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閣,位於山西省榆次城內南關,榆次老城中.榆次市人俗稱之為南閣,也名玉皇閣,觀音閣,是榆次市境內僅見的,也是晉中地區稀有的古代閣樓式建築傑作。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創造。 清虛閣,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緣建築的。這處建築,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顯示出既巍偉壯觀,又玲瓏別致的韻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虛閣
- 地理位置:山西省榆次城內南關
- 門票價格:60元
- 原名:立皇閣
概述,建築外觀,建築結構,清虛閣的傳說,
概述
清虛閣
清虛閣,始建成於明代成化五年(1469),由南泰山廟道人募緣而成。萬曆三十二年(1604),山西榆次縣令史記事更閣名為“清虛”,其後稱謂不變,當地人俗呼南閣。
建築外觀
清虛閣是晉中地區古閣樓中的傑作,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現為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虛閣三檐兩層,坐南朝北,四周無圍牆環抱 ,獨立街心中央 。整個樓體,全靠底部36根粗壯的木柱支撐。全部樓體用木結構互相拉結。底層,是拱斗八卦頂,中間 4根直徑為0.61門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閣頂,連線整個梁架。其餘,還有32根直徑為 0.35米的木柱支撐著閣樓全部重量。在頂端的一塊圓木板上,雕有兩條神氣活現的金龍。兩龍間,繫著一顆鮮紅的寶珠。殿頂,用黃綠色琉璃瓦覆蓋,兩條琉璃盤龍立於樓脊頂端,十分神氣。屋頂中央,還立有吉星。在樓閣的12個挑角上,掛有12個風鈴,清脆悅耳,聲逸數里。
閣系純木質結構,二層樓,三重檐,十字歇 清虛閣
位於榆次市城內南關,榆次市人俗稱之為南閣,也名玉皇閣,觀音閣,是榆次市境內僅見的,也是晉中地區稀有的古代閣樓式建築傑作。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創造。
清虛閣,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緣建築的。這處建築,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顯示出既巍偉壯觀,又玲瓏別致的韻味。
建築結構
清虛閣三檐兩層,坐南朝北,四周無圍牆環抱 ,獨立街心中央 。整個樓體,全靠底部36根粗壯的木柱支撐。全部樓體用木結構互相拉結。底層,是拱斗八卦頂,中間 4根直徑為0.61門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閣頂,連線整個梁架。其餘,還有32根直徑為 0.35米的木柱支撐著閣樓全部重量。在頂端的一塊圓木板上,雕有兩條神氣活現的金龍。兩龍間,繫著一顆鮮紅的寶珠。殿頂,用黃綠色琉璃瓦覆蓋,兩條琉璃盤龍立於樓脊頂端,十分神氣。屋頂中央,還立有吉星。在樓閣的12個挑角上,掛有12個風鈴,清脆悅耳,聲逸數里山頂;總高25米,占地158.72平方米,坐南朝北。清虛閣的建築很獨特,36個石鼓上矗立著36根圓柱,用梁枋、斗拱互相拉結,形成底層頂部“八卦穿頂”形狀;中間有4根直徑為0.61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閣頂,承托上層梁架。清虛閣的底部四面行人暢通,梁架上層層疊疊總計784個斗拱,飛檐挑角上分別懸掛著12個風鈴,三重檐上黃綠琉璃瓦交相覆蓋,頂端圓木板上雕有兩條金龍,氣勢十分雄偉。清虛閣二層中央,原有一座形似懸崖峭壁的假山,周圍塑有觀音、地藏、文殊、普賢四大菩薩,一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可惜與碑、亭、匾額同毀於十年動亂之中。
清虛閣已有500餘年歷史,能留存至今實屬不易。1990年,榆次市政府撥款60萬元翻修清虛閣,增加閣基,又築漢白玉防護欄桿,外拓環形路,路邊設8盞華燈,再外又新增4堵低牆。重修後的清虛閣比原先更為壯觀,閣、欄、路、牆渾然一體。登樓遠眺近觀,只見綠野平疇、熙攘人群,盡收眼底,使遊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
清虛閣的傳說
關於清虛閣,有這樣一個傳說:傳說清虛閣為魯班所建.魯班與其妹妹打賭要在一夜之間建好一座樓閣.於是,魯班連夜開始建造.在快要建好時,他的妹妹在旁邊的草叢中看到了,她怕哥哥建好,贏了她,於是學雞叫.魯班誤以為真的天亮了,慌忙離開,在離開時忘記了拿他的斧頭.現在的清虛閣樓上還擺設著一把斧頭,據說就是當年魯班匆忙離開時留下的那把.
