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石臼坨島位於河北樂亭縣西南部渤海灣中的石臼坨是華北第一大島,以其獨有的自然生態風貌聲譽鵲起,引起越來越多的旅遊專家及遊客垂青,2002年初,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渤海灣石臼坨島
- 外文名稱:Bohai bay Shi Jiutuo island
- 地理位置:河北樂亭縣西南部渤海灣中
- 占地面積:2.34平方公里
名字由來,地理環境,人文歷史,自然氣候,
名字由來
石臼坨,原名十九坨,據樂亭縣誌載,“唐太宗東征經此,駐蹕十九日,故名十九坨”。縣誌又記,“環坨沙阜隆起,中凹似石臼,又名石臼坨”(註:當地現又稱菩提島)。
石臼坨島面積2.34平方公里,旅遊資源豐富,景觀獨特,氣候宜人,是遊客進行自然生態之旅的良好去處。
地理環境
島上草木叢生,人跡罕至,遊人登臨,有洪荒、孤野之感.島上植被豐富,覆蓋率達98%。植被群落複雜多樣,有包括北方罕見的菩堤樹、小葉朴、木絲棉等168種植物,奇花異草隨處可見。自然環境呈原始狀態,島北部多為草灘、灌木,南部樹木繁茂,遊人穿行其中,可以領略純自然風光。島上草木茂盛,灘涂廣闊,鹹淡水及食物豐富,具有鳥類生存的良好條件,目前島上共發現鳥類19目、56科、408種,成為名副其實的“鳥島”。島上有候鳥379種,留鳥29種。國家一類保護鳥類12種,二類保護鳥類49種。世界上存量極少的黑嘴鷗、半蹼鷸、細嘴濱鷸等珍稀鳥類也在此常見。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鳥類愛好者、保護者在島上駐足。
石臼坨是潮流和風力作用而形成的蝕余性島嶼,海島特色明顯。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1公里,為華北第一大島。島上無山石,多沙丘,沙灘體育活動深受遊客喜愛。
石臼坨島東南有狀似弦月的月島,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觀賞到“三日(月)同輝”的奇景,即在天空、海中和低平潮灘上三個太陽(月亮)爭輝。
人文歷史
石臼坨有建於明代的“朝陽庵”和建於清代的省級文保單位“潮音寺”。前者現僅存殘碑及石礫。後者存有後殿5間,內有佛像及雕刻的五百羅漢。前廊石柱有精緻的石雕及楹聯數副,內有一聯云:“孤嶼千年,到此西方開樂國;一燈萬里,從今東法接寰瀛。”可見當時佛事的鼎盛。
石臼坨島還有晨靄蜃氣、香氣繚繞、掘地湧泉、神秘聲音、神秘幽火、神秘圓圈等自然勝景。潮音寺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氣候
石臼坨的獨特自然風光,有前人贊曰:風帆沙島,結人世之奇緣;雲影波光,開天然之畫本。
石臼坨為暖溫帶濱海半濕潤氣候。夏無酷熱,七月平均氣溫24.2℃,比秦皇島還低,極宜避暑度假。游石臼坨島有遊船和快艇接送。島上客房建在叢林中,前臨大海,波濤相聞。島上娛樂項目豐富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