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先寫黃鶯啼叫,表明初春的美好,後借用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中詠早春的名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把如畫的春光美景生動地描繪出來。下片勸人盡賞春光,花盛開時要去欣賞,不要等到春天離開時落花紛亂夾雜著青苔,這時,春天已經失去了魅力。這首詞警示人們要把握青春時光。這首詞語言清新自然,又極其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春草初長時從遠近不同的空間距離上觀看而呈現的不同景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東坡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減字木蘭花1
鶯初解語2。最是一年春好處3。微雨如酥4。草色遙看近卻無5。
休辭6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7。莫待春回8。顛倒9紅英10間11綠苔。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五代人作《木蘭花令》,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雙調,仄韻。又有《偷聲木蘭花》,於第三第七句各減三字。《減字木蘭花》即就偷聲體第一、第五句再各減三字而成。
- 鶯初解語:黃鶯剛剛理解人語的時候。
- 最是一年春好處: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光。語出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最,猶正,恰。
- 酥:乳酪食品。這裡喻指滋潤萬物的雨水。
- 近卻無:近看什麼色彩見不到。“草色”句也出自前注韓詩。
- 休辭:不要推託。
- 花不看開人易老: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
- 莫待春回: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
- 顛倒:錯亂,混亂,紛亂。
- 紅英:落花。
- 間:夾雜著。
白話譯文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細雨濛濛,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看一片嫩綠,近看卻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辭去在這個季節醉倒,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否則將是落花紛亂地夾雜著綠苔而失去春的魅力。
創作背景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約作於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蘇軾時年28歲。這個時候,蘇軾以覃恩遷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過寶雞,重遊終南山。其弟蘇轍聞之,寄《聞子瞻重遊終南山》詩,蘇軾次韻,並作這首詞寄給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寫初春美好時光。開始一句“鶯初解語”點明初春的時令,第二句“最是一年春好處”點明初春地位。接著三、四句“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初春美景,通過初春細雨滋潤草根而轉青色而轉明麗這一細微變化,把如畫的春光美景生動地描繪出來。尤其是“草色遙看近卻無”,觀察得極為細緻,描寫得極為逼真。因為遠看剛剛返青的草芽,呈現青色;而近看草芽,則仍是黃色的了。這自然不是東坡的發現,早在唐代,韓愈就注意到了,並寫進他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去了。詩寫道:“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東坡點化運用韓詩的傳神之詞句,用進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貴,而又不露痕跡。
下片,勸人盡賞春光。“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是說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絕去看春花。如果不看春花,就意味著會失去花會給人的青春活力,意味著時光易逝,人走向衰老。這是最大的人生誤區。“人生易老天難老”。東坡的言辭中同樣也充滿了人生哲理。東坡曾說“人生何以易此樂,天下誰肯從我歸。”何不改為“人生何以易此樂,及時看花春常歸。”“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帶有醒世之意的恆言。不要等到春離開人間吧,否則,將是“紅英”紛亂地夾雜著“綠苔”而失去春的魅力。與蘇轍《聞子瞻重遊終南山》詩的開頭:“終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緣崖綠似苔。”形成呼應。
這首詞以鮮艷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初春有形世界的美妙畫圖。以景托情,向人們展現了盡享人生青春的無限風光。
名家點評
中原族史學術委員會秘書長謝鈞祥:“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把早春美提煉為藝術美,描繪出一種素淡的、若有若無的、極難描摹的色彩,給讀者以無盡的想像和美感趣味。”(《全宋詞佳句精編》)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曾任鳳翔府簽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宋孝宗時追諡文忠。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詞代表,並稱“蘇辛”。詩文合集有《蘇東坡集》,文集有《蘇軾文集》,詩集有《蘇軾詩集》,詞集有《東坡樂府》。《全宋詞》收其詞約350首。《全宋詞補輯》錄其詞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