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廣式家具

清朝廣式家具

清朝廣式家具豪華大氣,乃清朝皇宮御用家具代表之一。據了解,清宮造辦處曾專門設立了“廣木作”,召納廣東家具製作名匠,專門為宮廷製作日常生活所需的廣式家具。 清晚期廣式家具在保留清朝傳統家具優點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歐式家具華麗優雅的藝術風格,中西合璧後更具藝術鑑賞價值,是近年來家具收藏的熱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朝廣式家具
  • 性質:仿古家具
  • 仿古朝代:清朝
  • 家具類型:古代宮廷類
裝飾手法,工藝風格,材質高檔,價格差別,鑑別真假,

裝飾手法

除了如松、竹、蘭、梅、菊、鶴、鹿、獅、羊、龍、蝙蝠、鴛鴦等傳統的動植物紋樣,充分借鑑引用西方歐式紋樣營造中西合璧的效果,也是當時較為常見的裝飾手法之一。李先生指著一件清晚期廣式坐椅背上的花紋告訴記者,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紋樣,外形酷似中國牡丹花,多以一朵花或幾朵花為中心向四圍對稱伸展,枝葉線條流暢多變,可根據不同器形而隨意延伸,也被叫做“摩登花”。而該坐椅的扶手則采細纖巧細膩的弧線和 S形線造形,細膩柔媚名曰“靈芝手”,可以明顯看出當時流行的法國風格,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特色。
除大面積雕刻的精雕細刻,注重鑲嵌藝術的發揮也堪稱晚清廣式家具一絕。
廣式家具通常在精雕細刻的基礎上,還將大理石(雲石)、玉石寶石琺瑯陶瓷螺鈿金屬黃楊木象牙、琥珀、玻璃油畫等直接鑲嵌於家具之上,特別是雲石與螺鈿運用最廣,有人戲稱看到這種鑲嵌藝術十有八九就是廣式家具。

工藝風格

廣式家具工藝是中國家具工藝大系中的一個分支,對中華文化傳統具有強烈的承傳性,與此同時又有吸納、融和及改造西洋文化並帶有濃厚的南中國地方文化特色的內涵,充分表現出兼容不同文化的多元風格,具有民族性和開創性,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特徵。清朝中期廣式家具取代蘇式家具的地位,是中國家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折射了特定背景下我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的悄然轉變,是社會轉型的反映。廣式家具工藝是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集中體現,融合了中國傳統家具工藝與近代西方工藝的元素,因此研究和保護廣式家具工藝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

材質高檔

清晚期廣式家具年增值20% 由於工藝精湛且用材考察,清晚期廣式家具升值較快,據了解,年均升值20%以上,而部分材質高檔雕工精美的稀世珍品,升值幅度更是驚人,價格年翻好幾番不是稀奇事。不同用料差價大 清晚期廣式家具對材質用料的選擇也頗為講究。
清朝廣式家具清朝廣式家具
由於廣東、廣西本來就是貴重木材主要產地,再加上廣州又是東南亞各國優質木材主要的進口港埠和通道,因而清晚期廣式家具多採用紫檀、黃花梨、酸枝等名貴木材製作,其中以酸枝家具最為普遍,當然也有部分採用相對低檔的坤甸等普通木材製作,且普遍講求木性一致,即用料大多採用一木製成,內外一致,各種木料互不摻用,而且廣式家具不油漆裡面,使木質完全裸露。

價格差別

不同款式及用料,清晚期廣式家具的差價從數倍到數十倍不等。雖然兩張桌子均為清晚期家具,但價格卻相差十多倍。其中一張為酸枝木製作,市價約1萬元左右,另一張坤甸木的市價約800元左右。
緣何差價如何之大?是由於所用材質不同及雕刻形式不一樣。一般來說,採用黃花梨、紫檀木酸枝木等名貴木材製作的家具,比普通木材製作的家具要貴很多,而即便是同種材料同一年代家具,採用陽雕工藝比陰雕工藝的價格又要貴1倍。

