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峪位於甘谷縣最東端,距甘谷縣城12公里,是有名的狀元村。在人均僅有的5分耕地中,山地占到了70%,生存條件之嚴酷自不待言,但這裡尊師重教卻蔚然成風。 在渭水峪村,隨便走進10戶農家,至少5戶有大學生,一家考上兩個三個大學生的家庭,已達30多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水峪
- 距甘谷縣城:12公里
- 人均耕地:人均僅有的5分耕地中
- 戶均大學生:0.7名大學生
自然資源,歷史沿革,民俗文化,經濟發展,教育狀況,評價,
自然資源
走進狀元村
史載
--------------------------------------------------------------------------------
奔騰不息的渭河,日夜東流,當它徐徐流入甘谷最東端的峽口時,眾山環繞,景色宜人。
河北岸,依山傍水的渭水峪村拾級而上。小村莊雖不起眼,卻因人才輩出,教育發達而馳名隴上。歷代名人有翰林田樹楨、庶吉士田梓清、御使鄧紹賢、黃埔軍官田志霄等傑出的代表。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先後有507名莘莘學子考入了全國各知名學府,戶均達到了0.7名大學生,成為聞名遐邇的高考狀元村。季春時節,筆者來到這裡。
歷史沿革
在渭水峪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也動搖不了供孩子上學的決心和信心。凡是供子女上大學的家庭,幾乎家家走過了一條異常艱難的道路,村民頡淑敏與當教師已退休的丈夫田龍成5個子女全部考上了大學,可謂“五子登科”,談起孩子上學的情況,頡淑敏顯得十分激動,孩子都上學,丈夫雖拿著一分薪水,但根本入不敷出,每到娃上學,一家人千方百計,到處籌款借債。
民俗文化
全村目前有102名大學生,求學在全國各大專院校,有986名學生正在上中學、國小,總計年需支出學習費用180餘萬元,而全村總收入僅330餘萬元,農民收入的56%用於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渭水峪人做了生動的實踐。
經濟發展
在渭水峪採訪期間,我們一直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渭水峪能在這一方水土上一枝獨秀?渭水峪村黨支部書記張效喜和現已退休在家的田龍成老師,談了他們的共同看法:一是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由來已久,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該村衡量一個家庭文明,富裕的標誌仍然是家中是否有大學生,有無名牌大學生。尤其在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談論最為激烈,使村中出現一個比學趕的良好風氣。村中有一農戶,3個孩子全部聾啞。但家長還是讓3個孩子全部上了學。二是黨的政策好,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渭水峪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教師苦教,家長苦抓,學生苦學,全村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視教育的濃厚氛圍。三是有一個情系教育,團結奮進的村黨支部、村委會。渭水峪國小建校已有80年歷史,危房較多。今年3月,村黨支部、村委會多方籌集資金,蓋起了一幢3層12個教室6間教師宿舍的教學大樓,徹底改善了辦學條件,在籌資過程中,村上所有幹部都捐了款,村民張正文一人捐物價值14400元。
教育狀況
奔騰不息的渭河,日夜東流,當它徐徐流入甘谷最東端的峽口時,只見這裡眾山環繞,景色宜人。這裡有一個著名的小山村——渭水峪村。小村莊雖不起眼,卻因人才輩出,教育發達而馳名隴上。在歷代先賢中,渭水峪名流可謂史不絕書,清代翰林田樹楨、庶吉士田梓清、御使鄧紹賢,黃埔二十六期軍官田志霄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先後有507名莘莘學子考入了全國各知名學府,戶均達到了0.7名大學生,成為聞名遐邇的高考狀元村。
渭水峪山多川少,在人均僅有的5分耕地中,山地占到70%,生存條件之嚴酷自不待言。但這裡尊師重教卻蔚然成風,文化大革命前,村上已有30餘人畢業於高等學府,恢復高考後,這裡學生如魚得水,一個個成為天之驕子,走進了令人神往的高校殿堂。在渭水峪村,隨便走進10戶農家,至少有5戶有大學生,孩子全部考入大學或考上兩個三個大學生的家庭,已達30多戶。在渭水峪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也動搖不了供孩子上學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來到了村民李滔滔家,1990年她久病的丈夫去世,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她暗下決心,把供三個孩子上大學,作為對丈夫最好的懷念。看到母親整天勞累、身心交瘁,懂事的孩子們個個學習勤奮,成績名列前茅。1994年長女田亞珍考入了甘肅水利學校,緊接著第二年長子田亞強考入了甘肅建築工程學院。2002年小兒子田小龍考入西南交大,接到孩子的錄取通知書後,她百感交集,但小龍近5萬元的學習費用讓她犯了愁,這時哥哥和姐姐聞訊寄來了小弟的學費。
評價
在渭水峪採訪期間,我們苦苦思索這樣一個難解的謎,那就是為什麼渭水峪能出這么多人才?渭水峪村黨支部書記張孝喜說,一是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由來已久,二是黨的政策好,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條件得到改善,為培養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