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法師

清海法師

清海法師俗家姓吳,名清圓,河南省南陽鄧縣人,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壬戌歲中秋節之日,出生於鄧縣林琶鎮的一個佃農家庭。一九八八年,清海老法師被選為五台山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一九九〇年後健康衰退,於一九九一年圓寂,世壽七十歲。他的弟子海照、海信、方僧、信行、海厚、心利等,為他修了一座高十六公尺的覆缽式舍利塔,供養他的靈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清圓
  • 別名:清海法師
  • 出生地:河南省南陽鄧縣
  • 逝世日期:一九九一年
人物生平,嚮往佛法,皈依佛門,苦難十年,出任住持,講經,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嚮往佛法

1927年父母相繼過世,孤苦無依,一度流落為乞丐。
年歲稍長,受僱於戴芝厚中醫師家中做長工,幫戴家牧牛割草,料理雜務。戴醫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常誦《金剛經》,所以清海在戴家受到佛法的薰陶,常去附近的香岩寺禮佛。
日久之後,對出家人的清淨生活十分嚮往,而有出家修行的念頭。

皈依佛門

1939年-1949年,清海決心離俗出家,乃投入陝豫交界處的荊紫關蓮花洞,依住持和尚削髮為僧,年余之後,到陝西雙喜寺參學。後來聞知能海大師在四川成都弘傳密教,同時新都寶光寺傳三壇大戒,他千里跋涉,趕往四川新都寶光寺報名受戒,戒師為深德和尚。圓戒後到成都石羊場近慈寺,禮能海上師為親教師,在近慈寺安居修學密乘。
1951年,四川省實行土地改革,近慈寺上百名僧侶,被分配到離寺頗遠的貧瘠土地百畝,而寺附近的肥沃地四十畝卻分給別人了。
這樣寺中道糧不繼,和尚全要參加做工勞動生產。
1953年,能海大師到北京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的成立大會,當選為佛協副會長。會後他到五台山開創道場,選定清涼橋的吉祥律院,做為他弘法傳戒、進修定慧的場所。
他命弟子先學等先上山籌備,清海也隨著先學到了五台山。
1953年十月,能海大師到清涼橋講《四分律根本阿含》,以後數年大師在山上講經譯經,並修繕吉祥律院大殿。
這段時間,清海一直隨侍在大師身邊,擔任吉祥律院的維那。這時能海大師已年逾七十,冬季在零下30度的氣候中,也親自參加各項勞動,這使清海十分感動,他心想誓要效法大師這種為法忘身的精神,為弘揚正法、延佛慧命而努力。
1957年,”反右“開始,能海老法師奉命赴京學習,吉祥律院的常住眾及五台山全部僧侶都在山上學習。
以後數年,又有反右學習、政治學習,太多的學習會影響修行,但是大氣候如此嚴峻,誰也不敢話說。
1963年,清海隨著能海大師自吉祥律院遷到附近的善財洞居住,再過兩三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苦難十年

1966年夏天,太原的紅衛兵到了五台山,以能海大師為首要的鬥爭目標,由夏至冬,受過多次批鬥。
1967年初,紅衛兵宣布解散全山寺廟,僧侶全部遣散回鄉,參加勞動改造,能海大師也在遣返之列。
宣布命令之日是丙午年除夕,次日是丁未年春節──1967的2月9日,這天早上,能海老和尚在他和眾人同睡的土炕上坐化了。而這時年已四十六歲的清海法師,也隨著大夥離開五台山。
清海的河南鄧縣老家,沒有一個親人,他無處可去,就投靠湖北一位遠房宗兄,以拉板車為業維持生活,度過了苦難的十年。但在拉板車的生涯中,他仍然獨身、吃素、持戒、念佛、心中不忘他是出家人,也永繫著佛教事業。

出任住持

清海於1978年9月返回五台山,宗教部門派他住在靈鷲峰的廣宗寺,負起修復廣宗寺的任務。這時早年離山的和尚們陸續回山,他結合了一些人,在政府撥款的補助下,修繕廣宗寺的工程於焉開始。經過數年努力,廣宗寺漸復舊觀,這時他已有了許多徒弟。
1984年初,佛教協會調他到圓照寺出任住持。
這時宗教政策得到落實,佛教日漸復甦。圓照寺也得到政府撥款予以修繕。清海法師除了修繕殿堂外,他在天王殿內補塑了四大天王像,新塑了彌勒菩薩和韋陀尊者像;
在大雄寶殿,補塑了三世佛像、三大士像及十八羅漢像;
在都綱殿內新塑了宗喀巴大師及其二大弟子像,以及四臂觀音像、毗盧佛像。
繼而根據能海大師的遺教,以圓照寺為藏密金剛道場。
他整理了能海上師的遺稿,根據上師的遺教,首重戒律,次修定慧。

講經

曾為弟子們講過《比丘日誦》、《比丘戒本》、《律海心要》、《四分律》等律典。
此外也先後講過《大般若經》,《大日經》、《金剛頂經》、《現觀莊嚴論》、《中觀論》、《因明入正理論》、《俱舍論》、《菩提道燈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重要經論。

主要著作

清海老法師生前編輯過一本《五台山靈鷲中峰大圓照寺樹碑記匯集》,這是圓照寺的重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