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作》是宋代詞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詞。
該詞上片弔古傷今,抒發詞人心中的滄桑淒涼之慨,下片緊承上片的弔古之意,即景感懷,反覆詠嘆,強烈地抒發了其內心的失意、惆悵之情。全詞運用了渲染、烘托等手法,表現了作者貶謫途中去國懷鄉的鬱悶憂憤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作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山谷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黃庭堅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減字木蘭花1·登巫山縣樓作
襄王夢裡2,草綠煙深何處是? 宋玉台3頭,暮雨朝雲4幾許愁?
飛花漫漫,不管羈5人腸欲斷。春水茫茫,欲度南陵6更斷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等。此調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 襄王夢裡: 指楚襄王與神女夢中幽會之事。宋玉《高唐賦): “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息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日: ‘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郾薦枕席。’”
- 宋玉台: 指巫山縣城西北之楚陽台。
- 朝雨朝云: 指巫山神女。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 羈(jī)人: 離家在外之人。當時作者被貶謫蜀中。
- 南陵: 古縣名,在今安徽省東南部。這裡是泛指江南一帶。
白話譯文
我站在巫山縣城樓上眺望陽台故址,但見芳草萋萎,煙霧迷濠,當年楚襄王與巫山神女幽會的神秘夢境到底在哪裡?楚陽台遺址上仍然是暮雨朝雲,情景一如當年,但哪還有神女的影子?給人增添的不過是悽苦和悲涼。
落花到處飄零,讓人心生傷感,再加上羈旅在外,滿懷離愁,二者一齊湧上心頭。春水茫茫,上面似有愁雲籠罩,我想度過南陵,見此卻更感傷心斷腸。
創作背景
該詞是作者出蜀途徑巫山時所作。微宗即位,以新皇而下達了對於元祐黨人的款令。蘇軾、黃庭堅等都在放還之列。建中靖國元年(1101)正月,放逐在蜀中已近六年的黃庭堅從江安(今四,川江安縣)登舟,順長江下三峽出川。途經巫山,受到知縣的接待,稍作補給停留。該詞抒寫作者登巫山縣坡樓的觀望之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詞的上片以兩個何句作懷古:襄王在何處,宋玉已作古。詞以君王與文臣對舉,雖是說古事,卻不無現實的寓意。首同襄王。“草綠煙深”的氤氳氣象代表了政治的清明昌盛,而“何處是”即謂“是何處”,構句已表達了作者的疑問。更何況這“草綠煙深”。當襄王之時,也只是在“夢裡”。次間宋玉,將《高唐賦》中神女之句嵌入詞中,朝朝暮暮,飛雲行雨,又有何人賞識?“幾許愁”實形容愁多。在這巫山之地,想那神女之事,發麵為兩個問句,作者以歷史的思考面表達了對於政治清明昌盛、君臣遲契合作的疑惑與猶豫。
下片承“暮雨朝雲”面起,寫春天裡那漫天飛飛揚揚的花絮。就像人心裡瀰漫纏繞的愁緒,花絮點點,牽動著愁緒片片,每一點都叫人心痛腸斷,而這花絮卻不管不問。逕自在空中肆意飛舞。城樓下那茫茫的長江水。城對岸那高高的向南山,雖然指示著東去朝中的謁見,南歸鄉里的團圓,而“胃臣”的心裡卻充滿著悲傷與痛苦。黃庭堅已在遇救出川的路上,不會再有“斷腸”之愁。由上片的懷古感慨,引出雖然已經解除了禁個,但是也已經完全喪失了政治的熱情。六年的放逐留下了太深的傷痕,他正在考慮退身之事。人在朝廷,並不自由,更有無端的傷害與打擊。這是他已經獲赦面仍稱“羈臣”的緣故。 他在到達江陵之後,堅決上疏向朝廷辭絕京官面請求外任以養家餬口,是緣於這一路上的思考。
全詞以春天的景物連貫一體。將古今打通,抒寫了作者對於仕途的失望與感傷。
名家點評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所所長、研究員朱立春《宋詞鑑賞大典 第1卷》:該詞兩句一轉韻,流麗和諧,將古蹟現景和優美的神話傳說融於一體,意境淒迷朦朧,但抒情稍顯蒼白。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一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英宗治平年間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以修實錄不實得罪。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貶涪州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徙戎州(今四川宜賓),流寓四川六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始出峽東歸。有《山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