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唐姓由“小雲南”遷至此地居住。後孫姓在村北後井口處居住,命名井口孫村。繼之,孫姓被唐姓請進村居住,改村名為水夼。雖稱水夼,但村內並沒有水,建村後打井數眼,水量均小。因此吃水要到村北遠處取水。後一道士在村西指地挖井,井水很旺,村人認為是神仙賜水,遂更村名為神水夼。1965年,因原村名有迷信色彩,改名為清泉夼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泉夼村
- 面積:3 km
- 人口數量:750人
- 耕地面積:116.7公頃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本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偏西,朱吳鎮西部,地處東經121°00′,北緯36°53′。東與七寨村為鄰,南與下澇泊村交界,西與古家夼村相連,北與東車格村接壤。隸屬朱吳鎮。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乾果、水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250戶,75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有孫、唐、梁、王、李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孫姓。
大事記
1941年3月15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7年成立3個合作社(村社)。
1973年8月30日山東省林業廳在本村召開全省板栗生產現場會。
1978年本村培育的“清泉二號”板栗,獲山東省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村集體投資12萬元,建起占地0.7公頃的大口井。
1988年村集體投資4萬元,進行水利建設,鋪設水泥管道1200米。
1996年村集體投資13萬元,建大口井1座,鋪設水泥管道1500米。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5公斤,總產13.7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56公斤,總產2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6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605公斤,總產達到45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在原有6.7公頃乾果的基礎上,新栽板栗6. 7公頃,建起煙臺市林科所科技示範園。2000年,全村乾果園面積13.4公頃,總產量 0.75萬斤,收入4.5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706萬元,其中農業338萬元,林業11萬元,畜牧養殖業275萬元,其它82萬元。
第二產業1966年,村集體建起麵粉廠,從業人員23人。此後相繼建起油坊、麵粉廠等,從業人員6人,固定資產4.5萬元。後建築業得到發展。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60人,收入33萬元。
第三產業1983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商店及運輸、飲食服務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0人,收入41萬元,其中運輸業34萬元,商飲業3萬元,服務業4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神水夼國小。1964年,集體投資2萬元,建起新校舍15間,時有教職工25人,學生140人。改革開放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5人。 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31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20公斤,全村收入14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1500元,有各種運輸車102輛,機車30輛,電話108部,彩電150台,電冰櫃21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1958年,村投資整修了街道。1983年以來,硬化新房區路面1800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0年,本村建起了合作醫療站,村民用藥報銷40%。1982年,投資6萬元,用上了照明電。1997年,投資6萬元,安裝電話100多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孫丕智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同年3月,成立黨支部,孫丕智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成立了兩個互助組,並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伍200餘人,有24人隨軍參加萬第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5名。2002年,有黨小組6個,黨員66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孫丕智、孫守鄉、孫九功、孫守祥、孫同新、孫同春、孫樂新、孫守太。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孫樂太、孫樂修、孫樂叢、孫守連、孫法財、孫同新、孫守榮、孫同春、孫守月、孫保清、孫兆明、孫守平、孫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