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胡慥扇面畫葛洪移居圖

清胡慥扇面畫葛洪移居圖

《清胡慥扇面畫葛洪移居圖》是清代畫家胡慥所創作的中國畫,《葛洪移居圖》表達了畫家那種不戀浮世功利,願做世外閒人,日與白雲青山為伴的高士風格。

基本介紹

  • 畫作類型:扇面畫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 作者:胡慥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胡慥的《葛洪移居圖》也稱《葛仙移居圖》,紙本設色。首行自款為“葛仙翁移居圖”,後兩行字有剝落,末有“胡慥”名款,鈐“胡”、“慥”兩方朱文印,藏於故宮博物院。扇頁,金箋,墨筆,縱:53厘米,橫:17厘米。此扇頁正是描繪葛洪攜帶家移居羅浮山的情景。葛洪騎牛回首做在最前面,家人妻小隨後。人物衣紋作釘頭鼠尾畫法,比例合度,動作協調。自識[葛仙翁移居圖。癸巳秋七月畫為大宗老社長。胡慥]。鈐[胡慥]朱文長方印。按癸巳為順治十年,公元一六五三年。

作品賞析

畫面與王蒙表現的相同處在於都選擇葛洪棄官後舉家遷往羅浮山、行走在幽深山徑中的一幕;不同點主要是王蒙讓葛洪攜馱書之鹿,著道袍、道冠;而胡糙改為令其騎長角青牛,且回顧妻小等隨從,似在催行。葛洪初任散騎常侍,聞交趾(今越南)出丹砂,求為句漏令,過廣州時,刺史鄧岳挽留,不聽,乃遷往羅浮山煉丹,傳說“丹成屍解”(升仙)。羅浮山位於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之間,被譽為“嶺南第一山”、“十大道教名山之一”,這與葛洪來此煉丹、著書有很大關係。此山以多梅著稱,詠者頗多。扇面因受形制所限,不宜畫王蒙那種崇山峻岭、千岩萬壑的圖景,只能通過截取其近景一段以展現題旨。胡慥深諳此道。他以方硬曲折之筆勾出幾塊突兀而起的巨石,皴擦堅實厚重,具崢嶸之態,平緩坡石附之,雜樹植被掩映,點綴其間,但揖讓巧妙,無喧賓奪主之感。次寫行於山徑中的人物:左前方為騎牛頤盼導行的主角葛洪;配角為懷抱一子、坐木輪車隨行的夫人;次角則是兩個雇用的“行腳工”。值得注意的是,畫家把扇面的中心位置讓給了載有煉丹爐的車和車夫,另一位只傍夫人作挑物狀,顯示出不同的重視程度。煉丹成仙是葛洪的終極目的,故讓操有煉丹工具者緊跟其後,絕不允許掉隊。最後以中淡墨補寫掩遮幽險的山崖一角,略作必要皴染,再用淡花青潑寫隱隱遠山,空靈迢遙之意足矣。寫山石,用筆勾皴蒼勁爽健。寫人物,長細短折線條兼用,以示不同身份、不同服裝、不同體貌的差異:寫葛洪及妻子即用細勾的高古遊絲描;寫車夫則用短促飛動的枯柴描。著色點到為止,多作淡染。寫石兼捲雲、豆瓣等皴法,寫坡用淡掃披麻皴,虛實有致,後以赭石、石青淡染,重石青醒點夾葉,濃墨點苔。此作格調古樸莊重,境幽意遠,情節性強,是比王蒙之作更具動感的遷行佳構,表現主題也更集中、更傳神。

作者簡介

胡慥(zào)生卒年不詳。一作造,字石公。清代金陵(今江蘇南京)人。畫家,精拳技。“金陵八家”之一。工山水、花鳥、人物。山水蒼莽渾厚。花烏則較工整,具宋人之法,尤擅寫菊,能盡百種,洗盡鉛華,獨存冰雪,備見精妙。傳世品較少,有《溪山隱逸圖》扇、《迥岩走深圖》、《草蟲》冊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