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掐絲琺瑯雲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掐絲琺瑯雲龍紋瓶
- 館藏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所屬年代:清
- 類別:琺瑯器
- 材質:銅
- 文物來源:移交
- 藏品編號:62233
-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 質量範圍:0.01-1kg
- 入藏時間:1949年10月1日-1965年
- 文物級別:一般
- 規格尺寸:高21.5cm;口徑6.2cm
清掐絲琺瑯雲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清掐絲琺瑯雲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前後兩面中央各有一朵紅、綠色寶相花紋,再下面為綠色蕉葉紋和兩道紅色弦紋,弦紋內為紅、黃、粉色各類花卉和藍色錦紋;瓶腹部滿飾規則的雲朵圖案,中央為二龍戲珠紋飾,腹下部為藍綠色海水紋;底足外面為紅、黃色小花;瓶底部鏨有陰文楷書“老天利制”4字2行方框款,應為清末民初時期北京琺瑯器名廠“老天利“所生產...
清掐絲琺瑯龍紋瓶 清掐絲琺瑯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清晚期宮廷陳設品。此件掐絲琺瑯瓶為一對,造型為賞瓶形狀,撇口,長頸,圓球腹,束腰,底足外撇。瓶身為黑色地,以掐絲工藝制水波紋飾;口部、底足部為素麵鎏金,口沿下部為一圈藍、黃色如意頭圖案,其下為一圈紅果;瓶肩部、腹部制紅身、綠髮龍戲珠紋,其餘部位分制藍色雲紋;腹下部制綠、藍色海水圖案;...
清乾隆內填琺瑯拐子龍紋瓶是銅胎,侈口,豐肩,斂腹,外撇圈足,全器呈六楞式。器內施淺藍釉,器表填寶藍釉,露出鏨飾的鍍金拐子龍、圖案式團花及雲紋等,底白地書紅色“乾隆年制”雙方框雙行楷書款。附木座。引 紋飾之美 器表填燒艷麗的寶藍色釉,使裸露而鍍金的拐子龍、圖案式團花等紋飾更為凸顯而...
清乾隆掐絲琺瑯雲龍紋硯盒是清乾隆年間的一件琺瑯器。硯盒長方形,下連銅鍍金鏨花座。盒內盛銅屜,上置澄泥硯二方。屜內可儲熱水,以保冬季墨汁不凍,是為暖硯。盒及蓋的表面均以寶藍釉為地,飾雲龍紋及海水江崖紋。座底中央凸起雙龍,環抱陽文楷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硯盒胎體厚重,造型端莊,...
清掐絲琺瑯菊花飛龍紋瓶,清代琺瑯器,藏於開封市博物館。該瓶高45.8厘米,口徑10 厘米,底徑11.5 厘米;以色澤沉穩的寶石藍色為地,頸部繪飾一條遒勁威武的飛龍,腹部飾紅、黃、白等各色菊花,畫法工細寫實,色彩艷麗。該瓶用掐絲琺瑯工藝製成,系清宮舊藏,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藝術價值。文物特徵 清掐絲琺瑯...
清乾隆掐絲琺瑯貫耳扁瓶銅胎,筒頸,削肩,雙耳,橢圓形臥足,腹扁圓。頸飾鳳首與拐子紋,壺側飾拐子龍紋,扁腹前後紋飾相同,壺面周圍回紋及雲紋,中央以卍字不斷紋為錦,描飾山野田間春耕及牧牛圖,是十八世紀中後期文物。基本資料 【器物名稱】清乾隆掐絲琺瑯貫耳扁瓶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
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蒜頭瓶、瓷器樣式之一。造型為頸細長,溜肩,碩腹,圈足,瓶口如蒜頭,故名。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蒜頭瓶 仿古銅器燒制,宋元時期已有所見。明萬曆(1573-1620年)年間盛行燒制瓶體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則趨於輕盈秀美,雍正朝有霽紅釉蒜頭瓶、珊瑚地粉彩花鳥紋蒜頭瓶,乾隆時產有掐絲...
