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根及果實。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效
根:理氣止痛,祛風活絡。果:補血養肝。
主治
根:用於急、慢性胃炎,胃潰瘍,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果:用於頭暈,心悸,視力減退。
相關配伍
1、胃痛:清香桂根洗淨,切成小段,嚼服;或曬乾研粉、水泛為丸,每服1.5g,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跌打損傷:清香桂鮮根一至二兩,水酒各半煎服。
3、水腫:清香桂根五錢,樹參一兩,水煎服。
4、胃痛:清香桂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末,每次五分,日服三次。
5、頭暈、心悸、視力減退:清香桂果三至五錢,水煎服。(2-5方出自《萬縣中草藥》)
用法用量
根、果9-15克;根研粉,每服1.5克。
採集加工
春、秋季采根;夏、秋采果,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米。根粗壯,多分枝,淺棕褐色。小枝綠色,幼時有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有短柄;葉片卵形、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3-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全緣,稍向外反卷,上面深綠色,具光澤,下面淡綠色,中脈在上面凸出,側脈不明顯。春季開白色或帶紅色小花,芳香,花單性同株,4-12朵排成腋生短總狀花序;雄花在花序上部,花萼4-6片,無花瓣,雄蕊與萼同數;雌花在花序基部,子房上位,2-3室,花柱短而稍彎曲。果近球形,核果狀,成熟時橙紅色或暗紅色。種子1-2粒。橢圓形,紫黑色,有棱。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灌木叢或闊葉林中。分布於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