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海峽研究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

摩擦磨損是人類一直面臨的、對現代製造業影響極其廣泛且巨大的現象之一,例如,它不僅導致了已開發國家約1/3的一次性能源浪費,也是限制現代高端製造業,特別是其壽命與精度的關鍵要素,且常常是限制微型化發展的技術瓶頸。超潤滑是近20年來隨納米技術發展而產生、觀察到的重大物理現象,承載著巨大的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需求。當前,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局形成歷史性交匯。近幾年來超潤滑領域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和對超潤滑認識的迅速深入,為超潤滑從實驗室研究走向技術創新套用打開了大門,超潤滑技術將滲透到工業界的血液中,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產業、航天航空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材料產業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帶來革新技術。
在這種背景下,清華大學海峽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鄭泉水教授研究團隊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致力於超潤滑技術研究,為把我國建設成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鄭泉水教授是與清華大學海峽研究院合作的傑出代表,1993年至今擔任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2004-11年間擔任系主任);2014至今兼清華大學機械系暨摩擦學國家實驗室教授;2009年至今擔任清華學堂錢學森班創辦首席教授;2010年至今擔任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中心創辦主任;2014-16年擔任清華大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XIN中心創辦主任。發表論文140多篇,被SCI引用1830次,其中他引1609次。他被貝爾實驗室的專家稱為界面和局部濕潤對超疏水壓力下的穩定性影響的開拓者,他的研究組發現了石墨片自縮回運動現象(PRL, 2008),是所由單晶材料中該類現象的首次實驗發現。他的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尺度達10微米的接觸面結構超潤滑(PRL 2012),被該領域開拓者Hirano等在PhysicsWorld上評價為一個“重大進展”(Big Advance)和“突破”(breakthrough)。2013年,他在PRL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高速與厘米級超潤滑成果。2015年,他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發表測量石墨解理能的文章。2015年,在北京召開了首屆超潤滑國際研討會議,該會議由鄭泉水、M. Urbakh和雒建斌擔任主席,全球20餘位超潤滑/超低摩擦領域頂尖專家共同參與;2017年,Nature期刊特邀鄭泉水等撰寫超潤滑的研究展望。
清華海峽研究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的目標是:
  1. 研發套用超滑相關創新技術,例如超潤滑下一代存儲技術、超潤滑高鐵受電弓技術、超潤滑空天技術等,逐步形成雄厚超潤滑技術壁壘與技術積澱。
  2. 轉化超潤滑技術,形成項目公司落地或順利授權國家關鍵部門,解決國家技術關鍵難題,形成世界領先的資助技術。
  3. 形成超潤滑產業集群,其中包含至少30家知名企業,推動以超潤滑技術為基礎的產業生態系統建立。
  4. 形成超潤滑智囊團,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知名學者、工業界頂尖專家、商業精英等;形成智慧財產權專利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