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夔龍紋折沿瓷盤是清康熙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康熙青花夔龍紋折沿瓷盤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清朝
- 類別:陶瓷器
清康熙青花夔龍紋折沿瓷盤是清康熙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清康熙青花夔龍紋折沿瓷盤是清康熙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高6.5,口徑38.1,底徑27.7 厘米1...
綠地紅彩雲龍紋盤是清康熙時期的紋盤。盤敞口,弧壁,圈足。通體內外綠地紅彩雲龍紋裝飾,紅綠兩種色彩對比強烈。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窯曾大量燒造單一色地、單一色彩瓷器,如白地綠彩、白地紅彩、黃地綠彩、黃地紫彩、黃地紅彩、綠地黃彩...
纏枝蓮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較為多見,多為雙邊蓮瓣。描繪得非常流暢,線條粗獷,自由活潑,畫法布局根據器型講究變化,既靈活多變又有較強的規律性,顯示了當時裝飾藝術的高超及繪畫功力的嫻熟。瓜果紋有石榴、柿子、荔枝、葡萄、碧桃等。龍紋有雲龍、團龍、夔龍、螭龍、海水龍、趕珠龍、飛翼龍、龍穿花、蓮池龍、...
明宣德青花菱口纏枝蓮紋瓷盤 明宣德青花菱口纏枝蓮紋瓷盤為明代的陶瓷器,盤為宣德官窯典型器,造型優美,紋飾精美。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文物介紹 盤菱花形口,折沿,斜腹,短圈足底。折沿繪青花纏枝蓮紋一周,內外腹和內底均繪青花蓮花紋,細砂底。盤為宣德官窯典型器,造型優美,紋飾精美。
清黃地紫綠彩福壽大盤是吉林大學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此展品為清乾隆文物。敞口,寬折沿,曲腹,圈足。黃釉綠紫彩,內壁紋飾分四重:中心繪團壽紋,圍以五隻蝙蝠和五朵蓮花;盤壁繪紫色蓮托,深紫色八吉祥紋;折沿繪交相排列的八個團壽紋和夔龍紋;外壁有序排列三組折枝桃花紋和蝙蝠紋。足底青花六字三行篆書...
青花夔龍紋盤(一對) 明成化 鬥彩三秋杯(一對) 明成化 小雅成大品——記孫瀛洲捐贈的成化鬥彩三秋杯 孫悅 孫瀛洲先生捐獻的成化鬥彩三秋杯 徐巍 成化官窯彩資的鑑別 孫瀛洲 黃釉盤 明成化 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盤 明弘治 青花“祭器”銘盤 明弘治 白釉綠彩雲龍紋盤 明弘治 黃釉盤 明弘治 黃釉盤 明弘治...
22.青花竹石芭蕉紋碗明永樂 23.青花菊辦紋碗明永樂 24.白釉暗花纏枝蓮紋三系罐明永樂 25.白釉暗花纏枝蓮紋梅瓶明永樂 26.白釉葵花口碗明永樂 27.青白釉暗花纏枝蓮紋碗明永樂 28.紅釉盤明永樂 29.青花夔龍紋罐明宣德 30.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明宣德 31.青花纏枝石榴紋貫耳瓶明宣德 32.青花牽牛...
原名周寶簠。長方形,平口折沿,獸吞式耳,斜直腹,方圈足有缺。口沿下飾乳丁雲雷紋,腹飾夔龍紋,內底鑄有銘文:“囗自作囗簠其子子孫孫永寶用”。夔鳳紋豆 東周 口徑16厘米,通高25厘米 原名周夔鳳豆。通體錯金銀。覆碗狀蓋,圓形捉手,子母口,雙環耳,喇叭形圈足,蓋飾錯金銀三角捲雲紋、夔鳳...
《東莞市博物館藏陶瓷》是201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東莞市博物館。內容簡介 《東莞市博物館藏陶瓷》收錄了我館所藏的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各歷史時期的陶瓷藝術精品119件,重點選取了彩陶、清中期官窯器、廣彩瓷及德化窯、石灣窯產品等館藏特色器物,配以精美的圖片及詳盡的解說,以饗廣大讀者。《東莞市...
