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在遊覽東嶽泰山時寫下的。在詞中,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他對自然美景的讚嘆和對世事得失的閒淡心情。詞中四處化用《莊子》中的語句,卻並非表達老莊思想,而是以形象語抒發情懷,顯得自然而精煉。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原文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平樂・太山上作①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②。澗壑風來號萬竅③,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雲濤④,醯雞日遠天高⑤。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⑥!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詞作於金亡後二年(1236),時作者與友人游泰山。太山,即泰山。
②落落句:杜甫《次空靈岸》:“落落展清眺”。落落:清晰的樣子。
④井蛙句:《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井蛙:作者謙稱。井底之蛙,由於受的狹小環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論大海。
⑤醯(xi)雞句:《莊子·田子方》載孔子見老聃問道,出來後對顏回說:“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歟!微夫子(老聃)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醯雞:醋瓮中一種小蟲(即蠛蠓)瓮子有蓋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它就見到天了,為詞人謙稱。
⑥世間句:《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作品譯文
放眼遠望,江山映一抹殘陽。
分明莽莽蒼蒼。
深澗幽壑風來,萬千孔穴嗚嗚作響,匯入松濤聲悲壯。
如井蛙面臨大海雲濤觀賞,似醯雞看到了日遠天長。
在這千峰頂上,醉眼朦朧微張;
見世間多少事務,
原來不過與秋毫相當。
創作背景
公元1233年蒙古軍占領金首都汴京,元好問被羈管於聊城(今山東聊城市)。蒙古太宗八年(1236),他獲得自由,暫居冠氏(今山東冠縣)。這年三月,一位友人將赴泰安,約他同行。在三十天的旅行中,他遊覽了東嶽泰山並寫下了散文《東遊略記》、《游泰山》詩和這首《清平樂》詞。在詞中表達了對自然偉景的讚嘆和對世事得失的淡薄之情。太山即泰山。
作品鑑賞
原文賞析
詞為登眺之作,上片寫登高所見、所聞,下片寫登泰山而產生的自我渺小之感。詞中,景象蒼莽,境界闊大,充滿著對人間偉觀的讚嘆,也表現了詞人開闊的胸懷襟度。同時,“江山殘照”之景其字面組合,及“悲嘯”、“醉眼”等,也隱藏著詞人的家國之痛。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落落:清晰的樣子。清眺:開闊而清晰的視野。這兩句是說在泰山頂上,夕陽餘暉映照下的無限江山,蒼莽遼闊,可以極目四望,盡情展開視野。在壯美的景色中,詞人胸懷也因之寬廣,不禁忘卻了煩惱與哀痛,陶醉於大自然的造化之中。這兩句寫景峭拔雄健,氣度恢弘,渲染了蒼涼曠盪的氛圍。“落落舒清眺”受杜甫《次空靈岸》詩“落落展清眺”之影響,但易“展”為“舒”,不僅是平仄格律的要求,而且突出了心情之舒暢和意境之清遠。
澗壑風來號萬竅,盡人長松悲嘯——澗壑:山的溝谷。竅:孔洞。澗壑風來,山鳴應,松林也在風中怒吼悲鳴,林濤奔涌。這兩句沒有繼續寫視覺所見,而是轉入對聽覺形象的描寫,在極短的篇幅裡面,描寫極其豐富的內容,使讀者對泰山有了一個立體的多維印象。《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這兩句便是由此脫胎而出。其一從山谷中寫風,一從松林問寫風。風不可見,借物而知,一“號”一“嘯”,極為雄壯,富於表現力。“入”字將谷中風和松問風自然完美地連在一起,動感十足。“悲”字又具有詞人的主觀色彩,同時開啟後片的抒情。
井蛙瀚海雲濤,醯雞日遠天高——《孟子·盡心上》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以其高聳特立,視野開闊,歷來為登臨的人們所讚嘆。詞人登泰山而縱覽,自比於井蛙見到波濤如雲,醯雞見到天高日遠,大開了眼界。“井蛙”出於《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井底之蛙,由於受所處狹小環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論大海。詞中以井蛙與瀚海、雲濤並列,不用動詞連線,只是把幾個小大懸殊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自然發展了原出典的意思。“醯(xi)雞”見《莊子·田子方》篇,寫孔子求見老聃問道後,出來告訴顏回說:“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歟!微(沒有)夫子(指老聃)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醯雞是醋瓮中的蠛蠓(一種小蟲),瓮有蓋子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發覆),它就見到天了。詞人登上泰山,也有這種感受。
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秋毫:鳥獸之毛至秋更生,細而末銳,謂之秋毫。比喻事物之微細。作者為眼前的奇妙景象所陶醉,站在乾峰頂上,在大自然奇景中,領悟到了人世萬物如秋毫之末,都微不足道,頓時忘卻了各種煩惱與哀愁。“醉”字用得極其生動傳神,不僅是酒醉,泰山的壯景更使詞人陶醉。而醉眼迷濛的詞人形象,也正與壯景相融。
全詞短短八句,四處化用《莊子》中的語句,卻不向老莊思想中討生活,中間也並非枯燥說理,而是以形象語抒發情懷,風格清腳沉鬱,顯得自然而精煉。
名家點評
現代文學鑑賞家陳忻《中國古代豪放詞曲評論》:這首詞意境雄放高遠,表現出作者面對壯麗的泰山而興起的感觸,大有“登太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的襟懷氣魄。
現代文學家秋實《中外詩詞欣賞》: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在泰山頂上極目遠眺,聽松風在夕照下呼嘯,圖景觀之壯美。下闋以“井蛙”、“醯雞”二不足道之物襯“瀚海雲濤”、“日遠天高”,喻世間人事之不足道也!縱觀全詞,頗有少陵“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概。
現代文學理論家歐明俊《豪放詞三百首》:全詞意境雄渾,格調高古。善用典故,自然貼切,語短而意豐。
作者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1190年一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代著名詩人、史學家。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學鴻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後又歷官尚書省掾、左司都事等。金亡後不仕元,二十餘年間潛心編纂著述,致力於保存金代文化,其文編成《中州集》。元好問為一代文宗,文章獨步天下三十年,詩文多為後世稱道。著有《遺山集》,詞集為《遺山樂府》。其散曲今存小令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