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惲壽平古木垂蘿圖》是清代畫家惲壽平創作的一幅絹本水墨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惲壽平五清圖
- 類別:中國古畫
- 年代:清代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現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材質:軸、絹本、水墨畫
- 縱:86.1公分
- 橫:38.4公分
作品介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這幅畫分為三段,上段畫老松由右橫斜至左,明月高掛當空,中段則有梅花盛開,伴著青翠綠竹;下段流水潺潺。款識「辛酉初秋南田壽平制」,是惲壽平四十九歲的作品。
創作背景
惲壽平為人敦厚,個性孤介灑脫,不願應試科舉,以賣畫為生,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氣節和人品相當受人敬重,而他的畫也如他的人品一樣,具有高潔不流俗的風格。五清指的是松、竹、梅及水、月。松柏經霜雪而不凋謝,竹子以其有節空心,代表君子的節操與虛心;梅花不畏風霜,愈冷愈開花,是品格堅貞的寫照;而水與明月更是清澈透明、潔白無瑕的象徵,所以合稱「五清」,自古以來就常被用來比喻君子的德行。君子才德兼備,有高風亮節的情操,和「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屈」的志節,是社會上值得尊敬的人。惲壽平以五清來代表君子。
作品賞析
該作構圖簡單、筆墨多變,有的墨色飽含水份,有的枯乾焦濃。有的先溼後枯,先濃後淡,墨趣豐饒。用筆溫文柔和,呈現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就像作者所敬重的謙謙君子一般。
作者簡介
惲壽平,原名格,字惟大,後改字壽平,更字正叔,號南田,江蘇常州(今武進)人,清代享有盛譽的傑出畫家,“清初六大家”之一。他出身於書香門第、仕宦之家,在明亡後,他隨父親參加了福建建寧王祈的抗清隊伍,失敗後被閩浙總督陳錦收為養子,後設法逃回家鄉,以賣畫終老。在繪畫史上,惲壽平開創了筆法秀逸、設色明淨、格調清雅的“惲體”花卉畫風,一掃明代末年“勾花點葉”派末流畫風,因而被尊為“寫生正派”,影響了後茴無數的畫家,吳昌碩、劉海粟等大師都曾經學習過他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