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活動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活動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活動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尚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活動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尚雪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全球變暖可能引發的極端環境事件給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挑戰,準確評估未來氣候變化影響以及人類適應意義重大。從關鍵區域入手,選擇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相似型時段開展早期人類活動及適應研究成為重要的突破口,而農業起源提供了先民成功適應氣候環境變化的重要例證。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文化持續而繁榮、考古遺存豐富,是早期農業活動特徵及適應研究的理想地區。本課題擬選取渭河流域天水盆地、關中盆地與渭北旱塬三個不同地理單元,通過植物指標記錄(種子、植矽體、花粉、炭屑等)研究,結合高精度AMS14C測年,建立全新世農業活動年代框架,揭示渭河流域不同地貌單元早期農業活動的特徵、方式及發展過程,通過高解析度氣候變化記錄分析,確定氣候突變事件的起迄時間與特徵,揭示早期農業活動對氣候環境變化的適應方式與策略,為預測和評估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人類適應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近年來,在基金委的資助下,項目負責人尚雪博士帶領項目組成員開展渭河流域全新世農業活動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回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目標。主要成果包括:(1)重建黃土高原南部、中部、北部等不同地貌單元仰韶晚期至晚商時期的農業活動特徵,結果顯示南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早期以粟黍作物為主,晚期出現了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其中粟類作物的比重一直較高,北部表現出較為單一的粟黍農作物類型,且長期已黍類作物為主,說明黃土高原地區早期農業活動存在“南部模式”和“北部模式”,同時粟黍比與年降水量成正相關的現象,說明先民通過調整作物類型以及作物組合來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2)對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陝西渭南白水河流域7處遺址與嵩山南麓4處遺址出土的粟、黍、水稻、大豆以及相關動物骨骼樣品的C、N穩定同位素進行分析,粟、黍、水稻的δ15N值明顯高於自然植被,排除乾旱等提高植物δ15N值的因素,作物較高的δ15N值應當來自人工施肥,說明中原地區早在距今5500年前就開始穩定且長期的使用施肥等農田管理技術;(3)為更好地理解作物加工過程中蕎麥花粉的散布過程及其對花粉雨的貢獻,並為解讀考古遺址中蕎麥花粉的來源及意義提供幫助,我們選擇在現代村落進行蕎麥作物傳統加工的模擬實驗,收集空氣花粉並統計分析。研究表明蕎麥作物花粉在居民生活區的散布與人類加工行為息息相關,其中打穀和過篩的階段花粉釋放量最大。蕎麥作物加工過程花粉再次散布和埋藏是文化層中農作物花粉濃度比例顯著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僅可以指示人類種植和加工行為, 也對辨識考古遺址中農作物加工場地,評估農業活動的強度和影響等提供依據;(4)本項目嘗試採用壓點法對現代粟粒的植矽體進行了統計取得了很理想的結果,為植矽體的科學統計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