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軍節度使:鹹通三年(862)置嶺南東道,乾寧初賜號清海軍,天復初劉隱有其地,宋亦置清海軍節度,改為清寧軍,後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海軍節度使
清海軍節度使:鹹通三年(862)置嶺南東道,乾寧初賜號清海軍,天復初劉隱有其地,宋亦置清海軍節度,改為清寧軍,後廢。
清海軍節度使:鹹通三年(862)置嶺南東道,乾寧初賜號清海軍,天復初劉隱有其地,宋亦置清海軍節度,改為清寧軍,後廢。...
鹹通三年(862年)分為東西二道,廣管為嶺南東道節度使,邕管兼桂、容、交為嶺南西道節度使。895年,改為清海軍節度使。917年,清海軍節度使劉岩建立南漢。廣22州容...
鹹通三年(862年)分為東西二道,廣管為嶺南東道節度使,邕管兼桂、容、交為嶺南西道節度使。895年,改為清海軍節度使。917年,清海軍節度使劉岩建立南漢。 廣22州...
劉岩為權知清海軍留後,後梁授為清海軍節度使,封南平王。先後改名為陟、龔、龑。後梁貞明三年(917)稱帝,都番禺 ,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據有...
未幾,出任清海軍節度使,在鎮為官廉潔。貢獻時入,進檢校太傅,兼侍中。李知柔為官凡四紀,常為宗室冠。逝世於鎮。李業相關史料 編輯 ...
蜀地方面,西川節度使、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占據江陵周圍的荊南軍高季興在後唐時獨立,湖南武安軍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劉隱建南漢,江南地區,占據...
嶺南軍,唐代嶺南道藩鎮。後名“清海軍”。治所廣州(今廣州市)。開元中初置五府經略使。至德元年(756年)置嶺南節度使,後改稱清海軍節度使。 ...
清海軍節度使劉崇龜召劉隱補右都押牙兼賀水鎮使,並上表朝廷委任劉隱代替劉謙擔任封州(今廣東新興縣)刺史。 [11] 劉隱廣州平叛 ...
蜀地方面,西川節度使、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占據江陵周圍的荊南軍高季興在後唐時獨立,湖南武安軍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劉隱建南漢;江南地區,占據...
乾化元年(911年),後梁授劉龑為清海軍節度使,封南平王[1] 。貞明三年(917年)劉龑稱帝,都番禺(今廣州) ,國號大越[1] ,次年改國號為漢[1] ,史稱南漢...
唐朝天祐元年(904),清海軍(今廣東、廣西)節度使劉隱,薦用洞潛為大理寺評事、清海軍建武節度使判官,為劉隱運籌帷幄,出謀獻策。劉隱去世後,後梁授劉隱之弟劉龔為...
後官清海軍節度使。像載《新安徐氏宗譜》,清乾隆間刻本。 [1] 參考資料 1. 華人德主編.中國歷代人物圖像集 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582 詞條標籤: 文學...
一、廣州古代名五代十國時,嶺南清海軍節度使劉隱之弟劉岩建立南漢國,乾亨元年(917)在今廣州設定興王府為國都。南漢歷四主五十五年不變。宋開寶四年(971),宋...
劉龑(889年―942年),又名劉龑、劉紵,初名劉岩、劉陟,封州刺史劉謙第三子,清海、靖海節度使、南海王劉隱之弟,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屬河南),...
未幾,出拜清海軍節度使,在鎮廉潔,貢獻時入,進檢校太傅,兼侍中。仕凡四紀,常為宗室冠。卒於鎮。中文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
鹹通三年(862年)分為東西二道,廣管為嶺南東道節度使,邕管兼桂、容、交為嶺南西道節度使。895年,改為清海軍節度使。917年,清海軍節度使劉岩建立南漢。 廣22州...
[20] 之後朱溫在親信李振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一夕盡殺左僕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
不久,馬殷又派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攻打嶺南,與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十餘戰,奪取昭州(今廣西平樂)、賀州、梧州、蒙州(今廣西昭平)、龔州(今廣西平南)、富州(今...
9. 《舊五代史·世襲列傳》:梁末,遷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10. 《舊五代史·世襲列傳》:後唐同光初,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鎮東等軍節度觀...
初授鎮洮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魯國公。大觀二年,改授彰武軍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安康郡王,政和中,授檢校太保,改荊南、清海軍節度使,進封濟王。靖康元年,...
王定保沒有表示反對,但對故意把他支使開的做法很不滿,因而譏諷道:“建國當有制度,吾入南門,清海軍額(唐朝節度使匾額)猶在,其不見笑於四方乎?”劉龑知道後...
親軍我國自古有之,而五代十國的牙兵,則是中唐以後節度使的私兵,是節度使專兵...艦都。清海軍節度使劉龑置。水軍。“暨彥龑乾和時累官巨艦指揮使,常以兵入...
朝廷遂任命徐彥若為清海軍節度使,並保留同平章事的職務。 [14] 天復元年十二月(902年1月),徐彥若在廣州病逝,並推薦行軍司馬劉隱為清海軍留後。 [15] ...
說明王渙是充任掌書記之職隨徐彥若南下的(徐彥若以光化三年九月授清海軍節度)。志文中還記載王渙曾是義成節度使王鐸的幕僚,並稱:“初,僖皇之幸蜀也(指...
”於是下制,追貶呂公著為建武軍節度副使,司馬光為清海軍節度副使,王岩叟為雷州別駕,奪趙瞻、傅堯俞贈官,追韓維子孫親屬所得廕補恩例,孫固、范百祿、胡...
趙宗祐,累遷清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乘城郡王。紹聖四年八月,加檢校司待,嗣濮王。元符元年春,薨。贈太師,追封欽王,謚穆恪。...
但乾化元年(911年),清海軍節度使劉龑攻打寧遠。馬殷派時任都指揮使的許德勛率桂州兵赴援,但姚彥章仍不能守,在許德勛幫助下將容州人口和庫藏遷回長沙,於是劉...
此時的廣州城南門,即城南樓,因門額“清海軍節度使府”得稱清海軍門,城樓因稱清海樓。揭陽進賢門南漢閣樓 南漢時期,廣州改稱興王府,劉氏王朝大肆興建殿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