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文集

清溪文集

《清溪文集》是2009年時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清溪文集
  • 作者:李政
  • 頁數:198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原文摘錄:,

書籍簡介:

書名:清溪文集
作者:李政
出版時間:2009年3月
字 數:280千字
頁 數:198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本書序文:

《清溪文集》包括三部分,一是《探索篇》,一是《村女散記》,再是《三江舊事》。
《村女散記》寫的,大都是舊社會農村婦女的故事。
在那個時代中,婦女的地位極其卑微。在強大的封建、宗教和夫權勢力的壓迫下,她們的命運更是可悲可憐。她們來到人世間,猶如路旁小草,任憑風雨摧殘,人畜踐踏,無人憐惜,無人理睬,自生自滅,默默無聞。
但是,作為一個生命,她們的生命與帝王將相、名流顯貴的生命又有何不同?她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感知,有感情,有靈魂的人呀!她們的命運和遭際,難道不值得人們去同情嗎?
在茫茫的人生歷程中,她們身上也曾發生過種種悲歡離合、離奇曲折的故事,雖為見得驚天地、泣鬼神,亦無補於蒼生社稷,但這些故事亦有可悲可嘆、可歌可泣之處。這就是作者為她們作傳的原由。
與當代人相比,這些舊時代村女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人生觀與價值觀,當然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難以理解的地方。這是時代不同的緣故。但是同樣作為一個人,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容或可以求得通融的地方。所以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引起人們對舊時代的憎恨,對新社會的熱愛。
必須申明兩點:一,有幾篇故事,是用文言體敘述的,這是為了使文字簡潔和行文方便起見;二,其中有不少故事,當事人仍在,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葛和麻煩,所以姑隱姓名和地名,希讀者宥詧。
權以此文代這部文集的序言

書籍目錄:

代序言 1
探索篇 1
“人為萬物之靈” 1
“宇宙人” 2
“宇宙精神” 3
生命現象 4
“我”與世界 6
生與死 存與歿 7
生物的本能 9
性差異和“陰陽觀” 10
神靈觀念的成因 11
“靈魂”與機能 13
說“夢” 15
怪異現象 19
兩性關係 21
《人性論》泛言 29
何謂人性 31
本能與天性 34
後天人性 38
善惡觀(一) 43
善惡觀(二) 46
生命 理念 欲望 51
十二生肖由來奧秘 55
華人姓氏起源與發展變化 57
村女散記 65
祁女 65
紅玉 66
阿炳妻 67
妙鳳 68
佛門母女 68
五位姑娘 69
袁家婆 70
典妻 71
玉女 71
女英貞娘 72
老八 73
小港李家諸女事略 74
鬼婦 75
周家“二婆婆” 76
《紅樓夢》之殃 78
小梅 78
械鬥 79
母女劫 80
砍柴婦 82
奇遇 82
藥姑芸香 83
陳君妻 83
復仇(一) 83
復仇(二) 84
鵲“母” 84
租妻 85
鵲占 85
明初妻 85
童養媳三則 86
秀蘭 86
兩老嫗 87
春萱 88
百歲老太 89
除虎 89
鄰女 89
痴丐 90
異兆 90
妯娌肇禍 91
縛腳蹼 91
吝嗇鬼 92
借“光” 93
巫仙婆 94
祈夢 94
奪媳為妻 95
堂姐妹的命運 95
蕩婦 96
宗秀母 97
五姑娘 97
耍賴婦 98
花會 98
家母有“靈” 100
救女 101
祖傳醫笈 101
媽媽 102
兇案 103
瘋女 104
如意客棧 104
石城隍廟 105
渾話 105
賢嫂 106
白虹女 106
擒敵 107
楊遇春妻 107
司令妻 108
易嫁 109
任小娥 109
謠惑 110
雷殛 111
宰嬰 111
奇事 112
笑話 112
神眷 112
健婦蘭花 113
賭妻 114
王氏 114
婚計 115
醜嬰 116
夜禍 116
棺驗 117
雪地棄嬰 117
方玉娘 118
玉蝶記 119
窖藏記 119
海神 120
搶親 121
胭脂岩 122
海難補記 123
養蜂女 124
店主之女 125
女房客 126
神繡 127
海緣 127
女企業家姚玉鳳 128
女烈李敏 129
胡小瑛 130
孫傳芳之死 131
明遠嬸說的笑話 131
三江舊事 134
寧波城垣 134
天妃宮 135
寧波商會 135
新江橋慘事 136
“寧波一怪” 137
封港醜劇 137
江廈變遷 138
“三枝半煙囪” 139
港口春秋 139
江海風濤(南北號) 140
江海風濤(海盜) 141
江亞輪沉沒 141
金融風潮 142
藥行街往昔 143
“亞美之戰” 144
廣場舊觀 144
錢業輝煌 145
瓦解“鏈條幫” 146
滿地香菸無人拾 147
影界泰斗 147
水上機場 148
航路之爭 149
“一毛不拔” 149
壽全齋招徠術 150
虞洽卿其人 151
三江風俗(寧波花轎) 151
三江風俗(訂婚儀) 152
舊時婚典 153
舊日喪儀 154
天一閣歷劫 155
商業區的變遷 155
小魚欺大魚 156
梁山伯廟 157
高橋賽會 157
狙殺傅筱庵 158
“新章”兇案 159
靈橋趣事 159
蔣母“公案” 160
拒簽凡爾賽和約 161
周信芳生平遭際 162
抗拒“停兌令” 162
鮑鹹昌攬才有方 163
蔣經國情債難償 164
體育場慘事 165
“小梁街事件” 166
奉化俞氏 將相滿門 167
“鎮山之寶”倖存 168
潘天壽與章思統 168
寧波戰亂知幾許 169
八角涼亭與躲債廟 170
明府鯗和寧席 171
寧波有過幾名狀元 172
蔣介石功過是非 173
鈔票大貶值 174
解放初期物價漲風 174
倭亂 175
“高橋之捷”牽強附會 176
鼠疫場 177
典當春秋 178
大轟炸 182
“三五支隊” 183
寧波人搶占上海灘 183
“寧波幫”形成的歷史因素 185
“寧波幫”歷史功績 187
染坊與毛藍布 190

