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清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人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輝煌的雕塑藝術大多與宗教信仰相伴著度過了人類文明最漫長的那段歲月,甚至影響到今天。佛教的造像運動大約發生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二世紀間。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約在北魏間開始了民族化的進程,並很快形成了獨立的風格和模式,但經過歷史上幾次自上而下的毀佛滅法運動,已罕見大型銅像存世。佛教傳入藏區正是印度教興起時期,因此藏傳佛教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密宗特點:即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語,儀規和俗信為特點,造像則多採取寫實手法,力求真實再現他們生前的形象。這尊大威德金剛塑像就是代表性作品,大威德金剛,梵文叫閻曼德伽,藏語稱“吉多吉”,即畏怖金剛,東密和台密中為“五大明王”之一。其常見形象有單身和雙身之別,又分兩臂、四臂、十八臂、三十四臂等,尤以後者最複雜最恐怖。這尊大威德金剛像以形象造型喻佛理,如以九頭象徵大乘九經,裸體象徵破除二障佛性顯露,生動具體。站在這尊令人畏懼的金剛面前,人的心靈豈能不顫慄驚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像
  • 梵文:閻曼德伽
  • 藏語:吉多吉
  • 時代:清
人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輝煌的雕塑藝術大多與宗教信仰相伴著度過了人類文明最漫長的那段歲月,甚至影響到今天。佛教的造像運動大約發生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二世紀間。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約在北魏間開始了民族化的進程,並很快形成了獨立的風格和模式,但經過歷史上幾次自上而下的毀佛滅法運動,已罕見大型銅像存世。佛教傳入藏區正是印度教興起時期,因此藏傳佛教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密宗特點:即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語,儀規和俗信為特點,造像則多採取寫實手法,力求真實再現他們生前的形象。這尊大威德金剛塑像就是代表性作品,大威德金剛,梵文叫閻曼德伽,藏語稱“吉多吉”,即畏怖金剛,東密和台密中為“五大明王”之一。其常見形象有單身和雙身之別,又分兩臂、四臂、十八臂、三十四臂等,尤以後者最複雜最恐怖。這尊大威德金剛像以形象造型喻佛理,如以九頭象徵大乘九經,裸體象徵破除二障佛性顯露,生動具體。站在這尊令人畏懼的金剛面前,人的心靈豈能不顫慄驚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