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學案小識》,清中葉唐鑒記述清代前期儒學源流的著作。
《清學案小識》,清中葉唐鑒記述清代前期儒學源流的著作。
《清學案小識》,清中葉唐鑒記述清代前期儒學源流的著作。舊題《國朝學案小識》。共15卷。書成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取《明儒學案》體裁而加以變通,以人物傳記及學術資料彙編的形式,將清前期諸儒區分類聚,歸入傳道、翼道...
《清學案小識》原名《國朝學案小識》,是清唐鑒撰學術史。十五卷。內容簡介 〖清學案小識〗十五卷。清唐鑒(1776-1861)著。唐鑒字鏡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嘉慶進士,由檢討官至江寧布政使,人為太常寺卿,卒謚確慎。學宗朱熹,反對陽明學說,曾主講於金陵書院。此書草創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成於道光...
從宋到清,理學學術史著述貫通,繼南宋《伊洛淵源錄》、《伊洛正源書》之後,元代有《宋史,道學傳》、《道統圖》;明代有《伊洛淵源續錄》、《閩學源流》諸書;明末至清代,有《元儒考略》、《聖學宗傳》、《明儒學案》、《宋元學案》、《儒林宗派》、《理學宗傳》、《清學案小識》、《北學編》、《國朝漢...
、《大學衍義補刪》、《詩經傳說取裁》十二卷、《進賢說》、《青齊正略》、《救荒政略》、《荒政考略》,(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史書記載 《清史列傳》、《清儒學案》、《大清畿輔先哲傳》、《國朝耆獻類征初編》、《乙未詞科錄》、《鶴征前錄》、《學案小識》等,均有對張能鱗的記載。
凡訓詁、音韻、天文、輿地、典章制度、職官氏族以及古人官爵里居事實,莫不錯綜貫穿”(徐世昌《清儒學案》),“於經義之聚訟難決者,皆能剖析源流”(唐鑒《清學案小識》)。他在音韻訓詁方面多有創見,首先注意古聲母的研究,證明古無輕唇、重唇、和舌頭、舌上的分別。其說多散見於《潛研堂文集》和《十駕齋...
、《黃州府志》等。評價 唐鑒評此派創始人揚名時曰:“先生從李文貞問學,而圈然為己,則其自得者也,不盡出於師授。平時省察縝密,推勘精嚴,札記、講義譜篇,往往能補師之所未及。讀其書,想見踐履之篤實、操持之堅苦,以視夫講學家之籠統陵駕居之不疑者,相去遠矣。”(《清學案小識》)
其論學,服贗唐鑒《清學案小識》一書,稱讚其書“以程朱為準的,陸、王之學概置弗錄,可謂衛道嚴而用心苦矣”。唐鑒也稱他:用功最篤實,每日自朝至寢,一言一動作皆有禮記,成心有私慾不克,外有不及檢,皆記出”。學術著作 倭仁曾撰《為學大指》一卷,仿胡居仁《續白鹿洞規》,輯為六條:曰立志為學;...
含書51部又附書7種,這些書是:江藩:《漢學師承記》,江藩:《宋學淵源記》,唐鑒:《國朝學案小識》,黃嗣東輯《道學淵源錄》,徐世昌纂、周駿富編《清儒學案小傳》,徐世昌:《顏李師承記》,錢林輯、王藻編《文獻征存錄》,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阮元撰、周駿富編《儒林集傳錄存》,彭紹升:...
一、《清人別集總目》的編纂 370 二、別集佚文的輯存 374 三、諸家年譜的董理 378 下編 晚清學術及一代學術之總結 第十八章 漢宋學術之爭與《國朝學案小識》 387 一、漢宋學術之爭的由來及其發展 387 二、江藩與《國朝漢學師承記》 391 三、方東樹與《漢學商兌》 395 四、唐鑒生平學行述略 397 ...
一、《清人別集總目》的編纂 二、別集佚文的輯存 三、諸家年譜的董理 下 編 晚清學術及一代學術之總結 第十八章 漢宋學術之爭與《國朝學案小識》一、漢宋學術之爭的由來及其發展 二、江藩與《國朝漢學師承記》三、方東樹與《漢學商兌》四、唐鑒生平學行述略 五、《國朝學案小識》舉要 六、編纂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