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

《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吳松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松弟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當前中國區域經濟高速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重新更深入地理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成長和空間格局演化理論,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之一。1842-1949年第一次全球化時代的近代中國,在開放市場條件下形成的經濟格局,為我國經濟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素材。本課題綜合經濟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經濟學的理論與模型建構和歷史地理學的歷史資料分析三家之長,以港口-腹地為視角,首先復原近代中國的港口腹地範圍即港口空間格局,接下來從近代中國區域產業經濟集聚與擴散,以及區域空間結構演變這兩個層面展開研究,重新定量評估近代中國的產業發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區域差異,揭示中國沿海、沿江主要經濟區的形成過程和區域經濟成長的機制,在此基礎上描繪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與演進。最後,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著力尋求在區域經濟成長模型和港口區域空間演化模型的建構上實現新的突破。

結題摘要

我國當前的經濟地理格局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尤其是在近年來區域經濟高速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從我國的國情與長期歷史的角度出發,重新更深入地理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成長事實和空間格局演化進程及其理論,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實證與理論問題之一。1842-1949年第一次全球化時代的近代中國,在市場開放條件下所形成的經濟地理格局,為我國經濟地理學的實證與理論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素材。 結合已有的研究基礎與數據積累,尤其是近代舊海關文獻數據與地方經濟調查統計,本課題首先從港口—腹地與產業分布的兩個層面,探討第一次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與演化過程,初步提煉了通用型的港口—區域空間結構演化模式。其次,通過關注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來度量近代中國經濟的成長;通過估算近代中國經濟成長的區域過程,來觀察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形成的歷史背景、演變方向與趨勢;港口—腹地與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脈絡,尤其是區域性的人口流動集聚與城鎮體系;三次產業(尤其是第三第二產業部分)的發展、地域差異與近代中國經濟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國的經濟成長過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以及其中的演進機制。 課題綜合運用歷史地理學的歷史資料分析、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和數據處理、經濟學的理論與數理模式,以港口-腹地為視角與切入點,首先復原了近代中國的港口腹地範圍,即港口空間格局,獲得一份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概貌;接下來從近代中國區域的各類產業經濟的集聚與擴散,以及區域空間結構演變這兩個層面展開研究,重新定量評估了近代中國的產業發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區域差異,揭示中國沿海、沿江各主要經濟區的形成過程和區域經濟成長的機制,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描繪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與演化。最後,在以上實證研究的基礎上,著力尋求在區域經濟成長模式和港口區域空間演化模式。課題首次比較系統地採用舊海關與地方調查數據,相對完整地理解與呈現了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演化,並初步揭示了其中的邏輯關係,彌補了中國經濟地理研究近代時段的缺失,有助於構成一份完整的中國經濟地理研究譜系,為當下我國經濟轉型期的區域經濟成長、區域一體化進程以及區域經濟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份比較細緻完整的可資借鑑的歷史經驗與演化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