村、河西村、郭家莊村、黑龍峪村、兩河村、燕棚窩村、雞山坡村、馬家村、寨而頭村、里子村、桃科村、石廟村、蘆南村。
地理交通
該街道地處濟南近郊,距鬧市區5公里。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延伸到境內5公里。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延伸到境內、市政府已將港溝街道列入濟南發展規劃區。
省道309線(濟王路段)橫貫東西、環城高速公路縱穿南北,號稱全省第一立交大橋的邢村立交橋工程已經建成,濟南國際機場的副道與本街道相通。
名優特產
薄殼核桃:薄殼核桃殼薄如紙,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打開,俗稱紙皮核桃;營養豐富,出仁率高,是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
紅芽香椿:紅芽香椿顏色深紅,香味濃郁,是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
大紅袍花椒:最新引進陝西獅子頭花椒新品種,色澤鮮艷,香味濃郁。
百合花卉:港溝鎮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東部,現有百合花卉基地2000餘畝,花卉品種繁多。
特色農業
港溝街道結合街道實際,充分發揮農業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立足致富農民、發展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農業發展步伐。
致富民眾,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果步伐。按照區都市農業建設規劃,該在濟萊高速兩側的村莊大力實施退耕還果工作。奔著建設“核桃之鄉”的目標,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栽植,統一定乾、塗白、覆膜的要求,2008年春季栽植核桃苗135000株,面積2700餘畝,成活率在95%以上。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發展設施農業700畝,花卉苗木400畝。進入雨季以來,該街道抓準時機,周密安排,開挖標準樹穴44萬個,荒山綠化4000畝,栽植各類苗木80萬株。
生態富民,農村新能源建設取得成效。自實施生態富民家園工程以來,本著政府引導、民眾自願、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該街道重點抓了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在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的同時,採取外出學習,示範帶動,現場觀摩交流,專家培訓,以獎代補等形式,在8個村累計完成沼氣池487個,新建147個,已投入使用的477個。此項工程的實施,使民眾得到了實惠,促進了生態的良性循環。
科技興農,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該街道高度重視科技興農,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農業科技部門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0000餘份,採取聘請專家講課、現場觀摩、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加強技術指導。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20餘期,培訓2000餘人次,使民眾掌握了種植、養殖、沼氣池建設、測土配方施肥、核桃育苗嫁接、果樹管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促進作用。
港溝街道有丘陵、山區,農業生產受自然氣候影響較大。1986~1995年,鎮黨委、政府圍繞將農業大鎮建成農業強鎮這一目標,提出了“南抓林果北抓糧,兩高一優要推廣,種植結構要調整,科技先導作保障”的工作思路,農業生產有了發展,生產條件得到改善。10年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投資2000萬元。主要工程有:狼貓山水庫神武灌區配套工程,新打電井41眼,東北窪(省委萬畝綠化區)千畝果園,濟王公路兩側改貌等工程。改善灌溉面積201公頃,有效灌溉面積為340公頃。1995年糧食總產30676噸,比1986年增加11448噸。 科技推廣為糧食生產增添了後勁。根據本鎮實際,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即耕作保墒,以土蓄水;配方施肥,以肥濟水;選用耐旱品種,以種節水;培育壯苗,經濟用水;防旱保苗,提墒保水。通過實施以上抗旱措施,小麥畝產增加67公斤。還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1989、1990年在全鎮實驗推廣了抗旱耐瘠高產玉米新品種魯原單14號, 比聊育5號畝增兩成多。1991年後全鎮大面積推廣,1995年玉米畝產302公斤,比推廣前畝增40公斤。立體種植普遍推廣。以小雜糧為主的間作套種在全鎮推廣,10年累計推廣面積1.2萬公頃, 種植模式有玉米間作綠豆、套種芸豆,地瓜間作芝麻等,在糧食不減產的情況下,畝增收100元左右。
林業發展迅速。港溝鎮1985年有荒山4633公頃,已綠化780.5公頃。1986~1995年實施荒山大戶承包,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993年完成了綠化保泉第一期工程和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1994年基本完成滅荒任務;1995年所剩荒山基本得到綠化; 107家荒山承包大戶, 由於責權利明確, 植樹造林熱情高漲,逐步形成了“一座山,一個人,一座房,一條路,一個池”的格局。1995年全鎮有林地面積為3544公頃。 1986年全鎮有果園面積175公頃,產乾鮮果品201噸,到1995年果園面積已發展到288公頃, 果樹專業戶350戶,產果品272噸,並引進了成熟早、品質好的紅荷包杏,出仁率高的香玲、魯光、豐輝等核桃,柿子樹嫁接成甜柿、盒柿,形成了以馬家莊為主的紅芽香椿基地,以冶河村為主的核桃基地,以北胡村為主的蔬菜基地。 加大服務力度,推廣引進先進飼養技術和良種,全鎮畜牧業得到發展,新建奶牛場1處,有奶牛200餘頭;1995年大牲畜存欄4300頭,生豬1.9萬頭,家禽16萬隻,分別比1986年增加1364頭、8400頭、9.86萬隻;蛋類總產1680噸,肉類總產2743.4噸,奶類總產3000噸;初步形成了章靈丘村、邢村的禽蛋基地,章錦村、伙路村的仔豬繁育基地, 燕棚窩村、 東邢村、 里子村3處黃牛基地。農用機械得到發展,1995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8027千瓦,比1986年增加15513千瓦。
1996年,全街道有效灌溉面積340公頃,糧食總產量3.5萬噸,農業總產值6048萬元(1990年不變價) ;豬、牛、羊出欄數分別為3萬頭、2000頭、1.5萬隻;肉、蛋、奶產量分別為2806噸、1600噸、2413噸;乾鮮果品總產量326噸;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19萬千瓦。2001年,該鎮按照“南抓乾果生產,北抓花卉苗木,全鎮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的農業發展總體思路,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調整的重點是:做大做強畜牧業,提高養殖產業在農業和農民收入中的比重;以百合花卉繁育基地為依託,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以冶河核桃、馬家香椿、優質花椒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和以波爾山羊為龍頭的養殖畜牧業逐步走向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軌道。 1996年以來,先後發展冬暖式大棚530個,主要種植果類、蔬菜和食用菌,棚均收入5000~8000元。 2001年,糧食總產量2萬噸,農業增加值7390萬元;豬、牛、羊出欄數分別為3.48萬頭、3500頭、1.77萬隻;肉、蛋、奶產量分別為3952噸、3097噸、4762噸;乾鮮果品總產量224噸;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46萬千瓦。 林業方面。宜林山地面積5333公頃。1999年,推廣專業隊植樹造林和大戶承包荒山綠化等做法, 收到良好效果。1996~1999年,共治理荒山666.7公頃,栽植苗木150餘萬株, 綠化山頭50多個。2000~2001年,挖高標準樹穴18萬個,綠化荒山166.7公頃, 社會造林433公頃。2001年,全鎮退林還果546公頃,主要栽植核桃、香椿、花椒。舉辦核桃苗木嫁接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人員300人次。全鎮荒山綠化面積達到70%,並以每年4.2%的速度遞增。1996~2001年,共投入1238.57萬元,用於農田基本建設和人畜用水工程。 2001年2月,鎮林業站被省綠化委員會、市政府評為藍天工程大環境綠化先進單位。
