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自由貨量

定義

港口自由貨量是在研究港口與其經濟腹地間的物流運輸關係時產生的。如果對於某一特定區域經濟腹地所產生的需經港口運輸的貨物而言,同時有條件相近的幾個港口可做選擇,那么此部分貨物的數量就可以被稱為港口自由貨量。最初見於大連海事大學劉斌教授2007年《營口港物流成本研究報告》一文中,文中主要是對東北地區的港口自由貨量做了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口自由貨量
  • 時間:2007年
  • 記載:《營口港物流成本研究報告》
  • 性質:交叉經濟腹地
具體解釋,舉例介紹,

具體解釋

如果幾個港口幾乎擁有著共同的廣義經濟腹地,也就是交叉經濟腹地,哪么這一特殊形態的存在就使得該經濟腹地的港口物流存量中出現了一部分流通性很強走向不定的貨量—即港口自由貨量。“港口自由貨量”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它是一個數量,第二,港口自由貨量還具有“流”的內涵,它指代處於流通中各個不同環節的貨物,指一種走向不確定的貨物流。

舉例介紹

以東北地區為例,承擔東北地區貨物進出口任務的港口主要有4個,即營口、大連、錦州、丹東,從巨觀上看,他們各自具有由於地緣位置的天然性、行政區劃的強制性而自然形成的相對比較穩固的獨立經濟腹地(通常就是指港口所在地的貨源),同時,也共同擁有著東北地區這一廣袤、重工業發達的交叉經濟腹地,而該交叉腹地所能提供的巨大的物流量,為每個港口的發展都提供了很大的潛在空間,但各港口對該部分貨源的爭奪也是非常激烈的。然而,該部分貨物在港口與腹地間流通時,選擇哪個港口為其出海口,在成本上實際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由於種種因素這一情況並未引起貨主的足夠重視,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以期得到一個較優結果。
相對上述“獨立經濟腹地”所產生的,具有確定流向的貨量,港口自由貨量在經濟成本和人為因素的雙重驅動下,其流動是自由的,流向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提出“港口自由貨量”這一概念並通過將港口自由貨量分別從東北地區幾個主要港口進出的物流成本進行對比,確定如何降低企業及社會的綜合成本,為東北地區的企業及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