清乾隆掐絲琺瑯龍紋文具一組材質類別為琺瑯器,年代為清代乾隆,文物原屬宮廷御用,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一組四件,高:4.7-15.9公分。器物簡介 暖硯:銅胎,長立方形匣,匣口卡一置硯的平台,放置兩方極薄的端硯,平台下方的空間可放熱水或炭火餘灰,可防在寒冷的冬天墨汁凝固,故稱暖硯...
民國掐絲琺瑯雲龍紋瓶 民國掐絲琺瑯雲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清掐絲琺瑯雲龍紋三足帶蓋香爐 清掐絲琺瑯雲龍紋三足帶蓋香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高52cm,寬22cm,口徑15.3x19.3cm,足徑22x25.3cm。此器侈口,附對稱的夔龍形雙耳,垂腹,圈足。口內有八孔銅膽,口下飾正龍紋,頸部和圈足中部飾雙螭戲珠紋,腹部開光內飾蟠螭紋,凸起的銅鍍金條帶上陰刻卷草紋,圈足下部飾朵花。外底雙方框內鐫刻陽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簡介】:該...
鏨胎琺瑯象,清代文物,高102,寬59厘米,此琺瑯象通體銅胎鍍金。象四足直立,卷鼻垂尾,背負鞍墊及寶瓶,寓意“太平有象”。下設帶欄束腰長方座。瓶、象、座均鏨飾勾雲及纏枝花卉紋,填彩色琺瑯釉。墊左右飾雲龍紋,是用掐絲琺瑯做成。此象為佛堂供器,共兩件,它是其中之一。廣州製造,於乾隆十年(1746)由...
民國掐絲琺瑯龍紋瓶 民國掐絲琺瑯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清康熙掐絲琺瑯人形雙耳長方形蓋爐》是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康熙年間的清代宮廷御用器物。【簡介】:爐長方形,上闊下狹,雙立人提環形雙耳,四垂雲足。爐蓋蓋壁銅鍍金鏤空蟠夔紋,雲龍紋蓋頂。爐通體施海藍色釉,掐絲勾雲頭作錦地,用紅、黃、白、寶藍、草綠、墨綠等色填飾圖案。爐兩正面均飾“壽山福海...
銅鎏金掐絲琺瑯爐是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銅鎏金掐絲琺瑯爐 清乾隆年間制 通高32厘米,最大寬徑38厘米。三足、雙耳、圓形爐,銅鎏金鏤空蝙蝠、雲紋蓋,蓋上飾4組琺瑯彩如意形折枝蓮紋,銅鎏金鏤空雲龍紋鈕,爐口沿飾鎏金回紋,口沿下部飾彩雷紋,身飾如意紋、纏枝蓮紋、底有“乾隆年制”四字楷書款。
清掐絲琺瑯龍紋碟 清掐絲琺瑯龍紋碟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清畫琺瑯彩龍桃蝠紋盆是清代的一件琺瑯器。盆折沿式,銅鍍金口沿。通體黃地藍色“卍”字錦紋,折沿上飾彩雲、蝙蝠、桃實紋一周,盆內外壁繪雙龍戲珠紋,盆內底飾正面盤龍紋,龍紋周圍飾五彩祥雲和口銜壽桃的蝙蝠。蝙蝠取諧音為“福”,壽桃象徵“長壽”,寓意“福壽雙全”。此盆原藏永壽宮後殿。永壽宮...
民國掐絲琺瑯穿花龍紋瓶 民國掐絲琺瑯穿花龍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文具匣、箱等的出現是順應成套文具的需要。成套的筆、墨、硯、筆架、筆筒等文房用具在乾隆時已設計得非常精巧,當時即有了同樣精緻、可用以配套的漆器匣、箱,如掐絲琺瑯和雕漆匣、箱等。從故宮博物院所藏內府舊器看,這類用具製作考究,工藝複雜,用料名貴,不因其小而受忽視,相反,其位置並不比“文房四寶”低...