資源優勢
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半山嶺半平原的地理格局為歷城區首屈一指,既有極為豐富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石灰石、白雲石、方解石、石英石、紅粘土、鐵、銅等礦藏遍布全鎮。建材產品遠銷河北、天津、內蒙等地,近銷魯北、魯西北平原。更有風景如畫的旅遊資源,“江北第一洞”蟠龍山龍洞,保存完好的雲台寺中的摩崖石刻佛像,已載入《中國石刻佛像》一書;全國四大靈鷲寺之一的邢村靈鷲寺、唐代的淌豆寺、晉代的紫金塔等名勝古蹟,使人流連忘返。省委、市委的兩處萬畝綠化點,給古鎮披上了新裝。港溝街道的植被豐富多彩,滿山碧綠、鳥語花香。千年“楓樹王”、“銀杏王”交相輝映;“玉漏泉”、“淌豆泉”、“東流泉”等濟南名泉四季長流。佛教古蹟,遍布全境。
教育、科技
1986年,全街道有中學11所,國小40所,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為30%、50%。10年來,累計投資42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1992年投資100萬元,建起潘莊中學教學樓,面積2700平方米,18個教學班,占地3公頃。1995年投資320萬元,建起街道中心中學教學樓,面積4200平方米,30個教學班,占地3.3公頃。村級投資500萬元, 17所國小新建了校舍。 神武村、安家村、大漢峪村等國小建起了教學樓。1995年鎮村兩級投資80萬元,購買圖書、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2所中學和6所中心國小達到了部頒二類標準。1995年建成鎮成人教育中心。同年經省、市檢查驗收,全鎮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合格單位。 在全區率先完成中學布局調整,全鎮有2所中學,40個教學班,在校生2708人,入學率、畢業率均達100%;國小35所,172個教學班, 在校生5114人,入學率100%;幼稚園34所,在園幼兒1540人,入園率達95%。 有中、國小教師377人,其中公辦教師252人,民辦教師125人,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82%、 90.7%。教師中有高級職務的13人,中級職務的156人。1993~1995年, 在全國競賽中有12人獲獎,在省級競賽中有56人獲獎,升入中專、重點高中的有112人。靠科技求發展。與濟南市半導體研究所聯合建成了鎮氫氣廠。通過技術革新,以水為原料,生產出氫氣、氧氣、氮氣系列產品,市場前景看好;鎮壓鑄廠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試驗成功了機車易損器。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發展系統旱作農業。1995年引進地瓜切塊高產栽培和地瓜脫毒苗栽培兩項技術,地瓜切塊栽培實現畝產鮮瓜2700公斤, 畝增800公斤,此項技術推廣獲濟南市科技興農三等獎,全鎮已建立起地瓜脫毒原種繁育基地以及與大田推廣相配套體系。
文化、衛生
港溝鎮於1979年建起文化站和文化站印刷廠,走以工養文之路,廣泛開展民眾文化活動。1992年投資30萬元建起了鎮文化中心樓,成立了農民業餘說唱團,自編自演節目132個, 《婚禮之前》獲全市農民文藝調演一等獎,《選地基》被省藝術中心拍成電視舞台劇, 文化站挖掘整理了失傳200多年的棒鼓秧歌,建村文化大院40處,其中一級文化大院4處,10個業餘演出隊可隨時演出。1993~1995年立集、山會請專業劇團演出20天, 52場次;每年放映電影500餘場次。1991年投資70餘萬元建起了鎮電視差轉台,年底試播,收視覆蓋率達100%,3個村安裝了有線電視。1989年12月被省授予先進文化中心站稱號。 區人民醫院港溝分院,1993年投資40萬元,新建潘莊門診部。1995年有職工52人, 業務用房75間,床位30張,收入140萬元。1986年婦產科承擔全區的引流產手術; 1987~1995年仍承擔附近4個鄉鎮的引流產手術。醫療設施不斷完善,購進300毫安、 50毫安、30毫安的X光機各1台,萬能手術床2台,心電圖機、B超機各1台,救護車1輛。 加強了婦幼保健工作,兒童系統化管理率達80.5%,健康卡、計畫免疫率達100%。 “安全衛生水”普及率達100%。投資250萬元,加強了村衛生室的建設,村村設有衛生室,其中甲級衛生室34個,乙級5個,鄉醫128人,有鄉醫證書的86人, 35個村解決了鄉醫的報酬。鎮政府1993年投資100萬元建起計畫生育服務站, 實現計畫生育四種手術不出站。1995年鎮投資136萬元,建起了鎮、辦事處、村、組四級計畫生育網路,落實了計畫生育專職人員的工資待遇,及時兌現獨生子女優待金。
城鎮建設
港溝街道大力落實區委建設唐冶新區“宜居之城”的要求,確立了“建宜居之城環境,樹魅力港溝形象”的發展思路,努力打造東區新市鎮。在打造東區“宜居之城”的工作中,港溝鎮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了基礎設施對於房地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通過抓好環境綜合整治、違法違章建設整治和破損山體治理三大重點工程,使城鄉面貌得到了徹底改變。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手抓項目引進,先後引進了總投資6.3億元、占地1009畝的三聯鳳凰城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300畝的建大教授花園項目,投資7.2億元、占地160畝的永大頤和園項目,總投資7.5億元、占地110畝保利花園項目,一座由五個高品質住宅小區組成的現代化、開放型、花園式新市鎮正在鳳凰山下崛起。一手抓舊村改造,港溝鎮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舊村改造領導小組,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方針和歷城區的“六新”工作要求,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載體,深入探索有效途徑,採取與大公司合作建設的方式,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合理配置資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除了已經開展的唐冶四村、潘莊、田莊等舊村改造的項目之外,港溝鎮將陸續展開對於神武、章錦等村的舊村改造工作,進一步提升宜居港溝的形象。此外,在舊村改造過程中,港溝鎮注重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推廣,將唐冶四村村民安置中心建成為長江以北第一個太陽能綜合利用示範小區,提升了宜居港溝的科技含量。
特色村屯
大官村
大官村位於港溝街道東部,立交,交通十分方便。村共有420戶,人口1365,設小組6個;黨員36名,黨小組4個,土地面積1440畝,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經濟林及勞務輸出。
村兩委一般人,團結一心、開拓創新,靠黨的富民政策,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致富百姓,大搞農業結構調整,種植綠化苗木500餘畝,40多個品種,遠銷北京、陝西、山西等地,成為遠近聞名的綠化苗木專業村,全村經濟不斷增長,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治安定、社會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馬家村
馬家村位於港溝街道最南部,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全村共有350餘戶,人口1100,土地面積3300畝,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經濟林及勞務輸出。
村兩委一般人,團結一心、開拓創新,靠黨的富民政策,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致富百姓,大搞農業結構調整,種植優質紅芽香椿1000餘畝,紅芽香椿色澤鮮艷,香味濃郁,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芽香椿專業生產村,全村經濟不斷增長,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治安定、社會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文化旅遊
蟠龍山
蟠龍山龍洞風景區位於港溝街道蟠龍村東南半山腰處。山門牌坊高大奇偉,上額有著名書法家劉雯先生手書“江北第一洞”。沿石階北上,穿過茂密樹林, 洞口上方有康熙年間名人手書蟠龍山“龍洞薰風”4個篆體大字。洞內建於北魏時期的古廟佛隱寺。洞長2000餘米,為石灰岩洞,上中下三層,最窄處只能一人單行,最寬處能容納數百人,最高處30餘米。洞內景點60餘處。泉水含多種維生素,是品質極高的礦泉水。洞未發現另一端出口,但能感受到清風徐來。
朱鳳山
