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理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羅氏會約醫鏡》卷四。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傷寒實火上炎,口舌糜爛,便燥尿赤,脈洪有力。
基本介紹
- 名稱:清心理脾湯
- 出處:《羅氏會約醫鏡》卷四
-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甘草、乾葛、梔子、連翹、生地、大黃、升麻
- 功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 主治:傷寒實火上炎,口舌糜爛,便燥尿赤,脈洪有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黃連一錢(3g),黃芩一錢半(4.5g),黃柏、甘草、乾葛各一錢(3g),梔子八分(2.5g),連翹一錢(3g),生地一錢半(4.5g),大黃(酒炒)二錢(6g),或加升麻八分(2.5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主治
傷寒實火上炎,口舌糜爛,便燥尿赤,脈洪有力。
方義
葛根、升麻辛涼解表;黃連、黃芩、黃柏、連翹清熱解毒;生地清熱滋陰;大黃通腑泄熱;梔子清熱解毒,二藥相伍,前後分消,引熱下行。諸藥合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本方除辛散寒清以外,妙在用大黃瀉火。
附方
名稱:健胃理脾湯加味
組成:茯苓、白朮、懷山藥、谷麥芽(炒)各10g,檳榔、台烏、木通各6g,枳殼(炒)、炮姜、陳皮、砂仁各5g,泡參12g,廣香3g
主治:屬於久瀉後,脾胃極度損傷,納化失調
出處:《兒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
功用:益氣養胃,溫補脾陽
名稱:調肝理脾湯
組成:川芎40g,當歸60g.白芍120g,白朮60g,茯苓80g,澤瀉60g,木香40g,枳殼48g,鬱金60g,山楂60g
用法:水煎服。1日1劑.連服數十劑
主治:①肝臟腫大或一般肝病,脅下疼痛。②肝脾不和的腹痛,舌體淡胖,脈濡緩
出處:《陳幼之方》
功用:調肝活血,理脾滲濕
名稱:疏肝理脾湯
組成:白芍30g,白扁豆30g,薏苡仁30g,白朮15g,防風10g,陳皮10g,柴胡6g,川芎6g,香附6g,甘草6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主治:肝癌化療後胃腸道反應較重者
出處:《腫瘤中醫實用療法》
功用:疏肝理脾,行氣化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