民國掐絲琺瑯雲龍紋碗 民國掐絲琺瑯雲龍紋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框線內鑲畫琺瑯雲龍紋板心,以藍色為地,凸現五色斑斕的流雲和上下兩首相望的金黃色升龍。門框上鑲有銅質鏨雲龍紋合葉、面葉及拉手。櫃兩側嵌有雲蝠紋掐絲琺瑯絛環板。櫃下的正面及側面皆有纏枝花卉紋窪堂肚式琺瑯牙子。腿足有銅鏨雲龍紋套足。此櫃格製作過程中力求品質高超、形制秀美。雙混面的門框既顧及承重...
13.掐絲琺瑯牡丹花鎏金雙螭活環耳瓶 14.掐絲琺瑯夔鳳蝙蝠雙耳方瓶 15.掐絲琺瑯雙耳小方瓶 16.乾隆款掐絲琺瑯勾蓮小天球瓶 17.掐絲琺瑯大吉式葫蘆瓶 18.掐絲琺瑯百花葫蘆瓶 19.掐絲琺瑯八寶紋雙魚耳罐 20.掐絲琺瑯纏枝紋小罐 21.掐絲琺瑯開光花卉雙獸耳壺 22.老天利款掐絲琺瑯雲龍紋瓶 23.老天利款掐絲琺瑯寶...
明萬曆掐絲琺瑯雙龍盤是銅胎,菊瓣式折沿斜壁平底矮圈足大盤。盤沿菊瓣內掐絲五瓣花及葉片,內壁淺藍地布倒草莓紋錦,飾以七珍八寶,五色如意雲頭紋圍繞盤心,中央壽字的上下左右飾卍紋,兩旁紅、黃色降龍昂首舉單足拱壽。盤底中央掐絲填紅“大明萬曆年造”二行楷書款,同飾五色雲紋。掐絲粗細均勻然銹蝕,龍...
八 銅胎掐絲琺瑯簋 清 乾隆 九 銅胎掐絲琺瑯螭耳扁壺 清 乾隆 十 銅胎掐絲琺瑯雲龍紋文具 清 乾隆 一一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雙耳三足奩 清 乾隆 一二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橢圓爐 清 乾隆 一三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橢圓爐 清 乾隆 一四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開光江山萬代紋長頸瓶 清 乾隆 一五 ...
掐絲琺瑯熏爐是清朝的文物。文物特徵 熏爐圓形,上下共分四層。頂層為蓋,蓋上飾有盤龍鈕,蓋面透雕雲頭紋。第二層:透雕鳳紋與蘭地開光上飾折枝蓮紋相間環繞。第三層:透雕龍紋與蘭地開光上“壽”字相間環繞。第四層:托盤折沿,沿為葵花形,深腹平底,腹部蘭地上飾彩色纏枝蓮花,底接三魚龍形 足。
清掐絲琺瑯人形雙耳長方形蓋爐是清代的一件琺瑯器。爐長方形,上闊下狹,雙立人提環形雙耳,四垂雲足。爐蓋蓋壁銅鍍金鏤空蟠夔紋,雲龍紋蓋頂。爐通體施海藍色釉,掐絲勾雲頭作錦地,用紅、黃、白、寶藍、草綠、墨綠等色填飾圖案。爐兩正面均飾“壽山福海”及雙龍捧篆書團“壽”字圖案,空間點綴彩雲紋,...
紅木拐子龍紋卷頭案 尺寸:高102cm;長226cm;寬46cm 簡介:通體以紅木製,案面攢框鑲紅木獨板,兩頭向下捲曲,並透雕靈芝紋,牙板拐子紋雕工精細,腿足亦雕回紋,做工考究,整體富藝術觀賞收藏實用性於一體。銅胎掐絲琺瑯“拐子龍”紋嵌白玉鏤雕“福壽”如意 類別:金銀琉璃琺瑯器 專場名稱:中國瓷器工藝品 ...
清雍正仿鈞釉獸耳弦紋瓶 清雍正仿汝釉瓷五管瓶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式蓋罐 清雍正瓷胎畫琺瑯藍料山水紋碗 清雍正畫琺瑯蟠龍瓶 清雍正瑪瑙碗 清雍正松花石竹節硯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部分展出文物 大清世宗憲皇帝本紀 清國史館黃綾本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小紅綾本 清聖祖康熙遺詔 恭繳朱批折 湖北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