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是由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1663—1715年)督理景德鎮窯務時所創燒,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 【類別】:瓷器
  • 【年代】:清康熙年間
  • 【文物原屬】:清宮御用瓷器
基本信息,簡介,相關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高20.8cm,口徑6.1cm,足徑9.1cm。
瓶直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足外牆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可穿繫繩帶。在容器上系帶是對無梁、無系、無扳手的器物進行提拿的傳統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實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擺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損壞。明高廉遵生八箋》中記載:“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為穿皮條,縛於幾足,不令失損。”
該器通體施紅釉,因釉質在高溫燒造時垂流而使口部顯露出白色胎體,底部紅釉凝聚,釉色濃重。外底施白釉並鐫刻乾隆御製詩:“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數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題。”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郎窯紅瓷器的喜愛和推崇。

相關信息

郎窯紅釉是由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1663—1715年)督理景德鎮窯務時所創燒,故名郎窯紅。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寶石紅釉基礎上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因釉色濃艷,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稱“牛血紅”。它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經1300℃以上的高溫還原焰焙燒而成。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氣氛、溫度等技術指標要求很高,燒制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所以郎窯紅釉瓷器在當時就很名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
康熙紅釉是在當時景德鎮督窯官朗廷極主持下仿燒宣德寶石紅的紅釉器,而且仿得十分出色,故將康熙紅釉稱之為“郎窯紅”。郎窯紅色澤艷麗深沉,就如初凝之牛血一般腥紅,又稱之為“牛血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