朱鳳山景區位於港溝街道南部,雙峰雄峙,宛如鳳凰的兩翼。山上植被茂密,有300餘種野生植物,為濟南市一流綠化區。秋天,楓樹、火炬、黃櫨等紅葉滿山,似霞如火。山上一棵五角楓樹,歷經千年滄桑,被稱為濟南“楓樹之王”。旁邊兩株“姐妹柏”,為稀有龍柏樹種,樹齡千年有餘。鄉義寺,亦名朱鳳寺,隱身於綠樹紅葉中。據碑刻記載,創建於北齊武平年間。相傳古代高僧道至在附近山洞裡修行時。忽見山北石台上落著一隻金色鳳凰,霞光萬道、百鳥爭鳴。道至和尚知此乃風水寶地,便在此修建了鄉義寺。每年陰曆四月初二至初五,周圍百里的商家遊客雲集於此,舉行傳統山會,人海如潮,熱鬧非凡。
靈鷲寺
靈鷲禪林位於港溝街道西邢村,是著名的四大靈鷲寺之一,屬濟南以東第一佛門聖地。傳該寺建於唐朝初年,李世民率軍東征,屯兵於此。見這裡人傑地靈,便在此修築了“武聖堂”。某日午夜,李世民在武聖堂前沉沉睡去,忽聽一陣奇異叫聲。睜眼一看,但見一隻流光異彩的美麗大鳥停留在武聖堂前,停棲片刻後又扶搖直上。李世民認為是神靈顯現,不久打了勝仗。此後,李世民重修武聖堂,並將其改名為靈鷲寺。清代乾隆皇帝前往泰山封禪時曾路經此地,住進靈鷲寺,與當時寺中聖僧佛果講經,深為折服。後佛果募捐重修靈鷲寺。
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是以港溝為中心,覆蓋歷城全境的舞蹈藝術形式,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年間,港溝街道有蘭峪村一張姓人家,四兄弟膝下各有一漂亮女兒,全家12口人和睦相處。妻子在家做豆腐,丈夫挑擔串鄉行賣,女兒們幫母親忙家務。一年春節,村里男女老少敲羅打鼓踩高蹺、熱熱鬧鬧過大年。四個女兒被困家中,甚感孤獨,各自回房蒙頭大哭,聲稱要出去與姐妹們同樂。次日父親買回鼓分給四個女兒,自己拿起賣豆腐梆子,妻子拿起作豆腐包布,一家人邊敲邊舞,自娛自樂。街坊鄰居也聞聲趕來共舞。後表演人數由少到多,發展到全村,舞姿不斷豐富,成為逢年過節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每當春節來臨之際,“梆鼓秧歌”便裝扮起來,前面彩旗、鑼鼓開道,緊接二人抬著秸稈扎制的五穀豐收糧囤,上貼大紅“福”字,後面便是“梆鼓秧歌”隊,邊舞邊行,走街串鄉,到達場地後表演,為鄉親們送福,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所屬學校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實驗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中心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北胡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南胡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塢東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河東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港溝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潘莊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田莊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神武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章錦國小
濟南市歷城港溝鎮塢東國小
位於歷城區政府駐地洪家樓東南12.5公里。面積127.85平方公里。14679戶,65170人。轄40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潘家莊。
明崇禎十三年(1640)屬歷山路。清乾隆三十六(1771)屬東南鄉。民國十三年(1924)屬東廡鄉。1948年為東悟區。1950年設第五區。1955年改稱港溝區。1958年成立港溝公社。1961年又調整為港溝區。1968年撤區設港溝公社。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設港溝區港溝鄉。1985年撤區並鄉,設立港溝鎮至今。
潘家莊 位於濟王公路以南,邢村立交橋西側,東北為大官莊,西南鄰小田莊,西田莊,西北依鳳凰山。627戶,2209人。設潘家莊村民委員會。2000年9月,鎮政府由港溝北蓮花山腳下遷此。
明代,潘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潘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潘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潘家莊”。
小田莊 位於潘家以南0.5公里,石河東岸,鳳凰山南,西鄰田莊,北為濟王公路。50戶,210人。屬潘家莊村民委員會。村有古樹槐抱榆。
約在明代,田氏由村西田莊遷此定居遂建村。因當時住戶較小,沿稱小田莊。
安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北3公里,東鄰章靈丘,東南依鳳凰山,南為田莊。589戶,1853人。設安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永樂年間(1403-1424),部分住戶由直隸(河北省)棗強、安氏由章靈丘先後管起此建村,得名安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安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安家莊”。
章靈丘 位於潘這以北2.5公里,東依龍骨山和北官莊,西鄰安家莊。1045戶,3132人。設章靈一、章靈、章靈三村民委員會。這裡有元代張榮墓、明代古建築三義聖閣和三官廟。2003年5月,一窯場施工取土時,一座宋元時期壁畫古墓出土。
漢代,稱興興元屯,俗稱張陵丘。相傳,當地有位看相先生名叫張靈,緣於他的神話故事而得名章靈丘。縣誌記載:清康熙《歷城縣誌》“神武路:張陵丘”,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張靈邱”。
大官莊 位於潘家莊東北2公里,濟王公路以北,東鄰邢村,西依鳳凰山,北為北官莊。613戶,2339人。設大官莊村民委員會。1985年,在夏若慶院內,發現一座約建於宋代的古墓,墓內有金泰和元年(1201)墨書題記,是濟南目前發現有確切記年的金代墓葬。
唐代,稱奇古村,俗稱官莊。相傳,這裡原建有一座“釋伽寺”,僧人500多,煙火興旺。同時這裡人煙稠密,經濟、文化發展興盛。據明萬曆十年(1582)第三次重修釋伽寺碑文記載當時村名為奇古村。但到了明末,便名為“官莊”了。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官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官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大官莊”。曾因遭山洪沖淹又重建村落。以後沿稱大官莊。
北官莊 位於潘家莊東北2.5公里,龍骨山南側,南鄰大官莊,西北為章靈。71戶,229人。設北官莊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大官莊同。因地處位北,沿稱北官莊。
田莊 位於潘家莊以西1公里,濟王公路南側,東鄰小田莊,南為港溝村,北依鳳凰山。731戶,2661人。設田莊村民委員會。有明重修石刻碧霞君廟遺址和古建築白衣殿。1938年4月5日是,日本侵略軍血洗田莊,死傷民眾70多人,燒毀房屋1400多間。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田家莊。田氏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田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田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田家莊”。以後沿稱田莊。
邢村 位於潘家莊東北2公里,濟王公路北側,東依圍子山,南為西神武,西鄰大官莊。612戶,2233人。設東邢村、西邢村村民委員會。農曆四、九日逢集。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重修古建築靈鷲寺,為歷城最大的古寺院。
相傳在唐代,原為唐冶村民邢氏在此開荒種地。以後住戶增多建村,沿稱邢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邢村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邢村”。
北胡 位於潘家莊以西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南鄰南胡。672戶,2097人。設北胡居民委員會(2003年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約在明末清初,稱北福寧莊。村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碑文記載村名北福寧莊。曾稱北胡家莊,相傳,一是以胡姓得名;二是村處山坡上原有一片槲樹林子,因槲、胡字音相同,而稱胡家莊的。以後沿稱北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朱三:大胡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北胡家莊”。
