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緞地彩繡戲出十團褂,清末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末緞地彩繡戲出十團褂
- 館藏地點: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路73-1號
- 所屬年代:清
- 衣長:90厘米
- 袖長:116厘米
- 所屬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
- 所屬地區:浙江杭州
清末緞地彩繡戲出十團褂,清末文物。
清末緞地彩繡戲出十團褂,清末文物。此展品為清末文物。衣長90厘米,袖長116厘米。草綠色百蝶紋暗花緞為地,彩繡花卉、仙鶴、孔雀、蝴蝶紋以及十個團窠的戲出人物故事紋。褂的形制為圓領對襟,兩邊開禊,開禊處飾有如意雲頭。領、開...
青緞地彩繡折枝花卉夾褂 青緞地彩繡折枝花卉夾褂,清代作品,黑色緞地上繡蝴蝶和折枝花卉。青緞地彩繡折枝花卉夾褂 年代:清 尺寸:135×111厘米 黑色緞地上繡蝴蝶和折枝花卉。採用蘇繡工藝,蘇繡為四大名繡之冠,特點是圖案秀麗、色彩文雅、針法豐富、繡工精細。這件夾褂款式為對襟直身,為女衣。
石青緞彩繡團鳳牡丹袷褂是清嘉慶時期的袷褂。此褂圓領,平袖,對襟,後開裾。石青色緞面,月白色小勾蓮暗花綾里。通身運用平針、戧針等技法刺繡團鳳牡丹紋16團,其間點綴萬字蝙蝠和鮮艷盛開的折枝花卉,含有祥瑞富貴、美好幸福等吉祥寓意,這也是有清一代服裝飾紋“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反映。主體團花排列整齊...
清嘉慶石青緞彩繡團鳳牡丹袷褂是清嘉慶時期的大褂。石青緞彩繡團鳳牡丹袷褂,清嘉慶,身長140cm,兩袖通長182cm,袖口寬20cm,下擺寬122cm。此褂圓領,平袖,對襟,後開裾。石青色緞面,月白色小勾蓮暗花綾里。通身運用平針、戧針等技法刺繡團鳳牡丹紋16團,其間點綴萬字蝙蝠和鮮艷盛開的折枝花卉,含有祥瑞富...
中國絲綢博物館重要藏品有戰國對龍對風紋錦、漢晉長葆子孫錦、北朝絞纈絹衣、唐代錦袖花卉紋綾袍、唐代花鳥紋刺繡夾纈羅、遼代盤金繡團窠卷草對雁羅、宋代花羅裙褲、元代印金羅短袖衫、清代黑緞地彩繡花卉女褂。截至2019年末,中國絲綢博物館總計館藏文物有67866件/套,珍貴文物有4642件/套。2012年,中國絲綢博物...
江寧織造博物館主要藏品有雷家豫女士捐贈的“清末石青色緞地團花鷺鷥紋對襟女褂”“清末石青色暗花紗‘延年’對襟女褂”等;胡俊鋐先生和楊琦女士捐贈的“民國藍色暗花緞裘皮女襖”“民國綢緞包裝紙”等;王煒先生捐贈的“藍色織錦”;王卿先生捐贈的“清康熙年間白夢鼐墓誌”。文化活動 2021年3月23日至24日,江蘇省...
而大多數人對“時裝戲”的理解則是指清末民初的“文明戲”、或稍後的“現代戲”。這類戲的服飾當然是問題較少,不必太傷腦筋,可用現成的服裝,只要色彩互相配合,能顯示該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色便行。換句話說,現代戲或時裝戲服飾的作用與傳統戲服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只是服飾式樣及類別不同而已。粵劇服飾 ...
一等侍衛端罩用猞猁皮間以豹皮,月白緞里。二等侍衛端罩用紅豹皮,素紅緞里。三等侍衛、藍翎侍衛端罩用黃豹皮,月白緞里。2.袞服和龍褂:袞服,平袖、石青色面,石青色扣鼻,鑽金圓紐子5。織、繡或緙絲五爪正面金龍四團為紋,前胸、後背、兩肩各一,左肩日、右肩月,團龍間以五色雲,下海水江牙。春秋為...
定東陵建於清末,建築規制最完備,融匯此前帝後陵許多特點,成為集大成的皇后陵,堪比帝陵。定東陵規制劃一,陵寢南端立下馬牌,其後仿昭西陵置神道碑亭,碑亭仿乾隆裕陵以來帝陵增雕青白石券臉(明樓拱門亦加券臉石)。定東陵神道碑亭東,二陵井亭和神廚庫南北縱列。神道碑亭和隆恩門前之間神道橋隔河槽仿景陵、...
而清末北京喪家流行用的陀羅經被、如意壽枕等物,都寄託了這種意思。當主人"奉屍斂於棺"的時候,是最能表現也最需要抒發子女們的孝心的時候,是親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場合。所以,家人們都要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在合上棺材之前還要往棺內放些葬物。民間的講究是讓死者左手執金,右手握銀。多是讓亡人左手拿一個...
他的後人照辦,他的裝裹(殮衣)是一整套道裝:貼身的是一套對襟大領的白褲褂,大領的藍面黃里的小棉襖、棉褲,外面是大領藍大棉袍。一律以寶劍頭形的飄帶扎系。最外邊加披了一領深紫色,繡著八卦太極圖圖案的法衣。頭頂上因為沒有長發,自然無法挽成道冠,所以沒有用元形的混元巾,只好戴了一頂門樓式的...
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併,只禁止同宗結婚。典故傳說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禮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才開始有婚姻關係。傳說在遠古時期洪水泛濫,把世界上幾乎所有人、動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媧兄妹。太白金星叫他們結婚,生育後代,但他們認為兩人是兄妹,便不肯答應。但是如果不這樣人類就會滅絕。
至清末民初,村內建築充分運用壁面、木雕、石雕和線條、陶瓷製品等裝飾門廊、檐頭、內牆、柱礎、山牆等處,主次分明,素而不贅,華而不浮。藝術裝飾色彩鮮亮、題材廣泛,這一時期建築特色鮮明,多姿多彩,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博物館官網顯示,橋溪村有戶籍人口216人,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