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刻字藝術

清流刻字藝術

清流刻字藝術,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傳統技藝,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刻字技藝在清流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清流長校鎮原屬汀州古四堡,曾因印刷業聞名遐邇,長校鎮靈台山刻字藝術館,收藏的300多幅刻字藝術品,在無聲中記敘著這段歷史。清流濱河公園內由清流籍刻字藝術家陳立忠設計雕刻的書法源流景觀牆,全長30多米,集中國歷代書法著名流派作品於一體。當代的刻字不再作為印刷手段,更多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視覺感受,賦予傳統的刻字藝術以新的生命力。其表現手法多樣,汲取了繪畫、雕塑、工藝等等技法;材料也不再局限於木材,還有石材、玉等等。

2018年7月,清流刻字藝術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流刻字藝術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
  • 保護單位:清流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榮譽表彰,主要展覽,

歷史淵源

長校刻字藝術最早源於其緊鄰的連城縣四堡鄉。清朝時期的長校,與霧閣、馬屋、安豐(現清流縣裡田鄉),合稱四保。以霧閣村、馬屋村為中心的四堡(保)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早在南宋時期,四堡木版雕刻印刷業就初露端倪,明朝初具規模,清朝進入鼎盛時期,印刷的書籍品種繁多,經史子集、詩詞小說、幼學啟蒙、卜筮星算、醫藥養生等等,卷帙浩繁。受其影響,長校也有不少工匠從事雕版印刷工作,當時當地各村的族譜皆為木版雕刻印刷的產物。晚清隨著石印、鉛印的傳入,四堡木版雕刻印刷業日漸中落。文革期間,四堡雕版印刷被視為“四舊”,未能逃過一劫,許多木版雕刻工具被付之一炬。
改革開放後,隨著四堡木版雕刻印刷歷史被外界的重新認識、挖掘,這一古老的民間手工藝術也在長校重新綻放生機,催生了一批刻字文學藝術愛好者,他們常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藝,探討理論,形成一支以陳立忠、童金根為首,創作有所建塑的30多人的刻字隊伍。

工藝特徵

從刻字藝術館中的展品和散落在民間的古舊匾額來看,刻字一般用雜木板,也有竹料、石料、磚坯,不同的材料體現了不同的藝術效果。清流刻字藝術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窠臼,不少作者用雕塑手法來表達書法意境,作品綜合了書法、繪畫、雕塑、篆刻等多種技能,同時講究色彩、平面、立體的構成,具有獨特的作品藝術內涵和想像空間。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截至2009年,長校刻字藝術愛好者中,有中國書協會員2人,福建省書協會員9人,福建省刻字研究會會員12人。
保護措施
清流刻字藝術項目保護單位為:清流縣文化館。
2003年,福建省書法家協會首個刻字藝術創作基地在清流縣靈台山成立,先後舉辦了福建省三期刻字藝術講習班,第五屆全國刻字藝術展創作輔導班,全國首屆刻字藝術名家作品提名展暨第三屆福建省刻字藝術展,閩台刻字藝術講習班,這裡收藏了豐富的古雕版和成套的印刷工具,陳列著歷次展覽的現代刻字作品兩百多件。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1年,福建省首屆刻字藝術作品展,清流送去了8件作品參展,結果8件作品全數入選並全數獲獎。
2008年11月,長校鎮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刻字)之鄉”。

主要展覽

2002年,長校刻字藝術有2人刻字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刻字藝術展;2003年,9人刻字作品入選福建省第二屆刻字藝術展;2004年,3人刻字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屆刻字藝術展;2007年,1人刻字作品入選全國第六屆刻字藝術展。
2013年9月14日,第六屆福建省刻字藝術展在清流縣長校鎮靈台山舉行,該次展覽共展出刻字作品92件,其中特邀作品9件,獲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73件。
2022年10月13日,三明市書法家協會、清流縣委宣傳部、縣文聯聯合縣文旅局等部門舉行“喜迎二十大·福臨新清流”刻字藝術作品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