榆次清虛閣
清虛閣,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緣建築的。這處建築,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顯示出既巍偉壯觀,又玲瓏別致的韻味。
清虛閣原名立皇閣,始建成於明代成化五年(1469),由南泰山廟道人募緣而成。萬曆三十二年(1604),榆次縣令史記事更閣名為“清虛”,其後稱謂不變,當地人俗呼南閣。 清虛閣是晉中地區古閣樓中的傑作,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現為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虛閣三檐兩層,坐南朝北,四周無圍牆環抱 ,獨立街心中央 。整個樓體,全靠底部36根粗壯的木柱支撐。全部樓體用木結構互相拉結。底層,是拱斗八卦頂,中間 4根直徑為0.61門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閣頂,連線整個梁架。其餘,還有32根直徑為 0.35米的木柱支撐著閣樓全部重量。在頂端的一塊圓木板上,雕有兩條神氣活現的金龍。兩龍間,繫著一顆鮮紅的寶珠。殿頂,用黃綠色琉璃瓦覆蓋,兩條琉璃盤龍立於樓脊頂端,十分神氣。屋頂中央,還立有吉星。在樓閣的12個挑角上,掛有12個風鈴,清脆悅耳,聲逸數里。
清虛閣已有500餘年歷史,能留存至今實屬不易。1990年,榆次市政府撥款60萬元翻修清虛閣,增加閣基,又築漢白玉防護欄桿,外拓環形路,路邊設8盞華燈,再外又新增4堵低牆。重修後的清虛閣比原先更為壯觀,閣、欄、路、牆渾然一體。登樓遠眺近觀,只見綠野平疇、熙攘人群,盡收眼底,使遊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 南北大街
解放前的榆次,能算得上城內主幹道的也就是南北大街了。從大北門進城,往南走半公里,就可見到一座高大的“市樓”矗立在街中央。以“市樓”為起點,東西南北有四條大路延伸,其中南北方向的路分別叫南大街、北大街。當時,這兩條街合起來全長不足1公里,寬不足4米,路面坎坷不平,長年塵土飛揚。
8月22日上午,記者在榆次老城見到了榆次史志辦的胡滿川。據他介紹,南北大街雖然簡陋,但已是當時榆次最繁華的商業街。當時街上有百餘家商鋪,著名的有車輞常家的“瑞隆裕”,聶店王家的“長虹礪”等,各家做的都是批發、零售生意,茶葉、夏布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到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受此影響,南北大街兩側衍生出十幾條小街巷,如富戶街、牛肉巷、任家巷等等,都是買賣人的聚居之地。
南大街南端,就是清虛閣。據胡滿川介紹,清虛閣是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由僧人募緣建築,此閣坐南朝北,高21米,占地160平方米,底部由40根大柱支撐,系純木質結構建築,是晉中市稀有的古代閣樓式建築傑作。傳說,清虛閣系魯班與其妹妹打賭所建。現在清虛閣樓上還擺設著一把斧頭,據說就是當年魯班匆忙離開時留下的,而其妹則在北門外建了一座“採風亭”。清虛閣多次重修,採風亭則沒有那么幸運,在解放後就被拆除了。
1954年榆次城改造時,南北大街拓寬了兩米,厚碎石鋪路,仍是當時城內最好的路。2002年起,政府花巨資改造老城,在南北大街上建起兩排二層仿古建築,恢復原來的老字號,招商入駐。同時對南端的清虛閣進行落架修復,2003年9月,清虛閣對外開放。修復後的清虛閣,閣、欄、路、牆渾然一體,登樓遠眺,綠野平疇盡收眼底,而它視野內的南大街、北大街,比昔日更加繁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