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咽利膈湯

清咽利膈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幼科》卷三。主治心脾蘊熱,咽喉嗯舌腫痛。

基本介紹

  • 名稱:清咽利膈湯
  •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卷三
  • 組成:元參、升麻、桔梗、甘草、茯苓、黃連、黃芩、牛蒡子、防風、芍藥
  • 主治:心脾蘊熱,咽喉嗯舌腫痛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元參、升麻、桔梗(炒)、甘草(炒)、茯苓、黃連(炒)、黃芩(炒)、牛蒡子(炒,杵)、防風、芍藥(炒)各等分。

用法用量

每服一二錢,水煎服。

主治

心脾蘊熱,咽喉嗯舌腫痛。

附方

名稱:清咽利膈湯
組成:前胡、防風、荊芥、連翹、大力子、山豆根、元參、山梔、桔梗、甘草各等分
用法:加燈心二十根,水煎服
主治:小兒乳蛾
出處:《幼科金針》卷下
名稱:清咽利膈湯
組成:連翹、黃芩、甘草、桔梗、荊芥、防風、黨參各一錢,大黃、朴消各二錢
用法: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主治: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痹,喉癰,重舌,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
出處:《外科選要·補遺方》
名稱:清咽利膈湯
組成:芒消、銀花、牛蒡子各三錢,大黃六錢(酒炒),黃連八分,枳實、連翹、梔子、薄荷各一錢五分,姜蠶(薑汁炒)二錢,厚朴一錢,生石膏三錢,人中黃二錢
用法:水煎服
主治:白喉。熱勢漸重,白見於關內,外色必乾焦或黃而凸,厚而多,牙關緊閉,滿喉紅腫,疼痛異常,痰涎壅甚,飲食難咽,語言不爽,舌苔深黃,甚或焦黑芒刺。門渴口臭,便閉便澀,目赤心煩,身輕惡熱
出處:《白喉全生集》

重要文獻摘要

《廣嗣全訣》:“清咽利膈湯,治心脾蘊熱,或咽喉、腮、舌腫痛。玄參、升麻、桔梗(炒)、甘草(炒)、白茯苓、防風、黃芩(炒)、黃連(炒)、牛蒡子(炒,杵)白芍藥(炒)等分。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