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美村
- 所屬地區:福建泉州泉港區塗嶺鎮
- 電話區號:0595
- 郵政區碼:3620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
- 面積:1.3平方公里
- 人口:1598
- 方言:閩南語
- 車牌代碼:閩C
- 耕地面積:250畝
- 山地面積:約3500畝左右
基本概況,歷史人文,社會經濟,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清美村的先人以犀利的眼光選此人間福地,加上歷史的造作和改變,賜予子孫歷代繁衍生息,拓展鴻圖,功德千萬。清美村現有二大景點,一是尾厝龍山宮,坐落東面,有歷史英烈宗代楊六郎坐殿,每年農曆4月23日鄰縣、鎮、村和本村的人去朝拜上萬次以上,二是閩林始祖,其規模巨觀,依山傍水,景點靈艷,坐落福廈324線公路邊沿,每年二次大朝拜能以湄洲媽祖廟相比拼,同時連線龍仙山前堂山和坑底山,潛在著旅遊觀光發展規模。
歷史人文
據傳清美村所處地界古時是個沃頭(碼頭),(據考證清美村前田地宋元時尚是海港),建有倉庫,“紫雲”黃氏先祖於元代從惠安張坂後邊村遷居此地,選址於倉庫尾端,建了以後稱“中厝”的祖居,故村得名“倉尾”,後諧音為“村尾”,清朝末年民國初逐漸雅化為“清美”。別名倉尾、村尾。因此地是廢棄的舊村落(包括龍頭嶺周邊)名叫吳社,明清時歸屬惠安縣十三都樟市鋪。民國期間與上土、尾厝、溪頭、路尾、磚仔埕等自然村合稱四社,建有龍山宮,經查考,清末前古墓碑上村名或為“龍山”,清末民初以後古墓碑村名方可見到“清美”。因此,傳統稱謂為福建省惠安縣十三都樟市鋪龍山宮舊吳社清美村。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塗嶺鄉清美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屬七區、八區(塗嶺)塗嶺鄉,1952年屬塗嶺十區設清美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塗嶺鄉。1958年起先後屬超先公社,塗嶺公社置清美大隊。1983年拆分為清美、溪頭、下爐三個大隊,1985年改設為塗嶺鄉清美村委會。
社會經濟
村內現集有三青製衣廠、昌茂科工貿公司、九龍汽車有線公司和泉港家畜研究所等眾多泉港數一數二的外資企業,324線龍頭嶺車站距我村部約300米,恰似我村的重飯碗,泉港公交每20分鐘經過我村一次,座居我村龍頭嶺車站每天的人流量近萬人,南來北往,人流不斷,同時福泉高速公路泉港收費站又規劃在我村轄區內,可以說,交通十分方便發達,加上清美村人民的勤勞儉樸、善良好客和“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的先天條件,是今後泉港社會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行政村之一。現已讓村民承包發展開發大小7個林果場+基地,面積約2000畝,主要種植龍眼、荔枝、枇杷和速生林為主,橄欖、松花樹、長年樹和柿子等輔助,形成一個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村民以耕農及外出務工經商為主。民風純樸,文明禮貌,文脈悠遠,人傑地靈,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泉港主要交通通港公路橫貫我村,三大交通要道為我村提供了無限的便捷和優勢,可以說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依山傍路。清美村似方圓形地貌。清美村人有著勤勞、儉樸、發奮和無畏的美德精神,創造出了今天美好的家園,清美的山山水水養育和造就了清美人可貴的秉性和風範,也體現了清美人所在建樹的豐偉風俗文化,村民的住宅以及建築風格更是獨具閩南的風格和特色。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泉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