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研究》是2014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雲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末新政研究
- 作者:趙雲田
- 類別:歷史、社科
-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ISBN:9787531667759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20世紀最初10年,也是清朝最後10年,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實施新政情況的學術專著。
前言
本書是一部研究20世紀最初10年,也是清朝最後10年,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實施新政情況的學術專著。全書分緒論、第一至第五章、結語、附錄等部分。緒論介紹了這一課題的基本史料以及史學界的研究情況。第一章概述了清末新政的實施,清政府對邊疆地區政策的變化。第二章至第五章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分別探討了東北、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實施新政的情況。結語對清末邊疆新政的實施給人們的啟示和教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附錄以專論、表格、大事記的形式,論述了清末10年的改革與革命,加深了人們對清末新政的認識;表格中記述了清末邊疆大吏的任職情況;大事記則記述了清末邊疆新政的全過程。
清末邊疆新政這一課題是史學研究領域的薄弱環節。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清末新政的研究情況看清末新政在"文化革命"以前,基本上是被學術界全盤否定的,有人稱它是"假維新"、"偽變法"。這和研究者站在辛亥革命的立場上看問題有關。當然,除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外,當時歷史研究中存在的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也是全盤否定清末新政的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清末新政的研究不可能取得什麼積極成果。1976年"文化革命"結束以後,學術研究逐漸進入正軌,史學工作者對以往的研究情況進行了反思,清末新政的研究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開始出現一些論文和專著。不過,從內容上看,這些研究多屬於某一領域(比如教育領域)、某一人物和清末新政的關係,某一地區新政實施的情況等,缺乏全面系統性。二是從清末邊疆地區新政研究的情況看。20世紀80年代以後,一些研究清末邊疆新政的成果相繼問世。不過,這些研究也還缺乏深度和廣度,缺乏全面系統性,多限於某一地區、某一領域的研究。這可能和邊疆地區涉及的問題比較複雜有關。因此,從總的方面說,清末邊疆新政還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研究。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出現的。
研究清末邊疆新政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作指導。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外學術交流活動的加強,西方的一些歷史研究方法傳入我國,並開始影響我國的史學界。應當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些方法在套用到我國的史學研究過程中受到了檢驗,有的保存下來並增加了新的東西,也有的被淘汰了。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研究清末邊疆新政最科學的方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研究清末邊疆新政的指南。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清末邊疆新政作為清末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清末新政發生的一般原因,也有在邊疆地區進行的特殊原因,它涉及的時代背景和問題比較複雜。從一般原因方面分析,清末新政是在當時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清政府為了自救而採取的重大舉措。從邊疆地區特殊的原因看,它又有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意思在內。我們應當看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邊疆地區虎視眈眈,而清末邊疆新政的實施,正是要改變這一局面。清末邊疆新政的實施,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邊疆地區帶來了新的氣象。不僅如此,我們還應當看到,清末邊疆新政實施過程中,涉及到了邊疆地區階級鬥爭、民族和宗教、帝國主義列強的干涉、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等許多問題。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我們在研究工作中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不至於迷失方向、走入歧途,才有可能做出成績。
