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盆地油氣運移

渤海灣盆地油氣運移

《渤海灣盆地油氣運移》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永安。本書基於渤海油田豐富的地質、沉積、鑽井、化驗和地震資料,結合油氣運聚模擬實驗,系統總結研究了過去數十年淺層勘探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提出了渤海灣盆地淺層“源外”成藏的“匯聚脊”油氣運移理論和控藏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渤海灣盆地油氣運移
  • 作者:薛永安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760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渤海油田豐富的地質、沉積、鑽井、化驗和地震資料,結合油氣運聚模擬實驗,系統總結研究了過去數十年淺層勘探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提出了渤海灣盆地淺層“源外”成藏的“匯聚脊”油氣運移理論和控藏模式,解釋了多年來渤海海域成功與失敗的鑽探結果,回答了渤海灣盆地淺層成藏*為關鍵的油氣運移問題,近十年來指導發現了墾利6-1、渤中34-9、渤中36-1、渤中29-6和曹妃甸12-6、渤中8-4等一大批淺層高產優質大中型油田,為渤海油田上產4000×104t奠定了儲量基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1
1.1渤海灣盆地發育簡史3
1.1.1渤海灣盆地基底構造演化3
1.1.2新生代構造沉積演化5
1.2渤海灣盆地主要勘探層系及成藏特徵8
1.2.1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概況8
1.2.2潛山油氣成藏特徵9
1.2.3古近系油氣成藏特徵12
1.2.4新近系油氣成藏特徵15
1.3渤海海域淺層勘探簡史17
1.3.1以潛山、古近係為主,新近係為輔的起始勘探階段(1966~1994年)17
1.3.2以凸起區及陡坡帶為主的勘探階段(1995~2010年)18
1.3.3以凹陷區複雜斷裂帶為主的勘探階段(2011年至今)19
第二章匯聚脊控藏機理21
2.1概念與類型23
2.1.1概念提出23
2.1.2類型劃分24
2.2匯聚油氣機理26
2.2.1匯聚通道26
2.2.2匯聚樣式32
2.2.3匯聚脊匯聚油氣機理34
2.3匯聚脊控制淺層油氣富集模式38
2.3.1凸起型匯聚脊接力式油氣運移模式38
2.3.2陡坡砂體型匯聚脊“中轉站”式油氣運移模式39
2.3.3凹中隆起型匯聚脊貫穿式油氣運移模式39
2.3.4匯聚脊不發育區的淺層油氣貧化模式41
第三章匯聚脊控油氣運聚模擬實驗45
3.1匯聚脊控油氣運聚物理模擬47
3.1.1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47
3.1.2凸起區油氣運聚成藏物理模擬51
3.1.3陡坡帶油氣運聚成藏物理模擬54
3.1.4斜坡區油氣運聚成藏物理模擬58
3.1.5凸起-陡坡帶運聚成藏物理模擬62
3.1.6實驗小結64
3.2匯聚脊控制的油氣運移數值模擬65
3.2.1斜坡帶到凸起區油氣運聚數值模擬65
3.2.2凹陷區油氣運聚數值模擬70
3.2.3數值模擬小結73
第四章匯聚脊對渤海海域淺層油氣成藏的控制作用75
4.1高凸起強力匯聚作用與淺層成藏77
4.1.1匯聚脊成因及演化77
4.1.2匯聚脊匯烴能力83
4.1.3淺層油氣聚集特徵87
4.2凹中隆中強匯聚作用與淺層成藏95
4.2.1匯聚脊成因及演化96
4.2.2匯聚脊匯烴能力104
4.2.3淺層油氣聚集特徵109
4.3陡坡砂體匯聚作用與淺層成藏116
4.3.1匯聚脊成因及演化116
4.3.2匯聚脊匯烴能力118
4.3.3淺層油氣聚集特徵122
4.4斜坡帶“匯-聚”耦合與淺層成藏126
4.4.1無匯聚脊與淺層油氣貧化127
4.4.2隱伏匯聚脊作用與淺層成藏129
4.4.3淺層油氣聚集特徵133
4.5凹陷區淺層成藏138
第五章勘探實例141
5.1渤南低凸起蓬萊19-3油田143
5.1.1勘探歷程143
5.1.2匯聚脊特徵145
5.1.3油藏特徵148
5.2黃河口凹陷渤中28-34油田152
5.2.1勘探歷程152
5.2.2匯聚脊特徵154
5.2.3油藏特徵156
5.3渤中凹陷西部曹妃甸12-6/渤中8-4油田158
5.3.1勘探歷程159
5.3.2匯聚脊特徵160
5.3.3油藏特徵162
5.4黃河口凹陷渤中25-1南油田166
5.4.1勘探歷程166
5.4.2匯聚脊特徵168
5.4.3油藏特徵171
5.5萊北低凸起墾利6-1油田172
5.5.1勘探歷程172
5.5.2匯聚脊特徵174
5.5.3油藏特徵177
參考文獻1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