鑑別真假

與收藏其他文物一樣,如何準確鑑別真假也成為收藏古家具的必修課之一。收藏專家建議,除了要懂得鑑別木質以及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雕工紋樣外,學會從4個方面品“古味”,也是淘老家具的關鍵招術。
1、看包漿 看包漿是鑑別是否是古家具的要訣之一。據佛山收藏專家梁秉南介紹,一般在使用者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而新仿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2、看腿腳 清晚期廣式家具的腿腳多採用束腰、羊蹄腿、馬蹄腿、足部雕刻等,因此可觀察其腿腳部位的造型紋樣,以及是否有因多年受南方潮濕氣候影響而導致的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
3、查是否有翻修痕跡 古家具的作偽手法常見於移花接木拼湊改造,或是以常見古家具改制成罕見品種,以及化整為零以一改多等。如把架子床改成羅漢床,或是剷除陽雕上的部分紋樣加深年代,以及把不太值錢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改制成較為罕見的抽屜桌、條案、圍棋桌,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對椅子等,都是常見的造假手法。
4、看配件 仔細觀察古家具的底板、抽屜及銅活件等配件物品,也能從中尋找出仿造的蛛絲馬跡。 據了解,古家具的底板和抽屜板,一般都有一股仿不像的古氣,且過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另外,一般老家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時間很長後會泛出幽幽的銀光或是點點綠銹,以及表面上像腐蝕版畫的板子那樣高低不平,這些都是鑑別老家具真偽的關鍵。
以劣充好、拆一組兩、雜材其中、老料新作這幾項作偽招數都屬於材質作偽。中國明清家具的製作材料,多採用極為名貴的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紅木等製作,這些木材雖在比重、色澤、紋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物理性質,但由於生長地的不同,生長年代的差異,木料所處位置的轉移(如邊材、心材),以及開料切割時下鋸的角度變化,就會出現與書本上的標準木樣圖相悖的現象,在自然色澤和紋理上極易混淆,以致讓鑽營者有可乘之機。此外,即使自然色澤與高檔木料不一致,投機商也會改變木色,冒充高檔家具。
由於時尚的不同,大約在清代中期至20世紀30年代,因受宮廷權貴、文人雅士的青睞,硬木家具貴黑不貴黃,所以做假的木料大多被刷成黑色,如有將草花梨家具塗上黑漆,冒充紫檀的事例。偽作的硬木家具,有仿紅木、仿紫檀木等。仿紅木是將蘇木屑浸水中煮,呈濃紅紫色後,再用毛刷蘸塗木面數遍。待乾後,以汁5份,大紅色料或金黃金粉1份的比例調勻,用細毛刷蘸塗木面上,乾後,打蠟上光。仿紫檀木,是用高錳酸鉀或重酪酸鉀液塗在木頭上,經空氣氧化變為褐色,再塗赤色液。還有的為了加強其黑褐色效果,採用改塗重酪酸鉀與黑色混合液的方法,乾後,打蠟上光,於是一件色澤黝暗深沉的“紫檀家具”隆重面世了。
雕刻工藝、打磨工藝、髹漆工藝這三個方面入手做一簡單介紹。
1、雕刻是明清家具的重要裝飾手段,鑑別仿製家具的雕刻應注意以下幾點:
(1)查刀法。仿造家具的刀法,呆滯生硬,刻意追求像不像而失去了神韻,有時為了仿冒故意突出某個局部,而使整個布局失去均衡。
(2)觀線條。線條看似最簡單,但最難做工,稍不留意就會露出馬腳。在鑑定的時候就要細觀線條,特別是邊沿線條,紋飾外線是否有力度,是否流暢。
(3)審細部。明清家具的雕刻,特別講究細部的精緻性,而仿製的家具往往因為材料不到位,很難做到細部的精緻。
2、明清家具的製作中,有“三分做工,七分打磨”的說法。過去師傅做好家具後,學徒要對家具精心打磨,常常一磨就是數年,有的紫檀家具甚至是用竹片一點一點刮磨出來的。這種打磨工夫深刻入微,決不遺留半點空白,特別是那些細微、深凹之處,都能打磨得非常光滑柔潤。而新仿家具,大多是機械打磨,外凸和平整部位可以拋光的如鏡面,但坑坑窪窪的地方,機械就無能為力,肯定會流下毛毛糙糙的痕跡。就算人工打磨也不會有以前的深工夫。
3、各種家具有各自的髹漆工藝,明清珍貴硬木家具的髹漆工藝是“揩漆”,首先對家具進行打磨,以體現木材的天然紋理,然後用天然漆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