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時間簡史:工程教育

清華時間簡史:工程教育

《清華時間簡史:工程教育》是一本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孫禺,李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時間簡史:工程教育
  • 作者:王孫禺,李珍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 頁數:61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261166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工程教育對國家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建設和開拓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新型工科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清華大學作為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地,百餘年來在教學、科研、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等方面革故鼎新、勵精圖治,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在國家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圖書結合不同時期國家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歷史背景,對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的演變脈絡、發展特徵、歷史影響等進行系統研究。

作者簡介

王孫禺,浙江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國際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留校任教(含在職研究生)。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等職。 李珍 安徽人,清華大學校史館校史黨史高級研究專員,博士。2008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博士學位,後進入清華大學博士後流動站,2012年任職清華大學校史館。

圖書目錄

概述
1清華學堂時期工程教育的萌生
第一節游美肄業館時期赴美工程留學生的選派
第二節清華學堂時期工程科目設定及赴美工程留學生的選派
第三節清華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學生在美學習情形
第四節清華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學生選派及工程科目設定的歷史
意義
一、 庚款留學生的派遣拉開了留美高潮的序幕
二、 庚款工程留學生對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用
三、 清華學堂手工科目及相關課程的設定,增強了國內工程
教育的力量
2清華學校時期工程學系的建立
第一節清華學校時期工程留學生的選派
一、 赴美工程留學生的選派
二、 庚款工程留學生在美學習情形
第二節清華學校時期工程學系的建立
一、 清華學校前期工程學課程設定
二、 清華學校後期工程學系的建立
第三節清華學校時期工程學系的發展特徵
一、 以培養“完全人格”為教育目標
二、 課程設定逐步體系化、科學化
三、 師資隊伍結構漸趨最佳化
四、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
五、 人才培養逐步由留美預備向自主化轉型
第四節清華學校時期工程學系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一、 清華學校工程學系成為國內工程學科的重要組成
二、 清華學校工程留學生的歷史影響
目錄清華時間簡史:工程教育3國立清華大學初期工學院的創辦
第一節國立清華大學初期工學院的創辦歷程
一、 工程學系裁撤風波
二、 工學院創辦
第二節國立清華大學初期工學院的發展特徵
一、 奉行“通識教育”的教學方針,課程結構日趨完善
二、 師資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
三、 人才培養規模逐步擴充
四、 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五、 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第三節國立清華大學初期工學院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一、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歷史地位
二、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歷史影響
4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工學院的輾轉圖存
第一節西南聯大工學院的歷史沿革
一、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工學院院系設定
二、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院系(所)設定
第二節西南聯大工學院的發展特徵
一、 秉承“通識教育”的教學方針
二、 課程設定的延承與創新
三、 師資隊伍規模大幅擴充
四、 “冀由學術研究,增強抗戰力量”
五、 學生人數得到大規模發展
第三節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工學院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一、 西南聯大工學院發展成為國內工程學科的核心力量
二、 西南聯大工學院的歷史影響
5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恢復與發展
第一節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發展特徵
一、 實施“通識教育”的教學方針
二、 師資隊伍力量逐步增強
三、 科學研究工作計畫受挫
四、 人才培養“重質而少重量”
第三節復員時期清華工學院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一、 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歷史地位
二、 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歷史影響
6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前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的重構
第一節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前清華大學工科院系的逐步調整
一、 清華大學工科院系初步調整和擴充計畫
二、 清華大學工科院系的全面調整
三、 清華大學工科院系調整後續延伸
第二節實施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教學方針
一、 教學改革前期準備(1949—1952)
二、 以學習蘇聯為中心的教學改革(1952—1957)
三、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1958—1966)
第三節力破時艱,取得科研碩果
一、 努力恢復科研工作(1949—1952)
二、 “向高級科學進軍”(1952—1966)
第四節教工隊伍規模與結構逐步調整
一、 師資隊伍規模的調整及思想改造(1949—1952)
二、 “團結百分百,兩種人會師”(1952—1966)
第五節“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一、 學生數量小規模增長,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1949—1952)
二、 “又紅又專,全面發展”(1952—1966)
7“文革”時期清華大學工科的變動
第一節“文革”前期清華大學工科的停頓
第二節“文革”中期清華大學工科的恢復
第三節“文革”後期清華大學工科的發展
8改革開放後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的快速發展
第一節改革開放後清華大學工科院系的沿革歷程
一、 恢復與調整工科布局(1977—1993)
二、 凝練重點、最佳化結構,建設工科優勢學科群(1994—2011)
三、 實現內涵式發展,構建世界一流工科(2012—2020)
第二節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一、 持續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
二、 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
第三節面向國際學術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科技創新新局面
一、 科研工作恢復正常秩序(1977—1984)
二、 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注重提高科研水平和質量
(1984—1995)
三、 “頂天、立地、樹人”(1995—2011)
四、 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引領科研創新突破(2012—2020)
第四節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
一、 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師業務水平(1977—1993)
二、 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1994—2011)
三、 深入實施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2012—2020)
第五節人才培養規模與質量大幅提升
一、 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本科拔尖創新人才
二、 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提高研究生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後記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