原文摘錄:

…… ……
“人為萬物之靈”,是一句老話,但也不是太古老。因為在科學漸趨昌明之前,沒有人敢於提出這一說法。
乍一看,“人為萬物之靈”這句話不足為奇。但仔細一想,卻可悟出不少道理。
首先,這句話強調了人在生物界中的特殊地位,標明了人在一切生靈中無與倫比的優越性。任何生物,都難以與人相比較。人的智慧高度發達,人的勞動創造了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在不斷地探索與認識宇宙的奧秘和未來的世界,人在不斷地征服和適應著自然力,創造出一代高於一代的人類社會文明。而其他生物,儘管也在生長,也在繁衍,在物種的生存競爭中有存有沒,優勝劣汰。但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上億年,變異不大,更談不到有任何創造發明。試想,在我們這個星球中,如果沒有人的存在,它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必然是莽莽叢林,雜草遍野,群獸出沒,洪水泛濫,一片荒蕪,絕不會有今天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繽紛服飾,美味佳肴,以及輪船、飛機、飛彈、雷射、舞廳、賭場、球賽、音樂、美術等等繁華世界。這說明,人確為“萬物之靈”。
其次,“人為萬物之靈”這句話,也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牢固形成的所謂冥冥之中支配著人類命運的神靈概念的否定。
在蒙昧時代,人類對各種自然力是難以理解的。日月星辰,颳風下雨,地震山崩,冰凍洪水,甚至對彩虹、日食月食等自然現象,也會感到恐慌和震驚。在19世紀30年代的中國農村,很多地方對月食現象,仍存在著“天狗咬月亮”之說。人們用放炮竹、敲鑼鼓的古舊方法,去震嚇和驅趕所謂“天狗”。蒙昧時代的人類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無法知曉自然現象和生命現象,在他們的生活中不能不產生神靈支配命運的感受,從而祈求上蒼、膜拜神靈,求得對自身的安全和幸福。他們對神靈崇尚敬畏,對上蒼不敢有任何褻瀆行為。他們聽命於上天或命運的擺布,更不可能存有人可主宰世界,“人是萬物之靈”的意想。因此,“人為萬物之靈”這句話,大膽地否定了神靈世界的存在,它在實質上不能不算是對“神”的重大褻瀆,對“神”的嚴重挑戰。它既可能觸怒主宰神壇的眾多法師和高踞統治地位的那些世俗權貴,也會冒犯芸芸眾生對“神”的根深蒂固的景仰、崇敬,從而招致可怕的結果。
“人為萬物之靈”之說所以沒有遭遇到太陽系學說創始人哥白尼那樣的悲慘命運,是因為:1.提出此說的年代較晚,科學在不斷昌明,人類對各種自然現象已開始有所理解和接受;2.此說流傳較廣,尢為廣大的知識階層所欣賞,但誰也不能確識誰為首創者,難以找到此說的“罪魁禍首”;3.此說只是強調了人在萬物中的主體地位,卻沒有明確地、直接地否定“神”的存在,欲加以罪,也找不到把柄;4.它沒有像哥白尼那樣有完執的學說和論證,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謔言,因此也沒有引起世人的更大注意。
對於那些信奉神靈存在的世人來說,只要他不是固執成見或稍有一點頭腦,“人為萬物之靈”也不是完全無理。在他們可以觀察或感知的世界中,還有什麼比人類更具有靈智、聰慧的生物呢?人的社會生活,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由人類勞動所產生的花花世界,又有什麼生物能夠實現得了呢?他們意想中的上帝、神靈,誰曾親眼目睹?誰曾環遊過那個冥冥之中的世界?《天方夜譚》式的神話,畢竟是神話罷了,誰曾相信這些憑空的編造?更何況在他們的意想中的“神靈”,就是人的化身,是以人形的模式來擬化“神靈”的。上帝的模型是人,佛祖的模型是人,觀世音菩薩據說有三千化身,但主要的化身是人,是美女的化身。所謂“神靈”,絕非其他生物。在中國的神話中當然有狐仙、白娘子、孫悟空諸般精怪,但最終還以人的模形出現。一切生物可以轉化為人,而人則可轉化為神或鬼,就是這些人“神靈人化”的意想。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人是萬物之靈”與他們所信奉的並不相悖,他們有意無意地在思想上接納了這一說法。當然,他們覺察不到這句話對“神靈”的否定和蔑視。
“人為萬物之靈”的說法是唯物主義性質的,反映了人在萬物中獨特的主體地位,反映了人類創造世界、認識世界無可辯駁的事實。那些被某些人所信奉、美化的上帝、神靈、仙佛等等,以及“天命難違”、“神權天授”、“神聖不可侵犯”之說,都在“人為萬物之靈”下黯然失色,越來越被人們所唾棄。人類將以自己的智慧、意志和才能,不斷地創造和豐富為他們所締造的人類世界和文明社會,它鼓舞著人類向更高的創造領域發展,不斷地向那些未知的世界探索和開拓。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