青花纏枝花卉紋如意耳瓶 青釉暗刻夔龍紋如意耳尊 鬥彩礬紅描金二龍戲珠蓋罐 青花纏枝花卉紋壽字雙耳尊 青花夔龍紋盤口瓶 青花折枝九桃紋盤 茶葉末釉瓶 仿哥窯碾子瓶 青釉連蓋葫蘆瓶 青花纏枝八寶吉祥紋如意耳瓶 黃底粉彩八仙賀壽紋雙耳瓶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青花五彩龍鳳紋碗 ...
紫紅地琺瑯彩折枝蓮紋瓶是清代的紋瓶。瓶撇口,細長頸,扁圓腹,平底無釉,里施白釉。通體飾琺瑯彩,紫紅地,藍、白、黃彩料繪畫紋飾,頸部飾變形蟬紋,中間連以變形小蟬,腹部飾折枝蓮紋。底部方欄內刻楷書“康熙御製”四字款。此器是琺瑯彩瓷器初創時期的一件佳作,其效果頗似銅胎畫琺瑯,風格樸實凝重。
165 耀州窯堆貼夔龍紋三足爐 166 磁州窯虎形枕 167 磁州窯臥女式枕 168 黑釉弦紋瓶 169 黑釉剔花罐 170 白釉黑花葫蘆式壺 171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紋梅並 172 青花雲龍紋帶蓋梅瓶 173 青花蒙恬將軍紋玉壺春瓶 174 青花鴛鴦臥蓮紋玉壺春瓶 175 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 176 青花蕉葉紋出戟觚 177 青花蓮池...
清康熙·青花送孟東野序筆筒 清光緒·青花芭蕉竹石紋玉壺春瓶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小繡墩一對 清康熙·青花釉里三彩花卉圖花觚 清道光·鬥彩暗八仙紋折腰盤一對 明·三彩羅漢像一組兩件 清康熙·白地素三彩暗花石榴紋盤 清雍正·葫蘆型水盂 清·天藍釉弦紋賞瓶 清乾隆·白釉夔龍紋水盂 明以前·龍泉窯長頸鼓...
蓋作將軍冒式,繪五彩仕女圖,頸部繪折枝花卉紋,器身主題紋飾繪五彩棋琴書畫人物圖,外底有青花雙圈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29] 仿康熙款五彩琴棋書畫八方罐(民國) 夔龍紋銅敦(清嘉慶) 敦體為球形,蓋和器身都為半圓,蓋頂置三環紐,蓋可以倒置承物。敦口下有對稱雙環耳,底有三環作足。全器遍飾...
古代青銅鼎有方形和圓形,足電有三足、四足之分,其腹部的紋飾在各時期有不同的變化。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紋飾多為饕餮紋、夔龍紋等動物紋飾和雲雷等幾何紋樣,表現出威嚴神秘的氣勢;西周銅器紋飾細膩繁縟,獸面、龍紋等動物紋和竊曲紋等幾何紋飾更富於裝飾性。西周太保鼎紋飾精美華麗,是西周青銅器紋飾的代表。西周...
器身外壁飾以三道凸起的弦紋,弦線條剛勁有力,在一、二道弦紋之間,飾有釉下印花的回紋、夔龍紋,自然流暢。爐身下設如意形三足,底部有一圈匣缽砂痕跡。所選瓷料極為講究,故胎體緻密堅硬,胎質細膩光潔。釉面純淨滋潤,光潤明亮,釉色則白中微微閃黃,猶如凝脂,帶有一種象牙質地的溫潤感。胎釉結合非常緊密...
器身紋飾分三層,以帶狀弦紋間隔;上二層分別為四組雷紋為地的相向夔龍紋,每組以直棱相間;下層為以雷紋為地的獸面組合紋,兩側出戟。提梁飾白乳雷紋,蓋面飾兩組獸面紋,蓋身飾菱形交叉雷紋。圈足飾兩組以雷紋為地的相向鳳鳥紋,兩側為十字形孔。蓋內頂有陰刻銘文“父責”,器底陽刻銘文“責”。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