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黨錮

東漢後期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桓帝時,宦官當權,政治黑暗。受到宦官壓抑的官員,為挽救東漢王朝的統治,聯合太學生抨擊宦官集團,品評人物、裁量國政,從輿論上給宦官以巨大的政治壓力,時人稱之為“清議”。宦官遂誣告清議派領袖李膺陳蕃和諸生徒結為朋黨,誹謗朝廷。延熹八年(166年),桓帝下詔逮捕李膺等200餘人,並稱之為“黨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議黨錮
  • 時間:東漢後期
  • 人物:統治集團
  • 釋義:東漢後期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
後雖釋放,但禁錮終身,永不敘用。靈帝即為後,在宦官要挾下,殺陳蕃,旋又捕殺李膺杜密等百餘人,株連六七百人。靈帝熹平元年(172)年,又搜捕太學生和“黨人”千餘人。熹平四年(176年),竟下詔將“黨人”的父子、兄弟、門生故吏及五服之內的親族都免官禁錮。統治集團內部這次殘酷的政治鬥爭,直至黃巾大起義爆發才宣告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