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介紹
清河農場位於華北平原的東部邊沿地區的寧河區境內。寧河區當年屬河北省管轄,如今劃歸天津市,成了天津市的一個區。從北京到山海關的京山鐵路經過這裡,有一個快車不停、慢車只停一分鐘的小車站叫“茶淀”站,所以清河農場又叫茶淀農場。也因為北京郊區有一個清河鎮,為了區別,北京人一般都稱這裡為茶淀農場。但是它的官稱仍是北京市公安局清河農場,對外的牌子則叫北京市地方國營清河農場。
歷史故事
據說,這裡在五千年前還是一片深海,曾經是古黃河的入海口,經過幾千年的河床泥沙淤積,成了一片大葦塘,一向是盜匪出沒窩藏的地方。到了元朝,這裡就已經有官府墾荒的記載。明朝著名的“右屯衛”,就在這裡駐兵“軍墾”,也曾經形成過人煙稠密的市鎮,明亡以後才逐漸衰落,只留下幾個小村子,大都被土匪盤踞著。而正式成立農場開墾,還是日本鬼子為了籌備軍糧,徵集幾千名善於種水稻的朝鮮農民強遷到這裡來開荒洗鹼種水稻。1948年平津戰役之後,解放軍接管了這片土地,並成立清河農場的前身啟明農場。建國之後,有關部門請蘇聯農業專家來此視察指導,按照蘇聯專家的建議,開墾這塊土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具備這個條件的只有公安部門,因為解放後抓起來不少舊社會殘渣餘孽,急需一個關押改造的地方,於是1950年這裡就成立“清河四大隊”,正式劃歸北京市公安局勞改工作處管轄了。從此,儘管從地圖上看這裡屬於天津市寧河區,但是卻屬於北京市管轄。這種“市區外領地”,當地人叫做“飛地”。
按照中央給清河農場劃撥的範圍,有幾十萬畝之大,但是歷年以來直到1958年,只開墾出潮白河以東的六萬畝土地,從東往西,分別設了四個分場:一分場、二分場和四分場,都是關押勞動改造的犯人,三分場則是組織北京市社會青年志願參加的“墾荒隊”,所以也叫“青年農場”。不過沒過多久,這些“志願墾荒隊員”們就逐漸找理由回到了北京市內,“青年農場”名存實亡,於是公安局又分配來一些因各種原因下放的公安系統幹部到這裡勞動鍛鍊,雖然沒有正式的名稱,但是習慣上通稱“幹部農場”。此外,還有一個由女犯人組成的“園林隊”,直屬總場部管理。而潮白河以西近二十萬畝土地,除了遺留下歷朝歷代開墾過的痕跡和茂密的蘆葦蒿草之外,沒有任何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