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簡介
清夷軍,唐垂拱二年(686)置,在河北省舊懷來縣城。聖曆元年(698)突厥入侵,城被殘破。長安二年(702)建防禦軍城於今延慶城,即新清夷軍城。同年徙媯州治於舊清夷軍城,即舊懷來縣城。開元二十八年(740)防禦軍城就置有儒州。
如今大部沉沒於
官廳湖下的
懷來城,曾經是著名的軍事要塞,有“北門鎖鑰”之稱。
歷史記載
明初,遷民於關內,州縣俱廢。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
懷來守御
千戶所;
永樂十五年(1417年)改為懷來左衛,十六年(1418年)改為懷來衛,直屬後軍都督府;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改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歸東路管轄。
懷來城為衛治所在,轄沙城堡城、土木堡城、榆林堡城。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懷來衛為
懷來縣,屬
宣化府,
懷來城為縣治所在,下轄沙城堡城、新保全城、
土木堡城、礬山堡城、
榆林堡城。
懷來城西通晉蒙,東達京津,自古就是著名的軍事要塞。《
懷來縣誌》稱,“懷來雖區區百里,而西屏宣鎮,東蔽居庸,北當槍竿、滴水崖之沖,南護牡羊、鎮邊城之險,前代列戍屯兵,視為重鎮”。又說:“宣鎮厄要之區不在鎮城,而在
懷來。”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趙彝重修懷來城;
永樂二年(1404年)又擴展修築;
景泰五年(1454年)參將夏忠磚砌全城。
懷來城東、北兩面跨山,西、南為平地。城周長七里二百二十二步,高三丈四尺。
城垣上築
城樓三座,
角樓三座,鋪舍28座,
敵樓26座,
垛口985個。東、南、西開三個
城門,各有
瓮城拱衛,東門叫“明靖”,南門叫“迎恩”,西門叫“永安”。城東北角開有小北門一個,但長期關閉。城牆外側建有壕溝,深闊各一丈。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兵備胡思伸增筑西關城,
城垣高二丈七尺,周長二百二十丈,開南北西三門。懷來城城牆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同治元年(1862年)曾有過三次大修,至1949年舊城垣仍保存完好。
懷來城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城鎮。傳說明初,
劉伯溫修建北京城時出關考察,見此地山勢、河流頗具風水,於是在此建城取名“懷來”。幾百年來,懷來多經征戰,但古城均未遭到破壞。
城內街衢井然,屋舍整齊。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中間是十字街。街心有四個木製結構
牌坊,雕梁畫柱,氣宇軒昂。連線主街的巷道有田家巷、武廟巷、三元街、小新街、東嶽廟巷、城隍廟街、四眼井巷、兩眼井巷、草場街、大悲寺巷、大學巷、通府巷、慶壽寺街、張老巷、小馬戰、順城街、觀音堂巷、舊守府巷、西關大街等。南大街建有雄偉壯觀的縣衙建築群,是按照明代縣衙的規制修造的,占地約20多畝。
東牛角山上建有泰山廟,據縣誌載:“四月十八,傾城仕女詣東門外小山,上泰山行宮進香”,“宮殿樓閣六七尺,金碧輝煌,窮工極巧,更制旌旗儀仗,高照錦益,金鼓簫笙”。可見當時的盛況。
懷來城在元代為著名
驛站,城內設公館以接待遞送公文的驛卒和來往的官員。城東媯水河上的古石橋,是
上都(開平)到
大都(北京)幹道上的重要橋樑。石橋始建於元代,稱五虎橋;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名通濟橋;清嘉慶六年(1801年)又補修,稱媯水橋。全橋連碼頭共長一百二十多丈、寬二丈五尺,橋洞11孔,橋面兩側有石柱欄桿護衛,橋頭兩端有鑄鐵鎮水牛四個,石牌坊兩座。古石橋現已沒入
官廳水庫。
懷來城依山傍水,建築奇特。東郊雨霽、西岩月落、南山疊翠、北嶺凌雲、三橋晚釣、古寺晨鐘、渾河白浪、佛峪溫泉號稱“懷來八景”。
“落日開平路,懷來古縣城,數家惟土屋,萬乘有行宮。雪擁關山壯,塵隨驛馬輕,長橋人並立,還愛此河清。”
元代文學家
揭奚斯筆下的
懷來城是如此充滿詩情畫意。
1951年修建
官廳水庫,
懷來城遷址
沙城。一代名城從此靜靜地沉沒於水下,只有
臥牛山之巔還留有
懷來城的斷壁殘垣,依山勢蜿蜒而上,清晰而真實地承載著歷史的變遷。
有關詩詞
使清夷軍入居庸(三首)
一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乾。
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
二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岩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山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檜,歸去結茅茨。
三
