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莆禧雙龍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寺宇建於元代神話之中。據傳,古時,
忠門半島莆禧鯉江之域有二條巨龍,一條為“清龍”居於前江,一條為“蟒龍”居於後江。兩龍經常互相嬉戲玩樂,興風作浪,禍害百姓,民憤極大。所在“土地神”對此很抱不平,聯名上疏啟奏天庭。玉帝獲悉,便派觀音菩薩下凡整治。觀音菩薩接旨後,化為一道者深入民間查問其事,證實百姓被“雙龍”害得民不聊生。便立即施出治龍法寶,將“清龍”處伏於東山,並裂皮暴脊,後人就把此山稱之為“
龍脊山”,今位於莆禧東門城隍廟後。山上有很很多似好龍珠的石質,甚為壯觀。又將“蟒龍”處伏於西山,並還鳳於原形,後人把此山稱之“
鳳山”,今位於西前的北側。山勢如鳳,山上樹木蒼鬱,花草扶疏,似如鳳凰展翅。所在民眾為了報答玉帝和觀音菩薩為民除害的恩德,就在東側“清龍”伏法的龍脊山下建造一座玉皇殿,取名為“太極殿”,奉祀玉帝。並在距太極殿後側不遠的地方建造一座“清龍寺”和在西側的鳳山麓建造一座“西鳳寺”(後改西龍寺),以奉侍觀音菩薩。
上述兩寺曾在歷史上興盛一時,後因朝代變換,幾經興廢。位於
莆禧 東門村的“清龍寺”毀於元末兵亂之中。據史志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有莆禧人林德隆為反抗官府暴政,在
黃石集合地方武裝成餘人攻入興化府,驅逐判官柳伯祥,自稱
興化路總管。但他據城不久,就與興化路同知陳從仁(惠安人)產生矛盾。兩人爭權奪利,互相殘殺。後來,陳從仁與分省右丞藏思丁合兵殺死林德隆。
林德隆長子林棋前往福州搬兵求援,次子林瑛前往泉州向阿迷里丁求援。阿迷里丁是位因鎮壓農民有功,而被元朝廷封為“義兵萬戶”的商人割據於泉州。阿迷里丁叫林瑛回興化集合武裝力量,連手合兵又殺了陳從仁。而後,林瑛居守
楓亭,並以莆禧“清龍寺”為兵部。
是年六月,陳從仁其弟陳同獲悉其兄被殺訊息後,立即率兵從
漳州回惠安塗嶺築寨,會合柳伯祥的弟弟柳伯順起兵攻打
楓亭直到莆禧。林瑛兵敗退至
吳山(今屬忠門)、下林(今屬笏石)築寨據守。陳柳乘勝追殺,直攻入吳山一帶,一路上任意殺人放火,民眾死傷不計其數,後占居興化城。
阿迷里丁部下扶信,得知林瑛被柳伯順擊敗的訊息後,由福州驅兵來莆田增援林瑛,攻入興化城。柳伯順敗逃永福(今永泰縣)。扶信據城自稱元帥,以林德隆長子林琪為總管。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割據泉州的阿迷里丁被部領阿巫那殺死。阿巫那統率了兵權,攻打莆仙兩縣。扶信棄城逃回福州。林琪退至莆禧,駐兵清龍寺。阿巫那部將博拜自
壺公山、
五侯山直搗平海、忠門莆禧半島,所到之處,殺掠殆盡,民眾死傷無數,屋宇寨堡盡毀。在阿巫那部將博拜的進迫下,林琪和柳伯順化敵為友,攜手合兵抗擊博拜,並於二月攻入興化城,抓住阿巫那部下哈散往莆禧殺掉。而後,在福建省參知政事陳友定的指揮下進軍泉州,七月擒住阿巫那。至此,長達十年的兵亂遂告平息。莆田人民在這次兵亂中被殺二萬多人,房屋被焚毀三萬二十多家。莆禧清龍寺即是在這次兵亂之中被毀的。遺址上僅存一支高1米多的“蓮花石柱”,於明洪武二十年建城時,被列入城內。歷代民眾都以這支蓮花柱作為觀音菩薩神祇予以奉祀。
重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所在民眾又從清龍寺遺址上發掘許多古石珠和四角形的地板磚等文物古蹟。199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所
羅炤先生及古文化建築專家一行,前往清龍寺遺址進行考察和研究。2001年有台胞林先生曾受祖先囑咐來莆禧尋找清龍寺。2002年至2003年,有鄉賢柯玉清、
陳金髮、梁金燁等人,在許多信眾的支持下,自籌資金,對上述被廢千年的古寺,在原址上進行復建。現已初具規模,恢復原貌,重現舊觀。整個寺宇建築保持宋元朝代風格,古樸典雅,雄偉壯觀。與周圍的城隍廟太極殿,文昌帝君廟等十多個廟宇和宮殿形成宗教集聚群,成為莆禧東、北門兩村民眾傳統文化活動的中心。
位於
西前村鳳山麓的“西龍寺”,建於元朝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原為“西鳳寺”。明洪武二十年
莆禧城始建後,改為“西龍寺”。現寺內古建主體保持宋元建築模式,歇山木石結構,占地面積數百平方米。寺院並排三殿,內祀釋伽牟尼佛、觀音大士、韋馱伽藍、十八羅漢、四官大帝和地藏王菩薩等神祇。寺南廳還祀有媽祖天后,是五十年代政府破除迷信時,西前和莆禧兩村的媽祖移居該寺。該寺在兵亂年代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1926年有曾金歌入寺為尼,重修寺院,法名如量師姑。1967年(文革間)寺院被毀,1976年又增建原北岸第一座“藏經閣”,整理和收藏經書等文物。後又再次修葺一新。新修築的寺周圍牆等等配套設施異彩奪目。寺前有座涼亭,與
莆禧八卦井景區相照映。寺內還存有兩塊明代抗倭英雄紀念碑,其中一塊是明代莆禧四境鄉民眾為紀念抗倭將領廖總兵所立的。廖總兵是今河南省
商水縣人。在
嘉靖年間,倭犯莆田最嚴重時,跟隨
戚繼光來莆抗倭,並任莆禧千戶所總兵。他多次率眾奮戰沙場,屢敗倭寇。敵人無奈,趁廖氏探母在家,設計夜襲。廖總兵揮刀跨馬衝出府第,不幸中計身陣亡,余將無一倖存。現“西龍寺”西側院前村的門兜山和馬鞍山上,還有廖總兵的府第遺址和墓址。1958年修水庫時,還從廖氏墓址中挖出一把“七星寶劍”,長2.8尺。此劍乃是明朝廷授予抗倭有功將領的榮譽寶劍,可見朝廷對廖總兵的信任程度。在
院前村的山頭頂還築有廖總兵抗倭寇的寨堡,三十米四方,均用石砌,如今寨址尚存。現該村有廖氏後裔170餘口,門上望聯是“汝南家聲大,院前世澤長”。此外,“西龍寺”內外還有很多文物古蹟有待繼續發掘和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