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故事》以40年前鄧州30多萬人民風餐露宿、奮戰4年率先開挖中線引水渠、總乾渠、興建中線“水龍頭”—陶岔渠首為故事背景,與今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以南總乾渠充水試驗相互輝映,再現渠首精神。
“如果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出長劇,那么是英雄的鄧縣人民於45年前率先拉開了序幕;如果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條長龍,那么是英雄的鄧縣人民於45年前率先雄起了龍首。”開機儀式上,鄧縣(今鄧州市)引丹工程指揮部第二任指揮長曹嘉信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據了解,1969年,鄧縣人民回響毛主席南水北調的號召開赴陶岔渠首,奏響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樂章。其間,141人獻出寶貴生命、2283人負傷致殘,開挖土方以1立方米堆起可以繞地球赤道1圈半,修建完成了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讚譽的“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的陶岔渠首。
鄧州人民不僅修建完成陶岔渠首(現處淅川境內),而且還“擠”出數萬畝良田、興建31個移民社區(村),前後接納淅川縣6萬移民。同時,為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生態健康,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鄧州還關停大量工礦企業、拒絕諸多投資項目,作出巨大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渠首故事
- 外文名:QUSHOUGUSHI
- 出品時間:2014年10月
- 出品公司:河南(中國)影視藝術中心
- 發行公司:河南(中國)影視藝術中心
- 製片地區:中國河南省鄧州市
- 製片成本:800萬
- 拍攝地點:鄧州市張溝水庫
- 拍攝日期:2014年7月
- 類型:勵志
- 片長:100分鐘
- 上映時間:2014年10月
- 分級:A級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渠首故事》以40年前鄧州30多萬人民風餐露宿、奮戰4年率先開挖中線引水渠、總乾渠、興建中線“水龍頭”—陶岔渠首為故事背景,與今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以南總乾渠充水試驗相互輝映,再現渠首精神。
“如果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出長劇,那么是英雄的鄧縣人民於45年前率先拉開了序幕;如果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一條長龍,那么是英雄的鄧縣人民於45年前率先雄起了龍首。”開機儀式上,鄧縣(今鄧州市)引丹工程指揮部第二任指揮長曹嘉信回憶往事,不勝感慨。
據了解,1969年,鄧縣人民回響毛主席南水北調的號召開赴陶岔渠首,奏響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樂章。其間,141人獻出寶貴生命、2283人負傷致殘,開挖土方以1立方米堆起可以繞地球赤道1圈半,修建完成了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讚譽的“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的陶岔渠首。
鄧州人民不僅修建完成陶岔渠首(現處淅川境內),而且還“擠”出數萬畝良田、興建31個移民社區(村),前後接納淅川縣6萬移民。同時,為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生態健康,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鄧州還關停大量工礦企業、拒絕諸多投資項目,作出巨大犧牲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夕,以記錄鄧州人民為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建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為基本內容的大型數字電影紀錄片《渠首故事》,日前已拍攝製作完成。10月29日,該片首映式在拍攝地鄧州市舉行。
該片總製片人黃宏瑩說,談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工程的序曲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上演了;很少有人記得,曾經有近10萬鄧州民工歷時8年、犧牲140多人、傷殘2280多人,修建了南水北調中線引渠和渠首閘等浩大的工程。人們也許已經淡忘,鄧州人民騰出寶貴的土地,熱情地接納了6萬多庫區移民;人們也許已經忘記,為了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建設鄧州市割捨了兩個鄉。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更不能忘記鄧州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甘於犧牲、為國分憂”的渠首精神。正是為了還原歷史、弘揚渠首精神,河南(中國)影視藝術中心決定拍攝製作這部紀錄片,獻給偉大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並以此紀念為該工程做出奉獻和犧牲的人們。
據有關方面介紹,《渠首故事》以渠首精神為紅線貫穿起一個個場景、一個個人物、一個個故事,既有全景式宏大敘事,又有生動的細節呈現,主題宏大,故事動人,不但真實地再現了鄧州人民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所做出的歷史貢獻,而且通過真實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刻畫了鄧州人心憂天下、勇於擔當的高尚品格,是一部弘揚中原人文精神的主旋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