南胡 位於潘家莊以西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東南為小漢峪,北鄰北胡。633戶,1915人。設南胡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相傳,張氏在此早居。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北胡同。沿稱南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小胡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南胡家莊”。
西神武 位於潘家莊東南2.75公里,濟王公路以南,東鄰東神武,西南為章錦。617戶,2429人。設神武村民委員會。有明代重修的古建築智足院。
約在元末,稱神武莊。相傳,村中曾修廟一座,塑像六尊。村里常“出事”,人們認為是因“六神無主”,才鬧得四鄰不安。村民便在夜間埋神一尊,還有“神五”,又因廟中塑像皆系武將形像,而得村名“神武”。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神武”,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神武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神武”。
東神武 位於潘家莊東南2.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西鄰西神武,北為邢村。583戶,2153人。屬神武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與西神武同。刻村位東,沿稱東神武。
大漢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6.5公里,南為太平莊,東北為小漢峪,西依王八蓋子山。688戶,2115人。設大漢峪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明代,即名大漢峪。金、王二氏最早建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大漢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大漢峪”,為圖吉祥曾稱興旺莊。村中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所立碑中記載“興旺莊”。以後仍沿稱大漢峪。
小漢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4.75公里,東為港溝,西南為大漢峪,北有南鬍鬚。656戶,2033人。設小漢峪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明代,稱小漢峪。據《曹氏家譜》記載,曹氏最早在此定居建村,曾稱小韓峪。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小漢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小漢峪”,為圖吉祥也曾稱東興旺莊。以後仍沿稱小漢峪。
港溝 位於潘家莊以南4公里,石河上游西岸,東南鄰有蘭峪,西為小漢峪,北依蓮花山。1067戶,3911人。設港溝村民委員會。農曆五、十日逢集。曾為公社、鎮政府駐地。1948年10月10日,山東兵團在此舉行濟南解放慶功大會。
相傳,宋代名為楊家台子和王家台子。因楊、王二氏最早在高崖之上定居建村而得名。《田氏家譜》記載,田氏於明萬曆元年(1573),由田家莊又遷入。據萬曆四十八年(1620)的村土地廟碑文記載,當時的村名稱蔣家溝。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蔣溝”,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蔣溝”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蔣溝”。後因西南峪山水流經這裡,常年衝心同此理菜成地勢有崗有溝,故沿稱港溝。
章錦 位於潘家莊東南3.25公里,東北為東神武,南鄰色峪,西有港溝。512戶,1968人。設章錦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張謹莊。因有位名叫張謹塔的最早定居建村而得名。村南淌豆寺遺址中有通清道光年間的石碑,寫的就是張謹莊。又名章金莊,傳說,因章、金兩姓居此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章金”,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章金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章金”。以後沿稱章錦。
色峪 位於潘家莊東南4公里,東南為伙路,西為有蘭峪,北鄰章錦。88戶,355人。設色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曾名李家莊。金氏早由章錦遷到村南的南泉子處定居。以後李氏又遷入建村,以姓氏得名。到清代,因地處山峪,樹木花草茂盛,景色美麗,改稱色峪。
太平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8公里,東鄰車腳山,北為大漢峪。77戶,271人。設太平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明代末期,胡我匝歷邑大大氣層或老石溝遷此建村。取盼望安居樂業享太平之意,沿稱太平莊。
車腳山 位於潘家莊西南7公里,南為塢西,西鄰太平莊,北有小漢峪。344戶,1189戶,1189人。設車腳山村民委員會。
明代末期,稱車腳山。傳說,因章靈丘出了位“皇帝”,前來送禮保駕的大車經過魚山時,軋出了兩道車腳印而得名。俗稱車角山。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車角山”,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車角山”。當時,山北坡“胡本庄”遭瘟疫,村民病亡者甚多,韓氏諸戶便遷居建村。以後沿稱車腳山。
有蘭峪 位於潘家莊以南4.5公里,東鄰伙路,南為河東,西北有港溝。493戶,1675人。設有蘭峪村民委員會。村有明萬曆十一年(1583)修建的石刻張公塔。
明代,曾名牛欄峪。因住戶在山峪處建有供圈牛用的牛欄,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牛欄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牛欄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牛欄峪”。以後,因村內鬧紅頭蒼蠅,死於瘟疫的人很多,故村民嫌“牛欄”不吉祥而取其諧音為“有蘭”,寓意山峪中有蘭,沿稱有蘭峪。
伙路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東鄰高家窪,西為有蘭峪,北有色峪。225戶,796人。設伙路村民委員會。村東有淌豆寺遺址。
相傳在明代,稱過路莊。王氏最早遷居建村。因附近村民經常結隊合夥到南山謀生,路過此處,故名,亦稱火爐。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火路”,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火爐”,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火爐”。以後沿稱伙路。
高家窪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東鄰蟠龍,西為伙路,北有章錦。79戶,288人。設高家窪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曾名回龍莊。張、桑二氏最早遷此建村。因此處東西兩面地勢較高,中間低洼,故改稱高家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高家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高家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高家窪”。
蟠龍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南為冶河,西鄰高家窪,北有神武。210戶,766人。設蟠龍村民委員會。村東南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代古洞窟東龍洞佛隱寺和蟠龍山森林公園。
約在元末明初,稱扒頭山村。據村碑記載,系以山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耙頭山”,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頭山”,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扒頭山”。到1956年,因地處蟠龍山並有“蟠龍”的傳說,而改稱蟠龍山村。以後沿稱蟠龍。
