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雜誌校注

清波雜誌校注

《清波雜誌》是一部較為著名的宋代筆記,書中記載了宋代的一些名人軼事;保留了不少宋人的佚文、佚詩和佚詞;記載了當時的一些典章制度、風俗、物產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清波雜誌校注
  • 作者:周輝
  • ISBN:710101136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7-12-1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宋〕周輝 撰,劉永翔 校注
出 版 社:
中華書局
I S B N:
710101136
出版時間:
1
印刷時間:
1997-12-1

內容介紹

周煇的清波雜誌是宋人筆記中較為著名的一種,其內容,正如作者的朋友張貴謨在本書序中所說,是”紀前言往行及耳目所接“之事的。書中所載,有的可與他書互相印證或互校異同,而其中為他書所未載的,又可拾遺補闕,故常為學者所稱引,是研究宋代歷史、社會、思想和文化的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為了方便讀者,我們對全書作了一番考訂和校注;在這裡,謹將本書的作者、價值、版本以及我們的整理工作作一扼要的介紹。
清波雜誌校注清波雜誌校注

作者簡介

周煇,字昭禮,泰州人[二],生於宋欽宗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一(一一二七年一月十五日)[三]。父周邦,字德友,號松巒,一生在各地任幕職,宦途很不得意。周邦頗有文才,嘗從詩人蘇庠、陳序游,經常互相唱和。本書載有他次韻陳序的絕句二首,組織精工,頗有韻味,可惜詩集不傳,不禁使人有未窺全豹之憾。他平時還留心掌故,著有松巒雜誌二十卷和政和大理入貢錄一卷(均佚)[四]。周煇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家藏故書幾萬卷,平時父子自相師友“[五],自然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加上他自幼就跟父親到過不少地方,成年後自己也到各處行役過,揚州、饒州、建康、池陽、信州、無錫等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五十歲那年還作為使節的下屬到過金國[六]。真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晚年定居在杭州,”日往來湖山間,把酒賦詩,悠然自得其樂“[七]。清波雜誌一書就是在這段時間寫成的,書前自序署年紹熙壬子,計其時作者六十六歲,以”寓居中都清波門之南,故因以名其集“[八]。他寫這部書很可能是無形中受了父親的影響,張訴跋就稱許此書”實追繼於前作“,並稱讚作者”涉歷久而見聞該,閱習工而語意貼“。統觀全書,可以說這樣的評價是並不過分的。
周煇的一生,經歷了靖康喪亂以及建炎中興,國土淪喪之痛,時時在字裡行間有所流露。在他隨使節到金,經過汴都時,顧瞻宗廟宮室,不禁有黍離之嘆。但他相信,”以中原復中原,規恢洪業,信自有時節“,並渴望著這一天的到來[九]。他把金主亮的侵宋比作遼世宗的侵周,因為二人被部下所殺的下場簡直像歷史重演。他認為這都是”乾紀妄動“之報[一○]。書中還詳細地記下了宋將李寶和金兵海道作戰大獲全勝的戰況,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二]。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周煇無疑是一個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人。
周煇沒有做過官,家裡也沒有田地[三]。然而海陵周氏是個大族,自宋初以來,世代簪纓不絕。遠祖周敬述雍熙間知泰州,遂在其地定居下來[一三]。曾祖周種官至集賢修撰,歷知桂州、廣州[一四];祖母是曹彬的後裔,屬於外戚[一五];叔祖周方崇官至禮部侍郎[一六];族叔周麟之做過同知樞密院事[一七]。左丞相周必大、樞密王綸、右丞相曾懷都是他父親的好友[一八];他自己的朋友也大多名登仕版,有的在政治舞台上還有所表演。如為本書作跋的張嚴後來官至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一九],與作者唱和的張鎡後來曾參預誅殺韓侂胃的密謀[二○]。有著這樣的社會關係,周煇對北

目錄

前言
張序
自序
卷第一
1潛邸瑞應
2裨將善相
3潁川郡王
4普安院
5新興吳安
6思陵儉德
7建康行宮
8婁寅亮請立嗣
9赦書二本
10祖宗家法
11元祐大昏
12冊後典禮
13配享
14金寶牌
15印文
16赴調期限
17掌書詔
18用兵利害
19改秩
20慶壽推恩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