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POPs不僅是一個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和未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圍繞POPs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多學科交叉生長點,其研究既有前瞻性和戰略性,又有基礎性和創新性,是十分活躍並極具發展潛力的研究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POPs不僅是一個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和未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圍繞POPs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多學科交叉生長點,其研究既有前瞻性和戰略性,又有基礎性和創新性,是十分活躍並極具發展潛力的研究領域。
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POPs不僅是一個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和未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圍繞POPs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多學科交叉生長點,其研究既有前瞻性和戰略性,又有基礎性和創新性,是十分活...
依託清華大學環境化學教研所建立的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環境質量檢測中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美國哈希水質監測聯合研究中心等機構為開展環境化學領域的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和軟體環境。研究方向 致...
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新興有機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環境前沿技術北京實驗室...
自主設立科研機構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戰略環境評價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亞太水安全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環境與健康感測技術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水質與水生態研究中心 聯合...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指的是持久存在於環境中,具有很長的半衰期,且能通過食物網積聚,並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有機化學物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是指通過各種環境介質(大氣、水...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0Ps)研究系列》是2018年0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亞韡。內容簡介 2004年11月《斯德哥爾摩公約》正式對我國生效,我國面臨履約及削減POPs的巨大挑戰,缺乏對我國POPs生態風險評價的基礎數據和POPs的基礎...
1989年,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共同建立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1993年,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化工樓落成,環境水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遷入。1996年5月,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環境保護...
2005年9月—2008年7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學博士;2002年9月—2005年7月,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碩士 研究方向 二惡英、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溴代阻燃劑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分析與環境行為研究 科研項目 ...
1995年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畢業,為全國首位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工作履歷 1995年-2001年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副總編輯。2001年-2010年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研究員。2011年至今 清華大學...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剛,牛軍峰,黃俊。內容簡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為《環境科學前沿及新技術叢書》之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新的全球性環境...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監控與預警技術》是2009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業茹。編輯推薦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監控與預警技術》是《重大環境問題對策與關鍵支撐技術研究》系列叢書之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ant ...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廢舊顯示器玻璃高溫自蔓延反應特性及機理研究,批准號 50708110,2008.1-2010.12;參加"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削減與替代共性技術研究項目,2008.12-2012.12;參加中國科學院院儀器研製...
與儀器設備研製、污染分布與演化趨勢、污染物形態與環境化學行為以及生態毒理效應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礎性的系統研究,在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貢獻,為我國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的環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對策...
聯合實驗室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四個單位為依託建立的, 聯合實驗室包括水污染控制、環境水化學、大氣環境模擬和水環境模擬四個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宗旨是: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特別是模擬手段...
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安全 水質與水生態院士創新站 以清華大學曲久輝院士團隊技術力量為依託,在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建立“水質與水生態院士創新站”,組建一支20-30人左右的專職研發創新團隊。該創新站以清華大學水質與水生態研究中心研發...
2013年7月—2022年3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2022年3月,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院長。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余剛在排放源和環境污染特徵、控制原理與技術、國家...
胡洪營,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生物學教研所教授、 國家環境保護環境微生物利用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秀鐘書院院 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與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 。在科研方面,主要從事再生水安全利用研究,兼任國際標準化...
主講《分析化學》、《電廠化學》、《污染物分析方法與技術》等課程。教育經歷 2019.03-至今 華北電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09-2019.01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後 2013.09-2016.09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