塢西 位於潘家莊西南8公里,東鄰塢東,南為郭家莊,北有車腳夫山。360戶,1350人。設塢西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西塢,亦稱西務莊。傅、郭二氏早居。據《傅氏家譜》記載:傅氏祖籍直隸棗強,明洪武年間(1368-1644)先遷至章丘縣黃土崖,後又遷此。西塢是原塢西、塢東的總稱。當地有“西誤、東誤,都耽誤了”的傳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西務”,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西務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西塢”。以後,因其地勢四而高,中間凹,村中有一條大道將村分為兩處,此處位西,故沿稱塢西。
塢東 位於潘家莊西南7.5公里,東為河西,西鄰塢西,北有車腳山。303戶,1109人。設塢東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塢西同。此處位東,沿稱塢東。
河西 位於潘家莊以南6.75公里,東鄰河東,南為兩河,西為塢東。523戶,1791人。設河西村民委員會。農曆三、八日逢集。
明代,稱東務,曾名東梧,亦稱東廡。胡氏最早遷居於此。東務、東廡這兩個村名的含義不祥。“東梧”大概是因為當地有鳳凰非梧桐樹不棲的傳說而得名的。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東務”,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泉三:東務(三、八日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東廡(三、八日集)”。後以村中龍鬚河為界,分為河西、河東兩個村。此處位西,故沿稱河西。
河東 位於潘家莊以南6.75公里,南為雞山坡,西鄰河西,北為有蘭峪。533戶,1704人。設河東村民委員會。有明代關帝廟。
明代,聶氏早於此。村名來歷及沿革與河西同。地處位東,沿稱河東。
治河 位於潘家莊東南7公里,南為寨而頭,西為河東,北鄰東龍洞佛隱寺和蟠龍。404戶,1393人。設冶河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野河莊。司、花(萊蕪)二氏最早遷此建村。因一條野河從村中穿過而得名。村中明萬曆年間(1573-1620)土地碑文記載的村名就是野河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野河”,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野河”。以後,村民嫌“野”字不雅,冶、野又同音,沿稱冶河。
郭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9公里,南為黑龍峪,北為塢,東鄰亓家莊。387戶,1101人。設郭家莊村民委員會。村西南朱鳳山上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朝時期的鄉義寺。建有朱鳳山旅遊風景區。
明代,郭氏最早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郭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郭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郭家莊”。
亓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9.25公里,東為兩河,西鄰郭家莊,東南龍莊峪。66戶,224人。屬郭家莊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末清初年間,亓氏最早行破壞性建村。以姓氏得名亓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東廡鄉南保全三:亓家莊”的記載。
龍莊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9.5公里,東南為燕棚窩,西南為黑龍峪,西北鄰亓家莊。79戶,316人。屬郭家莊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代末期,稱龍爪峪。高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居於此。因建村于山腰處,有五條山樑處,有五條山樑形似龍爪而得名。建國後,沿稱龍莊峪。
兩河 位於潘家莊以南7公里,東依雞山寨鄰雞山坡,南為燕棚窩,北為河西。229戶,827人。設兩河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兩河莊。劉氏最早遷此建村。村西南山石樑下有一山泉常年流水不斷,雨季時山峪洪水成河,與另一條河水匯流於村頭,故名兩河。村東北聖水寺內的明正德年間碑文中就有“兩河莊”之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兩河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保泉三:兩河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兩河”。以後沿稱兩河。
燕棚窩 位於潘家莊以南10公里,南有燕棚水庫,北鄰兩河。668戶,2369人。設燕棚窩村民委員會。
約在元末明初,稱燕鵬窩,亦名岩棚窩,俗稱鸞鵬霧。楊氏最早遷此建村。相傳,因地處山峪,以燕鳥飛禽之多而得名。後來沿稱燕棚窩。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燕鵬窩”,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燕鵬窩”,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燕棚窩”。
雞山坡 位於潘家莊以南9公里,東為馬家莊,西鄰兩河,北為河東。375戶,1170人。設雞山坡村民委員會。
清代,趙氏最早遷此定居。因建村於雞山寨山坡下,故沿稱雞山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雞山坡”,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雞山坡”。
朱家 位於潘家莊以南9.25公里,東為寨而頭,西為燕棚窩,北鄰雞山坡。16戶,56人。屬雞山坡村民委員會。
約在清代,朱氏最早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馬家莊 位於潘家莊以南8.5公里,東為寨而頭,南依黃寨,西鄰雞山坡。364戶,1165人。設馬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馬、盧、龐諸氏最早遷此建村,以馬姓衣較多而得名馬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馬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馬家莊”。
寨而頭 位於潘家莊東南9.5公里,東依瓦屋脊,南為里子,西鄰馬家莊。168戶,591人。設寨而頭村民委員會。
明工,稱寨而東頭村,亦稱賽而頭。許,陳二氏最早遷此定居,因建村於黃寨山之東而得名。以後沿稱寨而頭。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賽而頭”,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賽兒頭”。
黑龍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11公里,東為燕棚窩,南依黑龍寨,北為郭家莊。184戶,616人。設黑龍峪村民委員會。
明代,倪、羅二氏最早在此定居。據《王氏家譜》記載:王氏在明天啟年間(1621-1627),由王家樓也遷居於此。因建村在黑龍寨山峪處,沿稱黑龍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黑龍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黑龍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黑龍峪”。
豬耳頂 位於潘家莊西南11.75公里,東北鄰黑龍峪,南依豬耳頂山,機場公路東側。14戶,48人。屬黑龍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王氏由黑龍峪遷居於此。因建村在豬耳頂山頂上,沿稱豬耳頂。
里子 位於潘家莊東南10.5公里,西鄰長海套,北為寨而頭。41戶,171人。設里子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李子村。李、柳最早遷此建村。相傳,一是因村南有一片李子樹林而得名;二是因地處里子溝而得名。以後沿稱里子。
長海窟 位於潘家莊東南10公里,東鄰里子,西北馬家莊,東北為寨而頭。33戶,62人。屬里子村民委員會。