登頓驅征騎,棲遑槐寶刀。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冰連下,群峰雲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選自《日下舊聞考》
詩文賞析
天寶九年(750)秋天 ,四十七歲的
高適以河南封丘縣尉的身份送兵到清夷軍。清夷軍,是當時
唐朝軍隊的名稱,駐在媯川城內,即今
河北省
懷來縣,由
范陽節度使統領 。《使清夷軍入居庸三首》是在冬天送兵返回途中,進入河北
昌平縣
居庸關時所作。
這首詩的特點,就在於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艱難和邊塞的寒冷結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寫,使之生動感人。
首聯"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是寫自己獨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長的征途中去時十分艱難,現在回來也十分艱難。"去",指前往清夷軍送兵;"轉",即回,返入居庸關。這一聯先從行役寫起,"匹馬"表明孤獨;"行將久",暗示路途遙遠、人困馬乏。
"難",不僅指山路的坎坷崎嶇,也包含邊地冰雪嚴寒之苦,為中間二聯寫邊塞寒冷,作了巧妙的過渡。
中間兩聯,突出表現居庸關一帶的寒冷氣候。"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是說自己原來不知道邊塞和內地的氣候差別如此之大,現在只驚訝客子衣服的單薄。這一聯妙在寫"寒"字而不說穿。詩人送兵去時是秋天,邊塞還不太寒冷,還顯不出與內地在氣候上的明顯區別,而冬日回還,北風凜冽,積雪滿地,才發覺到寒不可擋。說:"不知",實為已經深知,吞吐含茹,措語婉曲。寫人對氣候的感覺,字面上沒有"寒"字,而讀來已覺寒氣逼人,真是"不寒而慄"了。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乾。"是寫因為氣候寒冷,泉水流動的聲音也顯得悲苦,山上的樹葉已經乾落,十分空曠。這一聯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麵點出"冷"字,但並非詩人直接感受,而是通過泉聲的悲苦間接感覺的。連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樹木,也抵擋不住寒威,葉子全部乾落了。通過樹木的感覺,曲折地傳達出人的感覺。這兩句都是透過一層,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將瘮人的酷寒,通過水和樹,表現得十分曲折深入,給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時,這兩句也是對居庸關一帶的實景描繪。居庸關坐落在險峻的峽谷之中,兩邊峰巒聳峙,一道溪水從關側流過。詩人從精煉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畫面,透出雄渾蒼涼之感。
在著力描寫居庸關一帶的嚴寒之後,作者抬首瞻望前路,從描寫邊塞從容地轉到描寫行役,再一次發出征路遙遙的慨嘆。"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漫漫"二字應讀平聲)意思是不要認為進入了居庸關,就走完了艱險、高寒的關塞,那前面雲霧瀰漫、冰雪覆蓋,路途還遙遙無際呢!居庸關在昌平縣西北,是長城要口之一,與紫荊、倒馬合稱"內三關",從塞北過了居庸關,山勢漸緩,即進入華北平原,氣溫也相應升高一點,但畢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雲雪尚漫漫"一句,是對過關以後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寫,也蘊涵著征路漫長的意思。這一聯與首聯"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相呼應,全詩從寫行役開始,繼而描寫邊塞,最後又以寫行役結束,形成一種迴環的結構,給人一種謹嚴而渾然的美感。
這首詩與高適其它描寫邊塞的篇章一樣,具有雄渾峻拔的氣勢,但又另有一種自然樸實的風格。詩意雖然曲折含蓄,但通篇不用典故,讀來曉暢流利。文字乾淨利落,而又準確凝鍊,並無雕琢的痕跡,顯得質樸自然,表現出作者駕馭文字的深厚功力。王文濡評這首詩說:"由行役而寫到邊塞,復由邊塞而轉入行役,意緒環生,如見當日匹,馬過關之狀。"(《唐詩評註》卷五)。
敕清夷軍使虞靈章書
敕清夷軍使虞靈章:窮寇傷殘,寄命無所,猶以遺噍,敢犯塞垣。卿義勇過人,臨難無苟,親當矢石,逐此犬羊,略有梟夷,足申威武,邊寄盡節,朕甚嘉之。仍聞鋒鏑既交,在卿亦有所損,神道助順,應不為災。今將藥物,可以時療,所有將士用命,即具狀以聞。其不幸陣亡,固將深悼惜,亦宣追┰,當有加贈。夏末甚熱,卿及將士已下並平安好,遣書指不多及。
天寶十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天寶時節度使為裴寬、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