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漆龍紋寶座

清金漆龍紋寶座

清金漆龍紋寶座是清代早期的寶座。

基本介紹

寶座通體髹金漆,五屏式座圍,靠背三扇,左右扶手各一扇,五扇的高度從背部中央到兩側扶手依次遞減。
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台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均透雕龍紋,靠背搭腦中間高兩側低,兩端作出垂雲紋翹頭。三扇背屏上安有橫棖,分3段嵌裝絛環板,上段及中段雕飾雲紋和龍紋,下段鎪出壼門亮腳。座面嵌裝硬板,座面下束腰上鏟地浮雕結子花。束腰上下有蓮紋托腮,窪堂肚牙子上滿地浮雕睚眥紋,四條腿作鼓腿膨牙狀,足端雕外翻的獅足,足下踩有厚碩的須彌底座,顯得端莊穩重。
此供座為奉先殿所用之物,是清宮中供奉於神位前的寶座。
這把“天下第一”的龍椅氣勢非凡,首先在於它高高在上的態勢,龍椅本身就形體高大,其又高踞在三面出陛(宮殿中的台階)的高台上,再結合太和殿外層層升起的崇高氣勢,有力地顯示出天子皇位的至尊無上!
其次是龍椅周身雕龍髹金,在裝飾上神聖化。寶座上部採用圈椅式椅背,下部承托以寬闊的“須彌座”式椅座和腳踏,設計均採用最尊貴的形式。十三條金龍分布盤繞於椅背上,其餘各部位又雕火珠紋、雲紋、卷草紋等,通體罩金箔並鑲紅藍寶石作裝飾,極顯其尊貴。
最後,龍椅後襯托以高達寬闊的雕龍髹金屏風,周邊對稱陳列掐絲琺瑯的太平有象、甪端、仙鶴以及香筒、香爐等禮器,更與前後左右六根貼金江山萬代升轉龍紋巨柱交相輝映,使整個大殿中央一派金碧輝煌。
然而,隨著大清王朝的衰亡,這把盡享尊榮的寶座也曾被丟棄淪落。1915年,夢想稱帝的袁世凱用一把中西式結合的高背大椅替換掉了原來的寶座。1959年,朱家溍先生根據舊照片在存放破舊家具的庫房重新找到了這把龍椅。1963-64年,故宮博物院集能工巧匠,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其修復完整,寶座才又在太和殿上放射出燦爛的光彩。
紫禁城中保存有各式各樣的寶座、屏風,工藝設計各有千秋,但太和殿上的寶座和屏風占據著紫禁城中最崇高尊嚴的位置,象徵著真龍天子才能登臨端坐的“大寶”,成為最受萬眾矚目的一套珍貴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