清代,宋氏最早遷居於此,住戶逐增建村。相傳,引處原為一片海岔子(曾發現船台遺址、魚船等物),故沿稱長海套。
桃科 位於潘家莊以南12.5公里,東鄰南溝,東南依桃花嶺,北為燕棚窩。289戶,1023人。設桃科村民委員會。桃花嶺上有古建築桃花嶺太山行宮遺址。
相傳在元末明初,當地遭瘟疫,住戶(曹氏最早遷此)多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地處桃花嶺,桃樹林子滿山坡,故沿稱桃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質保泉三:桃科”,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桃科”。
石廟 位於潘家莊以南11.5公里,東依黃寨,南為南溝,西南鄰桃科。400戶,1398人。設石廟村民委員會。
明初,稱石廟莊。陳氏早居在此。又有住戶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建村。因此處建有仙人橋和兩座石頭廟則得名。以後沿稱石廟。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石廟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石廟”。
蘆芽嶺 位於潘家莊以南12公里,南鄰南溝,西北為石廟。82戶,292人。設蘆南村民委員會。
明代,姚氏最早遷居建村。傳說,曾有位蘆芽真人,在村東北一山洞內修煉成仙。故沿稱蘆芽嶺。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蘆芽嶺”,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蘆芽嶺”。
南溝 位於潘家莊以南12公里,東依香爐石頂,南依雲台山,西為桃科,北鄰蘆芽嶺。74戶,230人。屬蘆南村民委員會。村同雲台山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雲台寺。
明代,賈氏最早遷此建村。因地處蘆芽嶺南峪,故沿稱南溝。
明崇禎十三年(1640)屬歷山路。清乾隆三十六(1771)屬東南鄉。民國十三年(1924)屬東廡鄉。1948年為東悟區。1950年設第五區。1955年改稱港溝區。1958年成立港溝公社。1961年又調整為港溝區。1968年撤區設港溝公社。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設港溝區港溝鄉。1985年撤區並鄉,設立港溝鎮至今。
潘家莊 位於濟王公路以南,邢村立交橋西側,東北為大官莊,西南鄰小田莊,西田莊,西北依鳳凰山。627戶,2209人。設潘家莊村民委員會。2000年9月,鎮政府由港溝北蓮花山腳下遷此。
明代,潘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潘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潘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潘家莊”。
小田莊 位於潘家以南0.5公里,石河東岸,鳳凰山南,西鄰田莊,北為濟王公路。50戶,210人。屬潘家莊村民委員會。村有古樹槐抱榆。
約在明代,田氏由村西田莊遷此定居遂建村。因當時住戶較小,沿稱小田莊。
安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北3公里,東鄰章靈丘,東南依鳳凰山,南為田莊。589戶,1853人。設安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永樂年間(1403-1424),部分住戶由直隸(河北省)棗強、安氏由章靈丘先後管起此建村,得名安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安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安家莊”。
章靈丘 位於潘這以北2.5公里,東依龍骨山和北官莊,西鄰安家莊。1045戶,3132人。設章靈一、章靈、章靈三村民委員會。這裡有元代張榮墓、明代古建築三義聖閣和三官廟。2003年5月,一窯場施工取土時,一座宋元時期壁畫古墓出土。
漢代,稱興興元屯,俗稱張陵丘。相傳,當地有位看相先生名叫張靈,緣於他的神話故事而得名章靈丘。縣誌記載:清康熙《歷城縣誌》“神武路:張陵丘”,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張靈邱”。
大官莊 位於潘家莊東北2公里,濟王公路以北,東鄰邢村,西依鳳凰山,北為北官莊。613戶,2339人。設大官莊村民委員會。1985年,在夏若慶院內,發現一座約建於宋代的古墓,墓內有金泰和元年(1201)墨書題記,是濟南目前發現有確切記年的金代墓葬。
唐代,稱奇古村,俗稱官莊。相傳,這裡原建有一座“釋伽寺”,僧人500多,煙火興旺。同時這裡人煙稠密,經濟、文化發展興盛。據明萬曆十年(1582)第三次重修釋伽寺碑文記載當時村名為奇古村。但到了明末,便名為“官莊”了。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官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官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大官莊”。曾因遭山洪沖淹又重建村落。以後沿稱大官莊。
北官莊 位於潘家莊東北2.5公里,龍骨山南側,南鄰大官莊,西北為章靈。71戶,229人。設北官莊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大官莊同。因地處位北,沿稱北官莊。
田莊 位於潘家莊以西1公里,濟王公路南側,東鄰小田莊,南為港溝村,北依鳳凰山。731戶,2661人。設田莊村民委員會。有明重修石刻碧霞君廟遺址和古建築白衣殿。1938年4月5日是,日本侵略軍血洗田莊,死傷民眾70多人,燒毀房屋1400多間。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田家莊。田氏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田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田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田家莊”。以後沿稱田莊。
邢村 位於潘家莊東北2公里,濟王公路北側,東依圍子山,南為西神武,西鄰大官莊。612戶,2233人。設東邢村、西邢村村民委員會。農曆四、九日逢集。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重修古建築靈鷲寺,為歷城最大的古寺院。
相傳在唐代,原為唐冶村民邢氏在此開荒種地。以後住戶增多建村,沿稱邢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邢村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邢村”。
北胡 位於潘家莊以西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南鄰南胡。672戶,2097人。設北胡居民委員會(2003年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約在明末清初,稱北福寧莊。村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碑文記載村名北福寧莊。曾稱北胡家莊,相傳,一是以胡姓得名;二是村處山坡上原有一片槲樹林子,因槲、胡字音相同,而稱胡家莊的。以後沿稱北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朱三:大胡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北胡家莊”。
南胡 位於潘家莊以西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東南為小漢峪,北鄰北胡。633戶,1915人。設南胡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相傳,張氏在此早居。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北胡同。沿稱南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小胡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南胡家莊”。
西神武 位於潘家莊東南2.75公里,濟王公路以南,東鄰東神武,西南為章錦。617戶,2429人。設神武村民委員會。有明代重修的古建築智足院。
約在元末,稱神武莊。相傳,村中曾修廟一座,塑像六尊。村里常“出事”,人們認為是因“六神無主”,才鬧得四鄰不安。村民便在夜間埋神一尊,還有“神五”,又因廟中塑像皆系武將形像,而得村名“神武”。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神武”,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神武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神武”。
