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譏士人》是元代無名氏創作的一首散曲。此曲針對元代的文人做官醜態的描寫,刻畫了白吃飯的“米蟲”式的士人的庸俗、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的討厭相,表現出作者對貪官污吏的憎惡。全曲語言幽默,意境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江引·譏士人
- 作者:無名氏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全元散曲》
- 作品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雙調】清江引·譏士人
皂羅辮兒緊扎梢,頭戴方檐帽。穿件闊領衫,坐個四人橋。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清江引:曲牌名,可用於劇曲、散曲套數和小令,或與他調結成帶過曲。此調共五句二十九字,句式為七五五五七,押四仄韻;也可加襯字,每句入韻。
②皂(zào)羅辮:黑紗帶。
③扎捎:系起。
④方檐帽:官員戴的帽子。
⑤張吳王:割據江浙的張士誠曾自稱吳王。張士誠是元末割據江浙一帶的武裝首領。元惠宗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他起兵反元,次年據高郵(今江蘇),建國大周,大敗元軍,至正十七年(1357年)提整譽,被朱元璋打得大敗,後又投降元朝,封為太尉。張士誠驕奢蠻橫,不理政事,他手下文武官員,生活一樣極其腐朽,後被朱元璋在應天(江蘇南京)被俘,自殺身亡。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烏紗帽戴在頭上,黑紗帶子緊緊地紮好。穿件大袖子袍服,坐在四人抬的轎子上。又是張士誠手下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兒來到了。
創作背景
張士誠在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53年)稱吳王,可是在此之前,他投降元朝,年年替元朝橫徵暴斂,魚肉百姓。此曲是一名無名氏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諷刺張士誠屬下官員。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小令略似一幕小戲,描寫那官員由遠及近而來。曲子是先描畫其模樣,再點出其如何來、為霉祖洪何來。
“皂羅辮兒緊扎捎,頭戴方檐帽。”方檐帽子頭上戴,黑紗帶子緊緊系。這便是那官員的尊容。緊扎捎三字,刻畫出其道貌岸然、一本己享牛正經的模樣,不禁令人失笑。“穿領闊袖衫,坐個四人轎。”穿件大袖袍服,坐個四人抬轎,這便是那官員的威儀。這兩句,樂放凳一板一眼,活現出其狐遷芝假虎威、討人厭惡的樣子。以上四句,雖未明言這來者是誰,但方檐帽、闊領衫、四人轎,句句都已點出其身份,嘲弄厭惡之情,亦隨筆鋒帶出。結句“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揭出他的真實身份。又是張士誠手下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兒來到了。“米蟲兒”一語,俏皮、辛辣,諷刺敲骨吸髓的統治者,米蟲兒,即米蛀蟲。“又是”兩字,說明這類米蟲兒來到民間橫徵暴斂已不知多少次,不知多少人已為之傾家蕩產。這是結句的弦外之音,語雖尖刻,實含悲傷。
此首小令雖是諷刺“張吳王”,但實際上也可以視為諷刺元朝統治者。此首小令語言幽默,尤其“緊扎捎”“米蟲兒”“又是”“來到了”諸語,平添了許多弦外之音。其手法亦頗為老練,前四句白描,宛然一幅漫畫,後一句揭露,可謂人木三分。漫畫愈是惟妙惟肖,揭露便淚連恥迎愈加痛快、深刻。其語言、手法之運用,無不集中於諷刺之鵠的。此曲諷刺黑暗,而出之以幽默,看似十分戲謔,內蘊卻無限悲涼。
名家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陳茜苑:此曲雖直寫張門士人,卻折射了元末統治階級貪婪虛偽的“群醜相”,漫畫式的筆觸堪稱其一大特色。只是,再活潑戲謔的語言,再鞭辟入裡的刻畫,也掩不住民生凋零的悲涼。這悲涼的底色,是整殃臘棗員幅漫畫的背景。(《元曲鑑賞辭典》)
名家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陳茜苑:此曲雖直寫張門士人,卻折射了元末統治階級貪婪虛偽的“群醜相”,漫畫式的筆觸堪稱其一大特色。只是,再活潑戲謔的語言,再鞭辟入裡的刻畫,也掩不住民生凋零的悲涼。這悲涼的底色,是整幅漫畫的背景。(《元曲鑑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