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山古道

渚山古道

渚山古道穿越渚山、筆架山和峨眉山三座山,全長約為7.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渚山古道
  • 地理位置:餘姚西部
渚山古道,從渚山公園大門口開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門一側的浮雕,這是一幅秦始皇東巡圖,刻著秦始皇第五次東巡的情景。對於這次東巡,《史記》上是這樣記載的:“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十一月臨浙江,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走200步左右,就可以到達轉彎處。由遠而近展現在眼前的是鐵路、西橫河水閘、渚山寺。繼續上行,不久就會出現一座寺廟——高廟,供奉著高廟娘娘,廟旁有一石碑,是清代所立,可見此廟歷史悠久。
渚山古道
渚山公園大門口
高廟附近,有一巨石,與大象的鼻子神似,被稱為“象鼻山”,還形成了一個石洞和一座天然石橋。這座橋高約三四米,被當地人稱為“奈何橋”。傳說,凡人到此攀崖過橋,可以感受生死交替,領悟人生如夢的真諦。不遠處有一片茶園,這片茶園叫“茗茶園”,園中有一座亭子,亭子旁有一個水潭,潭水冬暖夏涼,當地人稱它為“仰天溫”。相傳,這是高廟娘娘洗漱的專用水。沿著路標,越過象鼻山,往西北方向走一段路,就到了水石洞。洞中水沿石壁往下滴,匯成一泉。這汪泉水稱為“小天池”,終年不乾涸。
再前行百米,就到了筆架山。遠遠望去,只見山脊上有兩塊巨石對峙而立,高數十米,中間凹陷,就像筆架一樣。據說,當地因有此風水寶地而名宦、碩儒輩出,歷史上出過明代狀元韓應龍、禮部尚書陳漢章、名醫滑壽等人物,更有倪宗正邵晉涵等文儒大家曾在此流連。
過了筆架山,繼續往前走,峨眉山近在眼前。峨眉山海拔260米左右,是三座山中的最高峰,也是姚西地區的最高峰。從筆架山到峨眉山這段路是最陡峭的。沿路綁著紅線,估計是之前的登山者為防止後來者走錯路而做的標記。登上山頂,向北望是馬渚鎮的全貌,遠處是高樓林立的姚城;轉過身,向西望,是水光瀲灩的牟山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