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解郁益陰滲濕湯

清肝解郁益陰滲濕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廣西中醫藥》。具有清肝解郁,健脾滲濕之功效。主治肝經鬱熱,濕蘊於脾者。

基本介紹

  • 名稱:清肝解郁益陰滲濕湯
  • 出處:《廣西中醫藥》
  • 組成:白菊花、木賊、蟬蛻、銀柴胡、羌活、生地、女貞子、蒼朮、白朮、防風、赤芍、菟絲子、甘草
  • 功用:清肝解郁,健脾滲濕
  • 主治:肝經鬱熱,濕蘊於脾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註,

組成

白菊花、木賊、蟬蛻、銀柴胡、羌活、生地、女貞子、蒼朮、白朮、防風各9克,赤芍6克,菟絲子15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

清肝解郁,健脾滲濕。

主治

肝經鬱熱,濕蘊於脾者。

方義

方中銀柴胡、白菊花、蟬蛻、木賊疏肝解郁清熱;白朮、蒼朮、羌活、防風健脾燥濕,散風祛邪,使清陽之氣上升於目;赤芍行血清熱,以助清肝解郁之力;女貞子、菟絲子、生地滋陰益腎,以防燥藥傷其陰津。

附註

方適用於肝經鬱熱,濕蘊於脾的視瞻昏渺,暴盲等證,包括現代醫學的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大塊滲出性視網膜炎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盤血管炎。出血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外傷性脈絡膜破裂合併黃斑出血等。《內經》說:“木郁達之”,“濕者燥之。“故凡見情志不舒,肝失條達,濕邪留滯,清竅被蒙所致之眼病均可使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