研究清末邊疆新政,還應當堅持"繼承——發展——創新"的方針。所謂繼承,就是要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清末邊疆新政研究儘管是史學領域的薄弱環節,但終究還是有一些成果可資借鑑,我們應當尊重前人的勞動。所謂發展,實際上就是"與時俱進"的問題。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研究歷史也應當有發展的觀點。一方面既要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吸收好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社會的變化,人類的進步,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特點。只有堅持發展觀,我們的著作才能反映出時代的特徵。所謂創新,就是我們的研究成果和以往相比,要有新的東西。創新和發展有密切關係。只有堅持發展,才能有所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發展。更重要的是,創新是我們所處的時代之要求,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從20世紀後半葉起,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都出現了許多新發明、新創造,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改變了人們的認識,引發了人們的新思考,正所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站在新世界今天的高度,回顧歷史,許多問題都有了全新的解釋。社會的進步影響了人們的觀念,人們觀念的改變也影響了人們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處在21世紀之初的史學工作者的我們,由於感受到了新的時代精神,無論是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還是認識問題的方法,都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在清末邊疆新政的研究中,必須體現出創新的特色。
在清末邊疆新政的研究中,要體現出時代精神。這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是要體現出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的特色。除了前面已經說過的創新內容外,還應當考慮到,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國家民族的統一,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福祉,已經越來越為更多的人們所關注,是人們衡量社會是否進步的重要尺度o我們應當把這種認識也用於對清末邊疆新政的研究中。二是要反映出清末新政實施時的時代特點。在注意這一時代特點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感受內容相關的那些東西,也就是說在清末新政的研究中要凸現我們現實生活中關注的那些內容。舉例來說,現實生活中我們非常關注國家和民族的統一;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作用;社會進步等等o在清末邊疆新政的研究中,我們就應凸現這些內容。清末邊疆新政的實施,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改革,對抵禦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維護國家統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此,我們應給予肯定。清末邊疆新政實施過程中,一些邊疆大吏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此,我們應當進行具體分析,這些人的素質怎么樣?他們為什麼在某一地區某一時段內取得了一定成績?社會進步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清末邊疆新政實施的措施,尤其是經濟和文化方面的改革,怎么促進了清末邊疆地區的社會變化?這些,我們都應當進行認真的思考。
學無止境,研究也無止境。本書不是清末邊疆新政研究的結束,恰恰相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此外,對清末10年的全國新政改革及革命情況也進行了考述,從而使人們更加深了對清末邊疆新政的認識.
目錄
前 言
緒 論:清末邊疆新政的資料與研究
第一章 清末新政和清政府對邊疆政策的變化
第一節 清末新政的實施
第二節 清政府對邊疆政策的變化
第二章 新政在東北
第一節 調整官制和整頓吏治
第二節 移民墾荒和振興實業
第三節 整頓軍制和籌練新軍
第四節 文化教育方面的除舊布新
第三章 新政在蒙古
第一節 籌蒙改制
第二節 移民實邊和發展實業
第三節 籌練新軍和加強邊防
第四節 發展文教事業
第四章 新政在新疆
第一節 調整行政建置和整頓吏治
第二節 廣開利源和創辦實業
第三節 編練新軍和實行警政
第四節 創辦學堂和選派留學生
第五章 新政在西藏
第一節 西藏實施新政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川邊改革
第三節 整肅吏治和調整行政體制
第四節 發展農牧工礦和交通郵電業
第五節 訓練新軍和加強兵備
第六節 興辦學堂和創辦報紙
結 語:啟示和教訓
附錄一:清末十年的改革與革命
附錄二:清末新政期間邊疆大吏任職一覽表
附錄三:清末邊疆新政大事記
後記
後記
近幾年,我多次接到青年朋友的電話,詢問清末邊疆新政的一些問題。我也發現,北京大學等一些歷史學科的博士研究生的論文,以清末邊疆某一地區的新政為自己的研究課題。這些使我感到欣慰。因為對歷史上改革的歷史作用,人們越來越給予肯定,希望從歷史上改革的研究中,給予現實中的改革以啟示和借鑑。這種現象的出現也反映了人們歷史觀的變化,反映了研究者視野的擴大。
我要感謝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的有關領導及編輯們,他們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勞動;還要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的李大龍研究員,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精神令人感動;也要感謝國家清史編委會中華文史網的劉艷同志,她幫助提供了本書所需要的照片。當然,需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
在我三十多年的清史和中國邊疆史地學的研究中,時刻給予我動力的,是前輩學者的“經世致用”精神以及他們不倦的努力。從清代中期開始,有抱負的學者為了國家富強,抵禦外來侵略,求得人民生活的幸福,就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探索。我們今日的學者,應當繼承他們的精神,沿襲優良的學風,不愧於新時期的歷史使命。
記得鮑特夫說過:“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是愛祖國。”蕭邦也說過:“愛國高於一切。”我想,有責任的學者,應當記住他們的話。
最後還應當要說,對於本書的缺點和錯誤,歡迎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