東神武 位於潘家莊東南2.5公里,濟王公路南側,西鄰西神武,北為邢村。583戶,2153人。屬神武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與西神武同。刻村位東,沿稱東神武。
大漢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6.5公里,南為太平莊,東北為小漢峪,西依王八蓋子山。688戶,2115人。設大漢峪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明代,即名大漢峪。金、王二氏最早建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大漢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大漢峪”,為圖吉祥曾稱興旺莊。村中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所立碑中記載“興旺莊”。以後仍沿稱大漢峪。
小漢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4.75公里,東為港溝,西南為大漢峪,北有南鬍鬚。656戶,2033人。設小漢峪村民委員會(2003年已劃歸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其行政村仍屬歷城區管轄)。
明代,稱小漢峪。據《曹氏家譜》記載,曹氏最早在此定居建村,曾稱小韓峪。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小漢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小漢峪”,為圖吉祥也曾稱東興旺莊。以後仍沿稱小漢峪。
港溝 位於潘家莊以南4公里,石河上游西岸,東南鄰有蘭峪,西為小漢峪,北依蓮花山。1067戶,3911人。設港溝村民委員會。農曆五、十日逢集。曾為公社、鎮政府駐地。1948年10月10日,山東兵團在此舉行濟南解放慶功大會。
相傳,宋代名為楊家台子和王家台子。因楊、王二氏最早在高崖之上定居建村而得名。《田氏家譜》記載,田氏於明萬曆元年(1573),由田家莊又遷入。據萬曆四十八年(1620)的村土地廟碑文記載,當時的村名稱蔣家溝。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蔣溝”,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南保泉二:蔣溝”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二:蔣溝”。後因西南峪山水流經這裡,常年衝心同此理菜成地勢有崗有溝,故沿稱港溝。
章錦 位於潘家莊東南3.25公里,東北為東神武,南鄰色峪,西有港溝。512戶,1968人。設章錦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張謹莊。因有位名叫張謹塔的最早定居建村而得名。村南淌豆寺遺址中有通清道光年間的石碑,寫的就是張謹莊。又名章金莊,傳說,因章、金兩姓居此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章金”,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章金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章金”。以後沿稱章錦。
色峪 位於潘家莊東南4公里,東南為伙路,西為有蘭峪,北鄰章錦。88戶,355人。設色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曾名李家莊。金氏早由章錦遷到村南的南泉子處定居。以後李氏又遷入建村,以姓氏得名。到清代,因地處山峪,樹木花草茂盛,景色美麗,改稱色峪。
太平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8公里,東鄰車腳山,北為大漢峪。77戶,271人。設太平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明代末期,胡我匝歷邑大大氣層或老石溝遷此建村。取盼望安居樂業享太平之意,沿稱太平莊。
車腳山 位於潘家莊西南7公里,南為塢西,西鄰太平莊,北有小漢峪。344戶,1189戶,1189人。設車腳山村民委員會。
明代末期,稱車腳山。傳說,因章靈丘出了位“皇帝”,前來送禮保駕的大車經過魚山時,軋出了兩道車腳印而得名。俗稱車角山。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車角山”,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車角山”。當時,山北坡“胡本庄”遭瘟疫,村民病亡者甚多,韓氏諸戶便遷居建村。以後沿稱車腳山。
有蘭峪 位於潘家莊以南4.5公里,東鄰伙路,南為河東,西北有港溝。493戶,1675人。設有蘭峪村民委員會。村有明萬曆十一年(1583)修建的石刻張公塔。
明代,曾名牛欄峪。因住戶在山峪處建有供圈牛用的牛欄,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牛欄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牛欄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牛欄峪”。以後,因村內鬧紅頭蒼蠅,死於瘟疫的人很多,故村民嫌“牛欄”不吉祥而取其諧音為“有蘭”,寓意山峪中有蘭,沿稱有蘭峪。
伙路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東鄰高家窪,西為有蘭峪,北有色峪。225戶,796人。設伙路村民委員會。村東有淌豆寺遺址。
相傳在明代,稱過路莊。王氏最早遷居建村。因附近村民經常結隊合夥到南山謀生,路過此處,故名,亦稱火爐。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火路”,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火爐”,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火爐”。以後沿稱伙路。
高家窪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東鄰蟠龍,西為伙路,北有章錦。79戶,288人。設高家窪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曾名回龍莊。張、桑二氏最早遷此建村。因此處東西兩面地勢較高,中間低洼,故改稱高家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高家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高家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高家窪”。
蟠龍 位於潘家莊東南5公里,南為冶河,西鄰高家窪,北有神武。210戶,766人。設蟠龍村民委員會。村東南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代古洞窟東龍洞佛隱寺和蟠龍山森林公園。
約在元末明初,稱扒頭山村。據村碑記載,系以山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神武路:耙頭山”,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頭山”,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扒頭山”。到1956年,因地處蟠龍山並有“蟠龍”的傳說,而改稱蟠龍山村。以後沿稱蟠龍。
塢西 位於潘家莊西南8公里,東鄰塢東,南為郭家莊,北有車腳夫山。360戶,1350人。設塢西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西塢,亦稱西務莊。傅、郭二氏早居。據《傅氏家譜》記載:傅氏祖籍直隸棗強,明洪武年間(1368-1644)先遷至章丘縣黃土崖,後又遷此。西塢是原塢西、塢東的總稱。當地有“西誤、東誤,都耽誤了”的傳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西務”,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西務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西塢”。以後,因其地勢四而高,中間凹,村中有一條大道將村分為兩處,此處位西,故沿稱塢西。
塢東 位於潘家莊西南7.5公里,東為河西,西鄰塢西,北有車腳山。303戶,1109人。設塢東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塢西同。此處位東,沿稱塢東。
河西 位於潘家莊以南6.75公里,東鄰河東,南為兩河,西為塢東。523戶,1791人。設河西村民委員會。農曆三、八日逢集。
明代,稱東務,曾名東梧,亦稱東廡。胡氏最早遷居於此。東務、東廡這兩個村名的含義不祥。“東梧”大概是因為當地有鳳凰非梧桐樹不棲的傳說而得名的。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東務”,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泉三:東務(三、八日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東廡(三、八日集)”。後以村中龍鬚河為界,分為河西、河東兩個村。此處位西,故沿稱河西。
