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樓閣圖(清王時敏仙山樓閣圖)

仙山樓閣圖(清代王時敏創作紙本墨筆畫)

清王時敏仙山樓閣圖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仙山樓閣圖》是清代畫家王時敏創作的紙本墨筆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幅山水繁密中見清疏雅逸之情趣,山勢平平,筆墨飄逸而有靈氣,近處以篆隸筆意寫雙松並立,更見蒼翠奇古。此圖雖仿黃公望筆意,但不失自家筆墨神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山樓閣圖
  • 畫作類型:墨筆畫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規格:縱:133cm,橫:63.5cm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王時敏
  • 材質:紙本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該作品是作者74歲時的作品,是為友人陳靜孚之母方太君70壽辰而作。王時敏以元黃公望畫法寫此圖,畫面上峰巒疊嶂,林木蔥鬱,流泉曲繞,長松挺立。山谷中點綴著茅亭草舍,環境清幽。圖中煙嵐起伏,雲霧環山,增加了畫面的高遠感與深遠感,同時產生虛實對比,使全圖籠罩在朦朧飄逸的氛圍之中,宛若仙境。其筆墨畫法尤見精絕超逸,是畫家晚年精品之一。

作品賞析

此圖是畫家為陳靜孚之母70壽辰而作。圖繪長松高嶺,畫法仿元人黃公望;畫中描繪的是明山秀水、樹木樓閣。意境清新幽雅,構圖緊密,層次清晰,筆法蒼勁渾厚:畫面中部寫的是一片雄峰峻岭,如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屏嶂:山峰有的陡峭,有的山勢圓潤平緩,有的如亂石堆壘,有的似石瀑垂天。濃重的墨色顯示山林濃郁之態。山間掛下一條銀瀑,沿山勢飛流匯入溪澗,林中雲飄霧繞,宛如仙境。畫面近景描繪的是丘壑相間的山腳,為一層坡地,林木茂盛,其一座小丘上兩棵粗壯茂盛的長松,雜樹數株,樹千挺拔,虬枝縱橫交錯,已見蒼勁鬱勃的氣勢:雖為祝壽的吉祥之物,卻是為畫面的主題——仙山,定下了長青不老的調子:至於其他雜木叢樹,都是陪襯-畫面的左側為空曠的水面。水流潺緩,下注平湖:右側樹隙中山徑曲折,三二兩兩的茅舍屋宇,左右隱現。由松梢向上,層層展開,先是村落人家,再是雲霧縹緲中的樓閣飛檐,點醒了畫面的主題。此圖畫法出於黃公望,筆墨蒼潤,風格秀雅,雙松天嬌,略具篆籀筆意,雜樹的畫法,或圈或點,點又分米點、胡椒、介字等式:山石用披麻皴,脈理清晰,陰陽分辨,全用淡墨,時露渴筆,極其澆淳散朴。皴後又以橫點迭皺,進一步加強了它的質感和層次。整個畫面構圖較繁複,但仍有條不紊地展開,由下而上,冉由上而下;由樹而石,再由山而樹;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一切都是循規蹈矩,這些歸根於作者有著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藝術造詣。

名家點評

畫面峰巒重疊,層層深人,縱深感較強。平坡淺諸,山巔谷底,樹叢濃郁,繁密中見清疏雅逸之情趣。山頭多礬頭,坡腳下多卵石,山中雲氣飄浮,由黃公望化出。近處用篆隸筆意寫雙松並立,更見蒼翠奇古,又寓祝壽美意。作品勾線空靈,苔點細密,皴筆以長披麻為主,點染兼用,乾濕濃淡相間,筆墨飄逸而有靈氣,得“平淡天真”之趣。毛建波

作者簡介

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其祖父是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王錫爵,父親是明翰林編修王衡。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舉進士,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卿,崇禎十三年(1640年)辭官隱居,入清不仕。工隸書,善畫山水,以元黃公望、倪瓚為宗,又受董其昌影響。他極力主張恢復古法,反對自出新意,是清初畫壇正統派的領袖,後世稱“婁東派”,與王鑑、王石谷、王原祁合稱“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當時有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