河東 位於潘家莊以南6.75公里,南為雞山坡,西鄰河西,北為有蘭峪。533戶,1704人。設河東村民委員會。有明代關帝廟。
明代,聶氏早於此。村名來歷及沿革與河西同。地處位東,沿稱河東。
治河 位於潘家莊東南7公里,南為寨而頭,西為河東,北鄰東龍洞佛隱寺和蟠龍。404戶,1393人。設冶河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野河莊。司、花(萊蕪)二氏最早遷此建村。因一條野河從村中穿過而得名。村中明萬曆年間(1573-1620)土地碑文記載的村名就是野河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野河”,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野河”。以後,村民嫌“野”字不雅,冶、野又同音,沿稱冶河。
郭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9公里,南為黑龍峪,北為塢,東鄰亓家莊。387戶,1101人。設郭家莊村民委員會。村西南朱鳳山上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朝時期的鄉義寺。建有朱鳳山旅遊風景區。
明代,郭氏最早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郭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郭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郭家莊”。
亓家莊 位於潘家莊西南9.25公里,東為兩河,西鄰郭家莊,東南龍莊峪。66戶,224人。屬郭家莊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末清初年間,亓氏最早行破壞性建村。以姓氏得名亓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東廡鄉南保全三:亓家莊”的記載。
龍莊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9.5公里,東南為燕棚窩,西南為黑龍峪,西北鄰亓家莊。79戶,316人。屬郭家莊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代末期,稱龍爪峪。高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居於此。因建村于山腰處,有五條山樑處,有五條山樑形似龍爪而得名。建國後,沿稱龍莊峪。
兩河 位於潘家莊以南7公里,東依雞山寨鄰雞山坡,南為燕棚窩,北為河西。229戶,827人。設兩河村民委員會。
明代,稱兩河莊。劉氏最早遷此建村。村西南山石樑下有一山泉常年流水不斷,雨季時山峪洪水成河,與另一條河水匯流於村頭,故名兩河。村東北聖水寺內的明正德年間碑文中就有“兩河莊”之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兩河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保泉三:兩河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兩河”。以後沿稱兩河。
燕棚窩 位於潘家莊以南10公里,南有燕棚水庫,北鄰兩河。668戶,2369人。設燕棚窩村民委員會。
約在元末明初,稱燕鵬窩,亦名岩棚窩,俗稱鸞鵬霧。楊氏最早遷此建村。相傳,因地處山峪,以燕鳥飛禽之多而得名。後來沿稱燕棚窩。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燕鵬窩”,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燕鵬窩”,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燕棚窩”。
雞山坡 位於潘家莊以南9公里,東為馬家莊,西鄰兩河,北為河東。375戶,1170人。設雞山坡村民委員會。
清代,趙氏最早遷此定居。因建村於雞山寨山坡下,故沿稱雞山坡。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雞山坡”,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雞山坡”。
朱家 位於潘家莊以南9.25公里,東為寨而頭,西為燕棚窩,北鄰雞山坡。16戶,56人。屬雞山坡村民委員會。
約在清代,朱氏最早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馬家莊 位於潘家莊以南8.5公里,東為寨而頭,南依黃寨,西鄰雞山坡。364戶,1165人。設馬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馬、盧、龐諸氏最早遷此建村,以馬姓衣較多而得名馬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馬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馬家莊”。
寨而頭 位於潘家莊東南9.5公里,東依瓦屋脊,南為里子,西鄰馬家莊。168戶,591人。設寨而頭村民委員會。
明工,稱寨而東頭村,亦稱賽而頭。許,陳二氏最早遷此定居,因建村於黃寨山之東而得名。以後沿稱寨而頭。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賽而頭”,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賽兒頭”。
黑龍峪 位於潘家莊西南11公里,東為燕棚窩,南依黑龍寨,北為郭家莊。184戶,616人。設黑龍峪村民委員會。
明代,倪、羅二氏最早在此定居。據《王氏家譜》記載:王氏在明天啟年間(1621-1627),由王家樓也遷居於此。因建村在黑龍寨山峪處,沿稱黑龍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黑龍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黑龍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黑龍峪”。
豬耳頂 位於潘家莊西南11.75公里,東北鄰黑龍峪,南依豬耳頂山,機場公路東側。14戶,48人。屬黑龍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王氏由黑龍峪遷居於此。因建村在豬耳頂山頂上,沿稱豬耳頂。
里子 位於潘家莊東南10.5公里,西鄰長海套,北為寨而頭。41戶,171人。設里子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李子村。李、柳最早遷此建村。相傳,一是因村南有一片李子樹林而得名;二是因地處里子溝而得名。以後沿稱里子。
長海窟 位於潘家莊東南10公里,東鄰里子,西北馬家莊,東北為寨而頭。33戶,62人。屬里子村民委員會。
清代,宋氏最早遷居於此,住戶逐增建村。相傳,引處原為一片海岔子(曾發現船台遺址、魚船等物),故沿稱長海套。
桃科 位於潘家莊以南12.5公里,東鄰南溝,東南依桃花嶺,北為燕棚窩。289戶,1023人。設桃科村民委員會。桃花嶺上有古建築桃花嶺太山行宮遺址。
相傳在元末明初,當地遭瘟疫,住戶(曹氏最早遷此)多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地處桃花嶺,桃樹林子滿山坡,故沿稱桃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質保泉三:桃科”,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桃科”。
石廟 位於潘家莊以南11.5公里,東依黃寨,南為南溝,西南鄰桃科。400戶,1398人。設石廟村民委員會。
明初,稱石廟莊。陳氏早居在此。又有住戶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建村。因此處建有仙人橋和兩座石頭廟則得名。以後沿稱石廟。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石廟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石廟”。
蘆芽嶺 位於潘家莊以南12公里,南鄰南溝,西北為石廟。82戶,292人。設蘆南村民委員會。
明代,姚氏最早遷居建村。傳說,曾有位蘆芽真人,在村東北一山洞內修煉成仙。故沿稱蘆芽嶺。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蘆芽嶺”,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蘆芽嶺”。
南溝 位於潘家莊以南12公里,東依香爐石頂,南依雲台山,西為桃科,北鄰蘆芽嶺。74戶,230人。屬蘆南村民委員會。村同雲台山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雲台寺。
明代,賈氏最早遷此建村。因地處蘆芽嶺南峪,故沿稱南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